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0高考语文全国通用版优编增分练:单文精练15套 专题一 第十三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29 0:58:2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十三篇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本词约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词人时在建

康(今南京)江东安抚司参议官任上。

第一组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破题,写中秋圆月皎洁似金波,升高后逐渐变得像重新磨过的铜镜般明亮。

B.词人举杯赏月,由月亮联想到月中仙女,词人向嫦娥劝酒提问,浪漫而有意趣。 C.下片中词人想乘风直上长空,俯看壮丽山河,但是现实中词人还是“苦闷”的。 D.作为豪放派词人,词人在本词中运用象征等手法托物言志,浪漫主义风格明显。 答案 B

解析 “词人向嫦娥劝酒”理解有误。

2.词人在这首词中寄寓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词人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等词句,表达了自己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功业难成的愤懑。(2)“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等词句,表现了词人坚定的报国理想:扫清朝廷的妥协投降力量,驱除入侵中原的外敌势力,把光明带到人间。

第二组

1.豪放派词人辛弃疾被誉为“词中之龙”。在这首词中,词人巧妙运用多种表现手法使全词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请指出其中一种表现手法并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化用神话传说。词人由中秋赋月而联想到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进而与嫦娥对话,感叹白发欺人、壮志难酬,使全词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示例二)比喻新颖奇特。词开篇便以“飞镜又重磨”喻月亮,用秋影金波写月色,十分新奇,形象生动。画面极具动感。

(示例三)想象神奇大胆。词人想象自己飞赴月宫,要斫去桂树,让更多清光照满人间,想象大胆夸张,极富浪漫主义气息。

2.杜甫曾写“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以此来寄托自己对家人的思念。请结合全词内容回答:本词最后一句化用杜诗,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砍掉月亮上的桂树,让洁白、清凉的月光更多地洒向大地。词人化用杜诗,赋予“月中桂”更加丰富的比喻义,桂树遮月,借喻沦陷区百姓的悲惨生活,或朝廷投降派不思北伐的黑暗现实。一个“斫”字有力地表达了词人决心扫荡黑暗,驱逐反动势力,实现统一,把更多的光明带给人间的政治理想。

2020高考语文全国通用版优编增分练:单文精练15套 专题一 第十三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c0o18nt1j3qhtz4wh2h1h1yk7phhy00sk4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