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选考)2021版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一)新人教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1 19:06:5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高浓度混合钠盐处理组 高浓度混合氯盐处理组 A.盐分胁迫下,细胞对各种离子的吸收作用明显增强 B.对照组的豌豆幼苗需放在清水中培养

87.0 0.9 3.0 8.0 42.0 39.0 3.2 3.3 C.不同类型的盐分胁迫下,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D.盐分胁迫下,细胞通过增加对离子的吸收总量来提高抗盐能力

解析:选AB。由表中数据可知,与对照组相比,盐分胁迫下细胞对K的吸收作用增强,对Mg的吸收作用增强不明显,A项错误;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类型的高盐分胁迫下豌豆幼苗对不同离子的吸收情况,对照组不能在清水中培养,而应该在完全培养液中培养,B项错误;由题表可知,在不同类型的盐分胁迫下,细胞对不同离子的吸收总量不同,说明细胞吸收离子具有选择性,C项正确;在盐分胁迫下,细胞可通过吸收离子使细胞的渗透压增加,以提高抗盐能力,D项正确。

16.下图甲、乙、丙、丁代表细胞中的物质或结构,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2+

A.C、H、O、N、P属于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 B.甲物质中含有氢键,丙物质中含有高能磷酸键 C.乙、丁结构中由C、H、O、N、P组成的化合物种类相同 D.甲、乙、丙三种物质或结构参与了丁结构中酶的合成 答案:ABD

17.科研人员在四种不同浓度的大豆蛋白溶液中,加入AL碱性蛋白酶,在一定条件下,水解120 min,获得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水解度是指蛋白质分子中被水解的肽键数占总的肽键数的百分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大豆蛋白溶液的浓度与体积

B.实验中应保持温度与pH等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 C.120 min后溶液中的肽键未完全水解

D.大豆蛋白溶液浓度为3%时获得的水解产物量最多 答案:BC

18.某染料(氧化型为无色,还原型为红色)可用于种子生活力的鉴定。某同学将吸胀的小麦种子平均分成甲、乙两组,并进行染色实验来了解种子的生活力,结果如下表所示。

分组 处理 结果 甲组 种子与染料混合保温 种子中的胚呈红色 乙组 种子煮沸后与染料混合保温 种子中的胚未呈红色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组的胚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B.呼吸作用产生的NADH使染料变成红色 C.乙组胚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能将染料运出细胞 D.种子中胚细胞代谢活动的强弱会影响染色效果

解析:选C。甲组种子的胚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产生了NADH,使染料被还原呈现红色,A、B项正确。乙组种子经过煮沸已经死亡,无法借助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将染料运出细胞,C项错误。胚细胞呼吸强度会影响NADH的产生,从而影响染色效果, D项正确。

19. (2020·淄博质检)脂肪酶催化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科研人员为探究油水比例对脂肪水解度的影响[水解度=(脂肪水解量/脂肪总量)×100%],做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中水既是化学反应的溶剂又是反应的原料 B.实验过程需要提供适宜的温度和pH等条件

C.当水的比例大于50%,随水的比例增加,脂肪酶活性下降 D.当脂肪比例大于50%,随水的比例增加,水解度逐渐下降

解析:选CD。脂肪酶催化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该反应消耗水,同时水又是化学反应的溶剂,A正确;酶催化化学反应需要提供适宜的温度和pH等条件,B正确;当水的比例大于50%,随水的比例增加,水解度下降,根据水解度=(脂肪水解量/脂肪总量)×100%可知,脂肪的水解量下降,但脂肪酶活性不一定下降,可能是反应物浓度过低,C错误;当

脂肪比例大于50%,即水的比例小于50%时,随水的比例增加,水解度逐渐上升,D错误。

20.科研人员探究外源NO对盐胁迫下玉米生长的作用,如表所示为外源NO对盐胁迫下玉米幼苗细胞内无机盐离子含量(mmol/g)及K/Na的值(其越大,对玉米生长越有利)的影响,其中SNP可提供NO。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组别 对照 NaCl NaCl+SNP 根 Na 0.9 2.54 2.31 ++

茎 K/Na 2.74 0.13 0.28 ++叶 K/Na 31 0.70 0.96 ++K 2.47 0.32 0.65 +Na 0.05 2.12 2.01 +K 1.55 1.48 1.92 +Na 0.05 1.38 1.22 +K 1.89 1.37 1.57 +K/Na 37.8 0.99 1.29 ++A.本实验设计需遵循等量原则和对照原则,有无NO供体为本实验的自变量之一 B.外源NO降低了盐胁迫下玉米幼苗各器官中Na含量,提高了K含量和Na/K的值 C.根据植株体内K/Na的值,推测外源NO可有效缓解盐胁迫对玉米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

D.为了减小误差,进行正式实验前必须通过多次预实验摸索条件

解析:选AC。在实验设计中为了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设置的正确与否,关键在于如何保证“其他条件相同(即等量原则)”,如材料数量、性质、来源、生理状态以及处理方法等要尽量保持一致;有无NO供体、玉米的不同部位(根、茎、叶)均为实验的自变量,A正确。外源NO降低了盐胁迫下玉米幼苗各部位中Na的含量,而提高了K的含量和K/Na的值,B错误。根据植株体内K/Na的值,推测外源NO可缓解盐胁迫对玉米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C正确。进行多次实验取平均值,可减小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加可靠;进行预实验的目的是避免实验设计不周,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D错误。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4分。

21.(10分)(高考海南卷)水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风干种子只有吸收足够的水才能进行旺盛的代谢活动,使胚生长。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吸水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细胞中的水通常以结合水和自由水两种形式存在。风干种子细胞中的水主要是以________的形式存在。经阶段Ⅰ吸水后,种子中的水主要是以________的形式存在。

(2)在阶段Ⅱ,种子吸水速率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阶段Ⅰ,呼吸速率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阶段Ⅰ。

(3)从细胞膜组成和结构的角度来推测,水分可经过细胞膜中的________、________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

解析:(1)风干种子失去了大部分自由水,细胞中的水主要以结合水的形式存在。经阶段Ⅰ吸水后,种子中的水主要是以自由水的形式存在。(2)在阶段Ⅱ,种子吸水量变化不大,吸水速率小于阶段Ⅰ,但自由水含量增加,代谢增强,呼吸速率大于阶段Ⅰ。(3)细胞膜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支架,由于磷脂分子的尾部具有疏水性,少量的水分子可以经磷脂分子间隙进入细胞,大部分应经过水通道蛋白进入。

答案:(1)结合水 自由水 (2)小于 大于

(3)磷脂(或脂质)双分子层 水通道

22.(10分)(2020·广东揭阳一中模拟)下图表示细胞内某些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及其相互关系,甲、乙、丙、丁、戊、己代表不同的大分子物质,1、2、3、4代表组成大分子物质的单体。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1所代表的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_,细胞中的1与2相比特有的是_______________(答案要全面)。

(2)甲的特异性取决于____________,甲通过乙控制丙的合成来控制生物性状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__。少数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会发生由乙指导甲合成的过程,该过程叫做__________。

(3)细胞中的乙除了图示作用,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的功能。

(4)己和丙参与构成生物膜结构,其中膜的功能主要由膜上的________决定。丁、戊都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相同质量的丁、戊含能量多的是________。(填代号)

(5)5为绝大多数生命活动直接供能。通常5供能后形成的产物有____________。在绿色开花植物的根尖细胞中,形成5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结合题目信息及题图中“染色体”“核糖体”以及元素组成等可推出甲为DNA,乙为RNA,丙为蛋白质,丁为糖原,戊为脂肪,己为磷脂,1为脱氧核苷酸,2为核糖核苷酸,3为氨基酸,4为葡萄糖,5为ATP。(1)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的主要区别是前者的

五碳糖为脱氧核糖,后者的五碳糖为核糖;此外,前者特有的碱基为胸腺嘧啶,后者特有的碱基为尿嘧啶。(2)甲为DNA,其特异性取决于碱基对的排列顺序(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DNA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性状的过程,叫做基因的表达。少数RNA病毒有逆转录酶,当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能够由其RNA逆转录形成DNA。(3)细胞中的RNA有的作为翻译的模板指导蛋白质合成,有的作为核糖体的组成成分,有的作为运输工具识别并转运氨基酸,有的作为酶催化代谢过程等。(4)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大致相同,都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镶嵌其中。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蛋白质决定。脂肪中H的相对含量较糖原中的多,故相同质量的脂肪和糖原含能量多的是脂肪。(5)ATP供能后形成的产物有ADP和磷酸。由于绿色植物的根尖细胞不进行光合作用,但进行呼吸作用,故形成ATP的结构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答案:(1)脱氧核苷酸 脱氧核糖、胸腺嘧啶

(2)碱基对的排列顺序(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基因的表达 逆转录 (3)识别并转运氨基酸、催化(答案合理即可) (4)丙 戊

(5)ADP和磷酸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23.(9分)下图为生物体细胞内主要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和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c有两种,二者利用方式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 (2)b结构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多肽盘曲、折叠形成的空间结构有关,b功能多样性主要由其________决定。

(3)d中与e组成元素相同的物质在细胞中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题图可知,a为糖类,c为多糖,人和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为糖原,糖原有两种:肝糖原和肌糖原,肝糖原能水解为葡萄糖补充血糖、供能,肌糖原只能在肌肉细胞中氧化形成乳酸。(2)b为蛋白质,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以及多肽盘曲、折叠形成的空间结构有关,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主要是由其空间结构决定的。(3)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磷脂的组成元素为C、H、O、N、P,与RNA(e)组成元素相同,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

答案:(1)肝糖原能水解为葡萄糖补充血糖、供能,肌糖原只能在肌肉细胞中氧化形成乳酸 (2)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 空间结构 (3)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

24.(12分)下图甲表示真核生物细胞中有机物的组成和功能,图乙表示组成细胞内某

(选考)2021版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一)新人教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c32a2ktjc565jb3urou8mpoj7ocb000zqm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