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安丘市实验中学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总结报告
一、课程开发的背景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在物质文明快速发展的同时,产生了许多问题。人们更多地依赖学校教育来解决这些社会问题,而学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能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高的期望。在中小学出现许多厌学、离家出走、性格变态、道德水平低下等问题。对青少年实行心理健康教育,采取切实措施来预防、干预和矫正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极其引发的行为和社会问题,显得尤为迫切。为此教育部于1999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建议》,2002年8月又颁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这将进一步推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叶开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沿海发达城市兴起,许多人士作了许多尝试,取得了许多成果,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从内容看,大多数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功课来对待,多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来传输心理学的知识概念,这不太符合中小学心理发展的特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模式多以“班级管理”为前提形式,班主任因缺少心理学专业训练,他们主要按行政管理模式和思想工作模式工作。二是把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与教学模式混为一谈,而“育人”与“教学”本是两个有联系但又有本质不同的概念。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林崇德先生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是教育模式。”因此,建立符合中小学心理发展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在小学可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营造乐学、合群的良好氛围;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在做好心理品质教育的同时,突出品格修养的教育;高中以活动、体验和调适为主,并提倡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服务的紧密配合”。这正是对过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不足的批评总结,也是今后工作的指导方向。
综上所述,我们从开展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式的角度提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以“活动”为突破口,强调生动活泼的形式,强调活动中学生的强烈心理体验。研究符合高中生心理发展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校本课程,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二、课程开发的目的
课程开发目的:优化教育环境,整合教育资源,开辟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编写出适合高中生心理发展特点的,具有学校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及辅导读本。
教育主题:关心自己健康成长,让青春在阳光下绽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会求知,确定正确的学习动机与良好的学习态度,重视发展自己的认知能力,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创造性地对待学习。
2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