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 题 教师姓名 教 学 目 标 野荷塘 课 型 新授 4.3 张子建 年级 四 授课时间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理清层次,抓住野荷塘知识与技能 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结合作者联想的句子,体会景物的特点。 体会作者对野荷塘景色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课件 板 书 板 画 设 计 了解野荷塘的特点,感受野荷塘的美 初步运用批注式阅读 字卡 ( 位置 )塞北 荷香 ( 长势 )白天 荷叶 野荷塘 荷花 (天然形成 )联想 月夜 预 习 设 计 1、画出认为美的词、句。 2、 将自己的感受写到旁边。 3、 你从课文中体会到了野荷塘的什么特点?
教学过程设计(含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一、复习旧知识 开火车读词缝隙、塞北、嬉戏、心驰神往、 晶莹剔透、心血来潮、气喘吁吁、沁人心脾、拍手称奇。给塞,缝,磨多音字组词。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野荷塘》,齐读课题。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他眼中的野荷塘的。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都讲了什么内容?能不能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说一说? 二、分析课文 (一)学习1-6自然段 1、文章1-6自然段介绍了什么呢?谁能读第一部分? 2、从哪句话中能感受到作者对野荷塘的向往?什么意思?谁能读读这句?为什么作者迫切想去那里看看?我们都知道,荷花主要生长在南方,但这句话中作者交代了野荷塘的位 置,在哪?(板书位置 塞北),也就是野外,这特殊的地理位置,让作者心驰神往,那你们想看 看吗? (二)学习7-8自然段 3、作者一共去了几次荷塘?分别是什么时候?两次看到的景色相同吗?下面我们就随作者先到白天的荷塘观赏一番。哪个自然段写出了荷塘白天的美丽景色?请同学们小声读第七自然段,把你认为美的句子画出来,谈一谈 你的感受。 第七自然段 两次 白天,傍晚 塞北 答 听说了小镇 心驰神往 学生读课文并思考回学生开火车读,抢读式读词。
教学过程设计(含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这几处运用了什么写法?(随机板书白天 荷香、 荷叶、水珠、荷花)能不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学生汇报沁人心脾、通过作者的描写,你看到了这么多的荷叶荷花,这说明了什么?(说明荷花长势茂盛)(相机板书:长势)无人阻碍,这也说明了荷塘的野的特点。作者能将这野荷塘面写的这么细致这么美,是因为什么?因为作者对这片野荷塘的喜爱。 4、在南方这么美得丽的荷塘是很常见的,可在北方却很稀奇。在作者拍手称奇的同时,作者开始猜想这篇野荷塘的来历。指名读第8自然段。谁找到了作者联想的句子?由实在事物引出。( 也许??也许??)作者之所以这么说,是为了说明什么?荷塘是人工的吗?不是,是天然形成的。这也表现出了荷塘的“野”。那你是否能用“也许??也许??来说一句话”?(教师备用一句话) (三)学习9-10自然段 5、刚才同学们说作者两次到野荷塘,第二 次是什么时候?晚上,他又看到了什么景色?请 同学们默读9、10自然段,小组围绕小黑板上的问题做好批语,找出词语,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学生汇报)1、你从哪些词中感受到了野荷塘 汇报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 隐隐约约,大大小小,密密层层等 拟人,比喻 的美?2、这段话中运用了什么修辞?3、你读出亭亭玉立—形态美淡绿 金 橘了作者对野荷塘的怎样感情? 红 —颜色美,淡淡,一抹—朦胧美 最后一句直抒胸臆
教学过程设计(含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三、总结 请同学们放下书。作者来到塞北,听说有一个美丽的野荷塘。作者先介绍了白天野荷塘的美丽景色,再介绍晚上的美丽景色,这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按照时间顺序) 作者将这里的野荷塘描写的这么美,是因为作者抓住了事物的特征,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并加入了丰富的联想,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这么美的荷塘你们喜欢吗?试着背一背你喜欢的段落。但老师建议你们背诵7和10自然段,因为这里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描写。
教学反思
姓名: 张子建
《野荷塘》是第五版块的最后一课,课文主要写的是祖国北方的边陲小镇野荷塘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塞北美景的无比热爱之情。本文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记叙的。本课的阅读重点之一就是抓住野荷塘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课文层次分明,对野荷塘有独特的观察和描述,多处运用比喻、拟人等
修辞手法,联想丰富,值得借鉴。也讽刺了县令的愚蠢和专横。 本课我重点讲解第二部分——作者白天欣赏到的野荷塘。引导学生体会荷花的茂盛,领悟到荷花无拘无束的生长,以此体现荷塘的“野”的特点。次重点学习文章第三部分9、10自然段。 批注式阅读是一种研究性阅读,是一种以问题研究为载体,以主动探究为核心的阅读实践活动。它是一个动态的思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根据研究的专题,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等,主动地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设身处地地与文本进行广泛的、深入的、全方位的直接对话,从各个层面对文本进行理解、感悟、阐释、发现和点评,并直接在课文中圈点勾画,注明自己思维的轨迹,打上自己认识的烙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从而获得自我发展的过程。因为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初步尝试批注式阅读教学,所以将这一环节安排在课程的末尾。由于这是第一次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所以教师和学生都显得不适应,虽然平时的教学当中也适当运用此种方法,但这节课整体呈现的效果不是很理想。1、学生不知道具体怎样批注2、学生不清楚该批注哪些内容3、教师没有做到观察学生,并从中给予指导。4、学生汇报时的语言不准确精炼5、未完
全放手让学生自我探究讨论。 语文学习最直接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读中悟,但是课堂上总是没能够让学生多读多想,而是以自己的思想为中心,牵着学生走。在接下来的教学生活
中,我会不断改进,以最快速度,和学生一同成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