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附20套中考模拟试卷】福建省福州市六校联考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 1:56:5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福建省福州市六校联考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将过量的铁粉放入含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里,搅拌,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 滤纸上留下的金属是 A.只有Ag

B.Fe、Zn

C.Fe、Ag

D.Ag、Zn、Fe

2.小张用足量的盐酸、石灰石反应,并尝试直接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和收集一瓶CO2。你认为小张

A.不可能收集到一瓶CO2,因为CO2可溶于水

B.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b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 C.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c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 D.选择A、B两种装置,导管a接导管。可收集到一瓶CO2 3.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A.A

物质 黄铜与铜 高锰酸钾与二氧化锰 氯化钠与硝酸铵 稀盐酸与稀硫酸 B.B

方法与结论 相互刻画,留下痕迹的是黄铜 取样加热,伸入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是高锰酸钾 取样溶解,试管外壁有水雾的是氯化钠 取样测pH,pH大的是稀盐酸 C.C

D.D

4.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0g,剩余固体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生成2.0 gCO2气体 C.生成了5.6 gCaO

B.原来CaCO3的质量为14.3 g D.剩余CaCO3的质量为3.0 g

5.在A+3B=2C+2D的反应中,14gA完全反应生成44gC和18gD,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 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16

B.32

C.64

D.96

6.2017年6月1日,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引起国际社会强列反响,使能源和环境问题再

次成为热点。下列观点或做法完全正确的是( ) A.保护空气 a.禁燃烟花爆竹——降低PM2.5 b.CO2增多——酸雨 c.SO2排放——温室效应 C.垃圾处理 a.焚烧垃圾——减少“白色污染”, 环保 b.回收废电池——保护土壤 c.禁烧秸秆——减轻雾霾 A.A

B.B

C.C

B.爱护水资源 a.用淘米水浇花——节约用水 b.活性炭——除自来水异味 c.污水处理——防止水污染 D.能源利用 a.发现大量可燃冰——无能源危机 b.太阳能路灯——节能环保 c.车用乙醇汽油——无尾气污染 D.D

7.用如图装置可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棉花会变蓝 B.粗铜丝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粗铜丝也可以用粗铁丝代替 D.能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8.C919大飞机采用的复合材料中使用了高温陶瓷材料氮化硅(Si3N4),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i3N4中Si、N元素的质量比是3:4 B.Si3N4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C.Si3N4含有2个氮分子 D.硅元素常温下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9.根据下图的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镁离子(Mg2+)核内有12个质子 B.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g

C.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失去1个电子

D.镁离子(Mg2+)与氯离子(Cl-)的最外层电子数不相等

10.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是( ) A B C D A.A

B.B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氮气(氧气) 氯化钙溶液(盐酸) 铁粉(铜粉) 氧化铜(木炭粉) C.C

实验方案 通过足量灼热铜网 加入足量碳酸钙粉末,过滤 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D.D

11.下列实验方案可行且相应方程式书写正确、反应基本类型标注的也正确的一组是( ) A.用灼热的CuO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CO+CuO===CO2+Cu 置换反应 B.用Cu(OH)2和Na2SO4反应制备NaOH Cu(OH)2+Na2SO4C.用金属Fe和稀盐酸反应制取FeCl3 2Fe+6HCl

CuSO4+2NaOH 复分解反应

?2FeCl3+3H2↑ 置换反应

D.用加热的方法除去碳酸钠固体中混有的少量碳酸氢钠 2NaHCO3===Na2CO3+CO2↑+H2O 分解反应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稀盐酸、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其溶液中都含有H+ 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将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会升高

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包括:SO2、NO2、 CO2、 CO等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化学与人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有着密切的联系。制作衣服的材质大致可分为天然与合成两类,下列衣服属于合成材料制作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 羊毛衫 B 涤纶运动服 C 纯棉T恤 D 蚕丝旗袍元宵节吃糯米肉馅汤圆是我国南方的传统习俗。从营养均衡的角度看,早餐吃糯米肉馅汤圆时还应补充的营养物质有_________。 A 鸡蛋 B 苹果 C 面包 D 百事可乐

14.如图1所示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实验研究。

?随着盐酸不断滴入,烧杯中溶液的

pH变化如图2所示,当滴加至A点时,烧杯中溶液呈_____色;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填化学式);B点时恰好完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小明用微观示意图(图3)来说明反应的发生,请你从微观角

度分析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原因是_____。

15.把一团光亮的细铁丝塞入大试管中,将试管倒插水中后再固定好(如图),

放置足够的时间(约一周,室温不变)后,观察到铁丝表面有______生成,试管内水面将______. 16.在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可能有下列情况:若反应后锌有剩余,则此时溶液中所含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 ;若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向所得固体物质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固体物质中一定有______________,可能有______________ ;若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向滤液中滴加NaCl溶液,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李海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①在酒精灯上加热一块片状石灰石; ②灼烧一段时间后放在石棉网上冷却;

③把冷却后的固体投入盛有适量水的小烧杯中,并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变化;

④静置一段时间后,取上层清液于两支试管中,一支加入两滴无色酚酞试液,一支通入CO2气体; ⑤向烧杯中的剩余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实验的部分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变化,结果温度_____(填“升高”或“降低”或“不

变”).加入酚酞试液的试管中的现象是_____,该清液的pH_____7(填“>”或“<”或“=”).通入CO2的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向烧杯中剩余固体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气泡的原因是_____.

18.某班同学到实验室进行气体的制取实验,实验桌上摆放了下列仪器可供选用(铁架台省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

⑵组合一套制备并收集CO2的实验装置,应选用的仪器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⑶如果用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来制取氧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⑷阅读以下资料并回答: 物质 制取气体的药品 制取气体的反应条件 气体的物理性质 氯气 固体二氧化锰、液体浓盐酸 需要加热 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制取氯气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采用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收集氯气可以选用的仪器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6分)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CaCl2和NaCl的混合物中CaCl2的含量,他们取样品25.8g于烧杯中,加入134.2g水全部溶解,再多次加入某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加入Na2CO3溶液 与产生沉淀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Na2CO3溶液/g 沉淀质量/g 10 5 10 10 10 15 10 20 10 20 10 m (1)Na2CO3中钠、碳、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表中m=_____。样品中CaCl2的质量是____;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解析】

试题分析:过量的铁粉放入含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里,搅拌,因为铁的活动性大于银小于锌属于能置换出银,滤纸上留下的金属是Fe、Ag。故选C. 考点:金属的活动性 2.C 【解析】

【附20套中考模拟试卷】福建省福州市六校联考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c8ss00ytq570pk9t8239nplx1m5bx00ajv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