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附20套中考模拟试卷】福建省福州市六校联考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30 12:16:0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详解】

A、CO2可溶于水,只是一体积水溶解一体积的二氧化碳,如达到饱和就不会再溶于水了,所以用排水法也能收集到二氧化碳,故A错误;

B、择B、C两种装置,导管b接导管d不能收集到一瓶CO2,当二氧化碳从b进入集气瓶,无法将水排出,二氧化碳又从c逸出收集不到二氧化碳,故B错误;

C、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c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因为二氧化碳从c进入集气瓶内形成气压,把水从b排出而收集到二氧化碳,故C正确;

D、装置A中的长颈漏斗没伸入到液面以下,所以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就从长颈漏斗口逸出,所以收集不到二氧化碳,故D错误。故选C。 3.B 【解析】

A、合金比组成金属的硬度大,故留下痕迹的是铜,故错误;

B、高锰酸钾加热 可生成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而二氧化锰不能,故正确;

C、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不变,而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故试管外壁有水珠出现, 故错误; D、溶液的pH的大小与溶液中含有氢离子的浓度有关,通过测量pH不能确定溶液是稀硫酸还是稀盐酸,故错误。故选B。 4.A 【解析】 【详解】

50.0%=4.0g,所以反应前碳酸钙的质量为:4.0g÷ 40/根据题意可以知道钙元素的质量为:8.0g×

100×100%=10.0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0g-8.0g=2.0g;设生成氧化钙的质量为X,消耗碳酸钙的质量为Y CaCO3

点燃CaO + CO2↑

100 56 44 Y X 2.0克

列比例式得:100:Y=56:X=44:2.0克 解得X=2.55克,Y=4.55克;

根据计算可以知道剩余的碳酸钙的质量10.0g-4.55g=5.45g,原来碳酸钙一共有=5.45+4.55=10克。故选A。 5.B 【解析】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道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48g,设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A+3B=2C+2D283x14g48g

列比例式得:28:14g=3x:48g 解得x=32 故选B。 6.C 【解析】

A、.CO2增多——温室效应,SO2排放——酸雨;C白色污染是不可降解的塑料引起的污染;D、可燃冰与煤、石油、天然气一样都是不可再生的能源,不能缓解能源危机;车用乙醇汽油——尾气中也有有害气体和烟尘,同样会污染空气。选B 7.B 【解析】 【详解】

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棉花遇酸会变红色,故A说法错误; B、粗铜丝能上下移动,能控制药品的接触,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B说法正确; C、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不能用粗铁丝代替,故C说法错误; D、由装置图知,该实验无法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还是小,故D说法错误。 故选B。 8.B

3)4)=3:2,错误;B、硅元素显+4价,设:氮元【解析】A、Si3N4中Si和N的质量比为(28×:(14×3+4x=0,则x=﹣3价,正确;C、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4)×Si3N4是由氮化硅分子构成的,其中不含氮分子,错误;D、硅原子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既不易的电子,也不易失电子,化学性质较稳定,错误。故选B。 点睛: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9.A 【解析】

试题分析∶由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和与元素周期表相关的知识及题中信息知,A.镁离子(Mg2+)核内有12个质子。故A正确。B.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故B错误。C.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得到1个电子。故C错误。D.镁离子(Mg2+)与氯离子(Cl-)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故D错误。 考点∶考查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及与元素周期表相关的知识。 10.C 【解析】 【详解】

A、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正确;

B、盐酸能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正确;

C、铁粉能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铜不与稀盐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错误;

D、木炭粉在空气中灼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正确。故选C。 11.D 【解析】 【详解】

A、混合气体通过灼热氧化铜,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既除了一氧化碳又增加了二氧化碳,置换反应是指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A错误;

B、Cu(OH)2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碱,不能与Na2SO4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NaOH,故B错误; C、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不能生成氯化铁,故C错误;

D、碳酸钠热稳定性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可用加热的方法除去碳酸钠固体中混有的少量碳酸氢钠,该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三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D正确。故选D。 12.A

【解析】A、稀盐酸和稀硫酸在溶液中都能电离出氢离子,故二者的化学性质相似,正确;

B、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比如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有盐和水生成,但是不是中和反应,错误; C、硝酸铵固体溶液水温度降低,错误;

D、二氧化碳气体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错误。故选A。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B B 【解析】 【详解】

(1)A 羊毛衫是由羊毛织成的,羊毛属于天然纤维,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涤纶衣服是由涤纶织成的,涤纶属于合成纤维,此选项符合题意; C 纯棉T恤是由棉花织成的,棉花属于天然纤维,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蚕丝旗袍是由蚕丝织成的,蚕丝属于天然纤维,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2)糯米肉馅汤圆中含有糖类、蛋白质、油脂、无机盐,从营养均衡的角度看,早餐吃糯米肉馅汤圆时还应补充的营养素是维生素,水果、蔬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B。

14.红 NaOH、NaCl NaOH+HCl=NaCl+H2O 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 【解析】 【详解】

(1)由图可知,滴加稀盐酸至A点时,溶液的pH>7,溶液显碱性,酚酞试液遇碱性溶液变红,故填红; 溶液显碱性,其中含有未反应的氢氧化钠,还有加入的稀盐酸遇与氧化钠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其化学式分别为NaOH、NaCl,故填NaOH、NaCl;

B点时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NaOH+HCl=NaCl+H2O。

(2)氢氧化钠属于碱,稀盐酸属于酸,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故填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 15.铁锈生成上升 【解析】

铁丝在潮湿的空气中易发生缓慢氧化,有铁锈生成,铁生锈的时候消耗了瓶中的氧气,使瓶内的气体含量减少,压强降低,液面上升。

16.硝酸锌 银 铜 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锌 【解析】 【详解】

(1)根据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锌>铜>银,锌能与Cu(NO3)2和AgNO3反应,因此反应后锌有剩余时溶液中所含的溶质是硝酸锌;

(2)根据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锌>氢>铜>银,向所得固体物质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说明固体物质中没有锌,则锌一定与硝酸银发生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若硝酸银完全反应,则锌继续和硝酸铜发生反应,则固体物质中一定有银,可能有铜;

(3)向滤液中滴加NaCl溶液,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根据硝酸银能与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可判断滤液中含有硝酸银,说明所加的锌粉没有完全反应完硝酸银,因此滤液为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锌的混合溶液。 【点睛】

活动性强的金属放入活动性弱的金属的混合盐溶液中,活动性强的金属会先把活动性最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然后再置换活动性较弱的金属。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升高 溶液变红 > Ca(OH)2+CO2=CaCO3↓+H2O 剩余固体中含部分未分解的CaC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 【解析】 【分析】

(1)利用物质反应时温度的变化来判断;

(2)通过判断溶液的酸碱性来判断酚酞使试剂的颜色变化情况以及溶液的pH; (3)通过分析剩余固体中的成分从而判断产生气泡的原因. 【详解】

(1)片状石灰石在酒精灯上灼烧一段时间后有氧化钙生成,然后放入盛有适量水的小烧杯中,氧化钙和水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故答案为升高.

(2)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水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往氢氧化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答案为:溶液变红;>;Ca(OH)2+CO2=CaCO3↓+H2O

(3)因为片状石灰石在加热时碳酸钙没完全分解,导致向烧杯中剩余固体加入足量稀盐酸时会有气泡冒出.故答案为:剩余固体中含部分未分解的CaC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 【点睛】

掌握碳酸钙、氧化钙、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与相互转化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8.长颈漏斗 A B C 2H2O2 【解析】 【详解】

(1)仪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

(2)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选择要由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确定,二氧化碳制取是固体与液体反应且反应不需要加热,故选AB;气体的收集装置由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决定,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可溶于水,故选C。

(3)制取二氧化碳用固体和液体不需加热反应,用来制取氧气也要选固体和液体不需加热的反应,就要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制取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MnO2MnO22H2O+ O2↑ 不可以 C

2H2O+ O2↑。

(4)制取氯气,不可以采用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因为制取氯气需要加热;收集氯气应用向上排空气法,因为为氯气密度比空气大,所选仪器是C。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23:6:1 20 22.2g 10.9% 【解析】 【详解】

(1)Na2CO3中钠、碳、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3×2):12:(16×3)=23:6:1.根据前三次都时生成5g 沉淀,第四次也生成5g沉淀,而第四次后沉淀质量不变,说明氯化钙已经完全反应,所以m=20g。 (2)设CaCl2的质量为x,NaCl的质量为y

CaCl2+Na2CO3=CaCO3?+2NaCl111100117 x20gy

【附20套中考模拟试卷】福建省福州市六校联考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c8ss00ytq570pk9t8239nplx1m5bx00ajv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