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00117== x20gyx=22.2g y=23.4g
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5.8g-22.2g+11.7g?100%?10.9%
25.8g+134.2g-20g河南省新乡市部分重点中学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乳化作用的是 A.用洗洁精清洗油腻的餐具 C.用自来水清洗手上的泥土
B.用汽油清洗油污 D.用食醋清除水垢
2.用右图所示的密闭实验装置,能够使气球先膨胀,过一段时间又恢复到原状的一组固体和液体是( )
A.固体:硝酸铵;液体:水 C.固体:碳酸钠;液体:稀盐酸 3.下列替换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B.固体:生石灰;液体:水 D.固体:氯化钠;液体:水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用木炭代替红磷也能得到同样结论 B.硫粉在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瓶底的水可用细沙代替 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 D.用药匙向试管内添加粉末状固体,可以用纸槽代替 4.下列用品(或其有效成分)及其用途对应错误的是 选项 A B C D 用 品 用途 A.A
NaCl,做调味品 B.B
Al(OH)3,抗酸胃药 C.C
Cu,生产电线 D.D
O2,作燃料 5.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
A.CO、C2H5OH在氧气中燃烧都能生成CO2,则在氧气中充分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氧化物中一定含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则铁在氧气中燃烧也一定能发出蓝紫色火焰 6.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干燥CO2 B.收集O2
C.验证CO2性质 D.监控气体流速
7.用集气瓶可完成多种实验.对下列实验示意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连接Ⅰ、Ⅲ装置,可以制取二氧化碳 B.Ⅱ中的液体一定可以做干燥剂 C.Ⅳ、Ⅴ中水的作用相同
D.将Ⅰ中药品改为双氧水和二氧化锰,依次连接Ⅰ、Ⅱ、Ⅲ装置,可以得到干燥的氧气 8.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玻璃棒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A.称取粗盐后,把粗盐研磨细 B.溶解时搅拌,加速粗盐溶解
C.称量精盐前,把精盐固体转移到纸上
D.蒸发时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
9.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则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 B.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碘酒均一稳定,则碘酒属于溶液 C.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0.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单质、氧化物顺序排列的是( ) A.H2SO4 Na2O C CO
B.Mg(OH)2 CuSO4 C CO2
C.KOH HNO3 O2 SO3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D.HCl NaOH O2 P2O5
11.如图是小路同学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片断:
如图甲所示,调节平衡螺母无法调节天平平衡.要使该天
平平衡,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小路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反应前称得左盘内装置及物质总重量为_____g,然后取下装置,注入稀硫酸,此时气球的变化是_____;充分反应后,小路将装置放回天平左盘,观察到天平指针向右偏转.该现象能否说明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_____,理由是_____. 将锌粒换成铁钉,将稀硫酸换成硫酸铜溶液,按图示实验,观察到反应前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能判断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现象是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2.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胃药“碳酸氢钠片”进行了探究,具体做法如下: Ⅰ.取1片胃药研碎,加水完全溶解得到100g溶液; Ⅱ.配制100g 0.365%的稀盐酸作为模拟胃酸;
Ⅲ.取上述一种溶液20g于锥形瓶中,再将另一种溶液逐滴加入锥形瓶内,反应后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碳酸氢钠属于______(填“酸”“碱”或“盐”);步骤Ⅲ中,当滴入另一种溶液的质量为10g时,锥形瓶内物质恰好完全反应(胃药中其它成分不参加反应),请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每片胃药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__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下列环境问题与燃煤有直接关系的是_____(填序号)。
A酸雨 B温室效应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烟气脱硫是目前控制燃煤的重要途径。如钠碱循环法是利用亚硫酸钠(Na2SO3)溶液脱除烟气中的SO2,生成亚硫酸氢钠(NaHS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Na2SO3可由NaOH溶液吸收SO2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大气中CO2含量不断升高,使全球气候问题日趋严重。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减少CO2的排放或将CO2转化为有用物质。
①途径一: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并将CO2储存或利用,流程如图。 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该过程可实现CO2零排放 B该过程只有2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C反应分离室中分离物质的操作是蒸发、结晶 D该过程至少发生了4个化学反应
②途径二:将CO2转化为甲醇(CH3OH),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2所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14.下图表示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转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请根据图形信息回答问题: ①
中C、O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②O2-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___;
③该过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15.某学习小组在探究酸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
分别向两支装有碳酸钠和碳酸钙粉末的试管中注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两支试管
内均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固体粉末全部消失,最终形成无色溶液。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A、B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只洁净的烧杯中,发现烧杯中的废液变浑浊。过滤,对滤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