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服务中心综采工作面安装回撤工艺
刷 或手提式电动、风动工具进行刮、磨、 刷等办法。
2、化学褪漆法:用各种配置好的有机溶液、碱性溶液褪漆剂等 。
第三节 机械零件的鉴定与检验 一、鉴定的分类与实施内容 1鉴定分类
(1)、修理前的鉴定 鉴定分类 1 (2)、修理后的鉴定 (根据鉴定目的不同) (3)、装配过程的鉴定
零 件 的 鉴 定
鉴定分类2 部件总成的鉴定 (根据鉴定对象不同)
整台设备的鉴定
2、鉴定工作的实施内容
继续使用 需要修理 报 废 37
生产服务中心综采工作面安装回撤工艺
(1)零件的尺寸和磨损程度,如零件的直径、长度、高度等 (2)零件的几何形状,如零件表面的圆柱度、垂直度、弯曲度、扭曲度等。
(3)零件的表面状况,如零件表面的粗糙度、腐蚀、裂纹、剥落、刮痕等。
(4)零件的材料性质,如零件镀层的结构、橡胶材料的老化变质程度、电器材料的绝缘性能等。
(5)零件的表层材料和基本的结合强度,如镀层、焊层的结合、轴承合金和瓦背的结合强度等。
(6)零件的物理化学机械性能,如弹簧的弹力、零件的硬度、抗腐蚀性、高温强度等。
(7)零件的内部缺陷,如浇铸中的夹渣气孔、焊缝的缺陷、零件内部裂纹等。
(8)零件、组件的重量和动、静平衡,如活塞连杆组的重量差,曲轴、传动轴、风扇等的动、静平衡。
二、机械零件的检测方法
视觉检验、 1、感觉检验法 听觉检验 触觉检验方法 几何尺寸和形位的检验 2、量具、仪器检验法 力学物理性能的检验
38
生产服务中心综采工作面安装回撤工艺
隐蔽缺陷的检验
三、零件修理更换的原则
修复的定义:应用修复技术(如切削加工、电镀、喷涂、焊接等)把失效的零件恢复到使用的技术要求,继续使用。
修理更换的原则:
(1)必须保证修后的设备达到使用要求并有一 定的寿命。 (2)、考虑设备维修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第四节、机械的装配 一、装配的一般原则和要求
1、装配人员必须了解所装配机械的用途、构造和工作原理,研究和熟悉零部件的作用及它们相互间的连接方式,熟悉装配工艺规程和技术要求。
2、领取和清点所需的全部零部件,准备施工材料、工具和设备。 3、对所有零件(新件和拆卸后已清洗整修过的旧件),均需进一步清洗和技术检验。尤其是液压、气动、润滑的通道更应清洁干净。
4、对所有配合件和不能互换的零件,应按拆卸、修理或制造时所做的标记,成对或成套装配。对于重要的旋转零件,应按要求进行静平衡或动平衡试验,合格后方允许装配。
5、对运动零件的摩擦面,应采用运转时所用的润滑油涂抹,油脂盛具要清洁,带盖防尘;过盈连接、滚动轴承的配合面,装前应涂
39
生产服务中心综采工作面安装回撤工艺
抹润滑油。
6、为保证密封性,安装各种衬垫时,允许涂抹机油、密封胶或虫胶漆。密封件不能装反。
7、装定位销时,不准用铁器强迫打入,应在其完全适当的配合下,用手推入约75%长时轻轻打入。装配件要注意倒角,清除毛刺和飞边。
8、装配时应注意装配方法与顺序,注意采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遇到装配困难的情况,应分析原因,排除故障,禁止乱敲猛打。
9、为保证装配质量,对装配间隙、过盈量、灵活性、啮合印痕等要求,应边装边进行调整、校对和技术检验。
10、每一部件装配完毕,必须仔细检查和清理,防止有遗漏和未装的零件;防止将工具、多余零件封闭在箱体之中(如变速箱、齿轮箱、飞轮壳等)。
二、装配精度与装配方法
装配精度即装配时实际达到的精度,包括配合精度和尺寸精度
尺寸精度 指要保证一定的间隙或过盈,一定的
配合,一定的尺寸要求
配合精度 相互位置精度 指平行度、垂直度、同轴度等方面 要求
相对运动精度 包括回转精度和传动精度
4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