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北碚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一、单选题
1. 将绵羊的体细胞核移植到其去核的卵母细胞内形成重构卵(甲),可以培养成胚胎,并
最终发育成完整个体,而将体细胞直接培养或体细胞核移植到未去核的卵母细胞内(乙)都不能形成胚胎,对这些现象的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体细胞核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B. 特定的细胞质是实现细胞全能性的必要条件 C. 染色体数量的变异可能使乙不能实现细胞全能性 D. 卵母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2. 如图表示正常人分别快速饮用1L清水、1L生理盐水后排尿量和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情况。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曲线c表示饮用1L生理盐水后排尿量的变化 B. 饮用大量生理盐水后循环血量出现暂时性增加 C. 曲线d表示饮用1L生理盐水后血浆渗透压的变化 D. 饮用大量清水后垂体合成和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
3. 某植被严重破坏的陡坡在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
三个阶段,其典型三个植物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整个过程就是一个群落的次生演替过程 B. 物种①由盛到衰主要受环境中土壤条件的影响 C. 图中b→c阶段,物种②比物种①更能耐受弱光环境 D. 在各个阶段群落中都存在明显的分层现象
4. 下列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核细胞内DNA的合成都需要DNA片段作为引物 B. 真核细胞内DNA和RNA的合成都在细胞核内完成
C.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实了细胞内的DNA和RNA都是遗传物质 D.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基因表达出蛋白质都需要DNA和RNA的参与
5. 温度对某植物细胞呼吸速率影响的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b段,温度升高促进了线粒体内的糖酵解过程 B. b-c段,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发生热变性的速率加快 C. b点时,氧与葡萄糖中的碳结合生成的二氧化碳最多 D. C点时,细胞呼吸产生的绝大部分能量贮存在ATP中
6. 关于高等动物细胞(2N=12)增殖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该动物某个细胞核DNA用32P标记,放在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该细胞连续
进行两次有丝分裂,每个子细胞含32P的核DNA占1/2
B. 染色体数为2N=12的原始生殖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形成的四分体个数为6个 C. 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之比都是1:2 D. 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都进行一次染色质DNA的复制
7. 2018年3月14日物理学家霍金去世,他曾经患有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即“渐冻症”。
有研究表明该病是由于突变的基因导致神经元合成了某种毒蛋白,从而阻碍了轴突内营养物质的流动;也有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制作前驱细胞,然后移植给渐冻症实验鼠,能延长其寿命。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 诱导多功能干细胞的分化实质是基因的程序性表达,细胞种类增多 B. 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分化成的多种细胞中核酸相同,蛋白质却不完全相同 C. 将控制合成破坏运动神经元的毒蛋白基因替换,可以起到良好治疗作用 D. 植入神经干细胞,使受损的运动功能得到恢复,可以一定程度改善病症
8. 下表是一组探究生物体内主要有机物存在与否的鉴别实验,①~③依次是()
A. 葡萄糖、苏丹Ⅲ、紫色 C. 还原糖、苏丹Ⅳ、蓝紫色
B. 蔗糖、苏丹Ⅳ、紫红色 D. 果糖、苏丹Ⅳ、紫色
9. 如图为某同学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研究pH对两种不同酶的活性影响,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A. 根据图可知不同酶的适宜pH范围不同且互不交叉 B. 导致A1、A3、A4、A6几点酶活性变化的原因不同
C. 若改变温度,则B1和B2点值一定变小,但对应的pH一定不变 D. 酶活性可用单位时间内底物的消耗量或者产物的生成量表示
10. 在核酸分子杂交技术中,常常使用已知序列的单链核酸片段作为探针。为了获得B链
作探针,可应用PCR技术进行扩增,应选择的引物种类是
A. 引物1与引物2 C. 引物2与引物3
B. 引物3与引物4 D. 引物1与引物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