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7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集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5 19:13:1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3、交流:

4、课文的第1至3自然段是三个什么句?如果老师说1-3自然段为课文的第一部分,段落大意是什么?反问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5、最后一自然段说了什么呢?(藏戏靠师传身授传承和发展。)整篇文章的结构是怎样的?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6、藏戏是怎样形成的?请一个同学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7、藏戏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学生说,老师归纳板书。) 三、比较学习

1、《北京的春节》和《藏戏》都是本单元要学习的课文,老师想先请大家将两篇课文比较一下,看能否完成下表: 项 目 内 容 节日风俗 表达顺序 时间顺序 《北京的春节》 《藏戏》 藏戏的形成及艺术特点 事物的不同方面顺序 表达方法 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比喻、排比喻、反问、排比、象征、夸比、有详有略 张、有详有略 表达语言 自然、平实、准确、精炼、京味浓郁 语言丰富多彩,生动传神 2、师生共同完成上表。 四、小结 【板书设计】

8各具特色的民居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和睦、酷热、蜂拥而至”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体会中华传统民居丰富的文化内涵。

3、学习课文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4、学习对比阅读的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楼各有什么特点,课文运用了哪些方法来说明这些特点的。 【教学难点】

26

对比阅读两篇短文。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进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藏戏》,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篇课文。课文一开头先提出了三个反问句,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三个反问句? 2、谁再来介绍一下藏戏的形成。

3、然后,作者开始介绍藏戏的特点,作者详细介绍了什么特点,用自己的话来说说。

4、还有什么特点? 二、学习新课文

1、默读导语,说说本课的学习要求。 2、齐读课文。

3、自由读课文,思考:这两种民居有什么特点? 4、派代表书写两种民居的特点。 客家民居特点: 傣家竹楼特点:

5、两种民居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是什么呢? 6、作者运用了什么表达方法来体现这些特点呢? 三、比较两篇短文表达方法的异同

1、现在我们对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有了个整体的了解。那么,这两篇短文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相同或者不同的地方呢? 2、交流: 四、小结:

1、放映各种民居的投影片

2、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两种非常有特点的民居,我想请同学们在课后以一种民居的口吻做一个自我介绍,要求说出民居的特点。

27

9和田的维吾尔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激昂、抽象、韵味、铺天盖地、肃然起敬、美不胜收”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和田维吾尔族的民俗特点,感受维吾尔族人豁达乐观的民族精神。

3、积累语言,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的描述相结合的特点,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和田维吾尔族的民俗特点,感受维吾尔族人豁达乐观的民族精神。 【教学难点】

积累语言,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的描述相结合的特点,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客家土楼修筑成营垒式的住宅修筑原因是什么? 2、从客家土楼中反映出的文化特征是什么? 3、傣家竹楼相关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二、学习新课

1、默读提示,明确本课的学习要求。 2、齐读课文。

3、课文一共有多少个自然段?

4、老师将课文分为三部分,你们能否写出每部分的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 第二部分(2-6) 第三部分(7)

5、第一部分主要写了和田的维吾尔人的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体现这特点的? 6、第二部分主要写了和田的维吾尔一些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体现这特点的? 7、第三部分写了维吾尔人的什么特点,这一部分与第一部分有什么关系?这样

28

写有什么好处? 三、小结

同学们,相信和田维吾尔人的豁达乐观感染了我们每一位同学,而且我们了解了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的好处,老师希望,在人生中,不论你们遇到了什么,都能和和田的维吾尔人一样乐观,同时在你们的习作中能借鉴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

口语交际?习作二

【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民风民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2、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 3、学习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创编班级习作集。 【教学重难点】

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民风民俗,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运用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写作。 【教学准备】

1、学生通过上网了解各地自己感兴趣的民风民俗,或者调查本地的风俗习惯。 2、教师准备有关的图片。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 二、分组交流

1、出示交流主题:节日习俗、地方服饰、特色饮食、独特民居、民间工艺品,根据学生调查主题将全班分为五个组,进行交流。

2、根据组员的建议,修改自己的介绍材料,特别是注意把没讲清楚的地方讲清楚。

三、全班交流

1、根据交流主题,每组推荐2—3名同学在全班交流。 2、听的同学认真倾听,听后组织评议。 四、激发情感,由说到写。

29

1、听了同学的介绍,此时你有什么感受?

2、是啊,真是“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啊!透过这绚丽多彩的民俗,我们感受到的是泱泱华夏民族文化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让我们快拿起手中的笔,把它写下来吧!

第二课时 习作

一、编写提纲

1、引导学生根据提示编写习作提纲。 2、学生自由编写提纲。

3、小组内根据编写提示,互提建议,修改提纲。 二、学生进行习作练习。 三、初步修改。

1、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把习作中语句不通的地方和错别字修改过来。 2、小组内互读互听习作的重点部分,提出习作中表达不够清楚和不够具体的地方,并提出修改建议。

3、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完善习作。

第三课时 习作讲评

一、佳文点播台

1、根据学生习作情况选择其中较好的8—10篇,将习作题目和作者罗列出来,供学生自由点播。

2、由作者朗读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认真听,找出习作的优点。 3、师生互动评议。 二、病文会诊室

1、根据本次习作中普遍存在的典型问题,选择病文例子供同学阅读,找出问题,提出修改建议。

2、集体修改,体会修改方法。 三、自主空间

根据老师的批语,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汇编民俗作品集

30

搜索更多关于: 2017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集 的文档
2017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cinr0ebav3z01x0bvw21wxgu8k84a00ncq_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