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出入口设计
? 避免在主要城市干道设主出入口,不能避免时设缓冲过度空间
? 主出入口布置应考虑校内总平面布局,有利于安排教学用房、体育活动
场地
? 学生可直接进入教学楼不穿越活动场地、绿化区,也可直接进入活动场
地不穿越教学区
? 视线开阔、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 校门足够宽,满足短时间内疏散
? 中小学校应有2个以上的车行出入口,人行、车行尽量分开。人行主要
出入口应布置在主要人流来的方向,应设置疏散缓冲空间。
(1、为非正式的访问者提供热情的、宽阔的、有足够座位的场所。 2、靠近办公管理,并为家长会、行政会提供安全和招待的地方。)
校内交通与疏散
1、 教学楼宜设置门厅。 2、 教学楼走道的净宽度:教学用房:内廊不应小于2100mm;外廊不应小于1800mm;
行政及教师办公用房不应小于1500mm。 3、 走道高差变化处必须设置台阶时,应设于明显及有天然采光处,踏步不应少于三级,
并不得采用扇形踏步。
4、 外廊栏杆(或栏板)的高度,不应低于1100mm。栏杆不应采用易于攀登的花格。 5、 楼梯间应有直接天然采光,楼梯不得采用螺形或扇步踏步 6、 每段楼梯的踏步,不得多于18级,并不应少于3级。
功能分区
中小学校用地应包括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等主要功能分区。
教学用房、教学辅助用房、行政管理用房、服务用房、运动场地、自然科学园地及生活区应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
建筑空间形体组合注意问题
1、 2、 3、 4、 5、
普通办公室和校长办公室位于主入口附近。 餐厅、礼堂、体育馆一般在正常上课后用,应考虑单独入口、安全问题。 专业教育区由全体同学共享,应位于建筑平面的中心。
音乐教室、琴房、舞蹈教室应设在不干扰其他教学用房的位置。 防火楼梯垂直交通中位于第一位,这些楼梯应比规范要求的宽一点。
体育活动场地
课间操:小学2.3M2/人,小学3.3M2/人 球类场地
运动场:
1、 运动场的长轴宜南北向布置。
2、 运动场的位置,便于学生由教学区到达运动场,也要便于运动场到
达校门,以满足学生在运动场集会和疏散。
3、 应考虑学校运动场对外开放的可能,所以在确定其位置时,要便于
外来者不通过教学区就能直接到达运动场,或单独设一个对外出口。
田径运动场尺寸:
学生人数在1200—1500时,宜采用300m环形跑道。 直跑道每组按6条计算。 300m跑道运动场:
1:按弯道与直道2:3计算:
300x【2/(2+3)】=120m(直道长度) 300x【3/(2+3)】=180m(直道长度)
2:得出每边直道长60米,弯道半径28.648米,直径57.296米。 3:内偏移0.3米得到跑道内边线,再依次向外偏移道宽1.22~1.25米,得到跑
道图。
4:画出100米直道,首端留5米,尾端留15米。
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的组成与平面布置
1、中小学、中师、幼师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的组成,应根据学校的类型规模、教学活动要求和条件宜分别设置下列一部分或全部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
普通教室、实验室、自然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史地教室、语言教室、微型电子计算机教室、音乐教室、琴房、舞蹈教室、合班教室、体育器材室、教师办公室、图书阅览室、科技活动室等。
2、教学用房的平面,宜布置成外廊或单内廊的形式。
3、教学用房的平面组合应使功能分区明确、联系方便和有利于疏散。
图书阅览室
1、图书阅览室宜设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书库及管理员办公室(兼借书处)。 2、阅览室应设于环境安静并与教学用房联系方便的位置。 3、教师阅览室与学生阅览室应分开设置。
4、教师阅览室座位数宜为全校教师人数的1/3。 5、学生阅览室座位数:小学宜为全校学生人数的1/20;中学宜为全校学生人数的1/12。
生活服务用房
生活服务用房宜设厕所、淋浴室、饮水处、教职工单身宿舍、学生宿舍、食堂、锅炉房、自行车棚。 厕所:
1、教学楼应每层设厕所。
2、当学校运动场中心,距教学楼内最近厕所超过90m时,可设室外厕所,其面积宜按学生总人数的15%计算。
3、教学楼内厕所的位置,应便于使用和不影响环境卫生。在厕所入口处宜设前室或设遮挡措施。 宿舍:
1、学生宿舍不应与教学用房合建。
2、男、女生宿舍应分区或分单元布置,并不得分层设置,其出入口应分开设置。 3、学生宿舍的居室,应设贮藏空间,每室居住人数不宜多于7-8人。 食堂:
1、餐厅和厨房的人流,气味和运输路线,均不得干扰教学用房的正常使用。 2、食堂的餐厅和厨房,应设部分走读生吃午饭、热饭和课间加餐设施。
学校主要房间的净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