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部编初中中考语文 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5 17:44:4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的缺点错误,不犯或少犯错误。

【点评】⑴本题考查辨析一词多义。答题时应注意,要尽可能地掌握词的各种义项,就必须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的知识。后起义往往是以原有义为基础扩展衍生的,结合句意解释。

⑵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答题时应注意,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

⑶本题考查理解内容和筛选信息。答题时应注意,把各个选项对照相应语段,找到关键语句,然后提取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比照辨析正误。

⑷本题考查分析启发和道理。答题时应注意,根据自己对文章内容、主旨的主观感受、领悟或情感的体验,或谈由选文引发的思考,获得人生启迪、审美情趣等。学生理解原文的内容、思想和情感,阐述自己感受即可。

12.阅读古诗文,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富贵不能淫 《孟子》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与元九书(节选)

白居易

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仆虽不肖① , 常师此语。大丈夫所守者道,所待者时②。时之来也,为云龙,为风鹏,勃然突然,陈力③以出;时之不来也,为雾豹

④ , 为冥鸿,寂兮寥兮,奉身而退。进退出处⑤ , 何往而不自得哉?故仆志在兼济,行

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⑥之则为诗。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故览仆诗,知仆之道焉。

【注】①仆虽不肖:我虽不贤。②所守者道,所待者时:所坚守的是大道,所等待的是时机。③陈力:尽全力。④雾豹:藏在深山的豹,与“冥鸿”均喻指隐退的贤人。⑤出处:出,出仕;处,退隐。⑥言而发明:用语言阐发清楚。 (1)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往送之门,戒之曰 戒:告诫

B.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命:教导,训诲 C.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正:准则,标准 D. 得志,与民由之 由:缘由,理由

(2)下列各组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一怒而天下惧/学而不思则罔

B.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C. 妾妇之道也/不闻天子之诏 D. 独行其道/不独亲其亲

(3)下面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地点写时间,写出了被放逐的无限悲凉和酸楚。 B. 颔联用典故,写自己孤身归来,物是人非,恍若隔世。 C. 颈联以“沉舟”“病树”自比,语多愤激,格调沉郁。 D. 尾联紧扣诗题,点酬答之意,表感谢之情,有共勉之趣。 (4)对《富贵不能淫》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景春非常崇拜公孙衍、张仪等人的雄才大略,认为他们是大丈夫。 B. 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等人只是一味顺从君王,没有独立之人格。 C. 文章以“妾妇之道”作比,指出顺从君王意志是坚守儒家仁义之道。 D. 讲仁德、守礼法、合道义,穷达有道、威武不屈,才称得上大丈夫。 (5)对《与元九书》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首句引用孟子的话,统领全段,也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行事准则。 B. 作者写闲适诗是表达“兼济之志”,写讽谕诗是表达“独善之义”。 C. 白居易奉行孟子思想,认为大丈夫要做到独善其身、兼济天下。 D. 选文提出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创作观。 (6)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三处)

谓 之 讽 谕 诗 兼 济 之 志 也 谓 之 闲 适 诗 独 善 之 义 也。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答案】 (1)D (2)A (3)C (4)C (5)B

(6)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

(7)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

【解析】【分析】⑴D项错误,句子翻译为: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由:遵从。故选D。

⑵A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B副词,表反问,难道;C结构助词,的;D代词,自己。故选:A。

⑶C项有误,“语多愤激,格调沉郁”错,颈联作者以“沉舟”“病树”自比,表现乐观豁达。故

选C。

⑷C项有误,指出顺从君王意志是坚守儒家仁义之道”错误,以“妾妇之道”作比,讽刺公孙衍、张仪之流没有仁义道德准则,并非大丈夫。故选C。

⑸B项有误,原文为“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作者写讽喻诗是表达“兼济之志”,写闲适诗是表达“独善之意”。故选B。

⑹“讽谕诗”作“谓”的宾语,其后断句;“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与“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结构对称,因此“也”后断句,“闲适诗”后断句。故句子断句为: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句子翻译为:所谓讽谕诗,表达的就是造福天下的志向;所谓闲适诗,表达的就是只顾自我修养的思想。

⑺重点词语有:淫:使……迷惑;移:使……动摇;屈:使……屈服。句子翻译为: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 故答案为:⑴D;⑵A;⑶C;⑷C;⑸B;

⑹ 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

⑺ 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

【点评】⑴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答题时应注意,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⑵本题考查辨析一词多义。答题时应注意,把握一词多义,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明确题目中这个词所有的解释或用法,探究每一项中正确解释或用法,最后与之比较,得出正确选项。

⑶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答题时应注意,首先要仔细阅读文章,在正确理解字词意思的基础上通译全文,提炼概括文章内容,比较辨析选择。

⑷本题考查理解内容和筛选信息。答题时应注意,准确把握给我给我选项的意思,把各个选项对照相应语段,找到关键语句,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写法、感情等方面,比照辨析正误。

⑸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答题时应注意,作答时找出选项对应的原文信息,加以比较得出正误。

⑹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答题时应注意,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

⑺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附参考译文】

《富贵不能淫》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气、有作为、有节气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连诸侯都害怕,他们安居家中,天下就太平无事。”

孟子说:“这哪里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时,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丈夫的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做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

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

《与元九书》(节选)

古人说:“不见用的时候就只顾自我修养,见用的时候就要为天下人造福。”我虽然不贤,也常常以这两句话为师。大丈夫所坚守的是圣贤的大道,所等待的是时机。时机到来,就是作云的龙,搏风的鹏,生气勃勃,勇往直前。时机不来,就是深山的豹,远空的鸿,安安静静地,引身而退。仕进退隐,往何处而不怡然自乐呢?因此,我的志向是在造福于天下,我的行为是在只顾自我修养。我所奉行并贯彻始终的是圣贤的大道,以言词表达出来的就是诗歌。所谓讽谕诗,表达的就是造福天下的志向;所谓闲适诗,表达的就是只顾自我修养的思想。因此,读了我的诗,就知道我所坚持的圣贤之道了。

13.阅读古诗文,回答问题。

【甲】

仲淹为将,号令明白,爱抚士卒,诸羌①来者,推心接之不疑,故贼亦不敢辄犯其境。元昊请和,召拜枢密副使②。王举正③懦默④不任事,谏官欧阳修等言仲淹有相材,请罢举正用仲淹,遂改参知政事。

仲淹曰:“执政可由谏官而得乎?”固辞不拜,愿与韩琦出行边。

命为陕西宣抚使未行复除参知政事。会王伦寇淮南,州县官有不能守者,朝廷欲按诛之。

仲淹曰:“平时讳言武备⑤ , 寇至而专责守臣死事,可乎?”守令皆得不诛。

(选自《宋史·范仲淹传》)

【乙】 渔家傲·秋思 (北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①羌:中国古代西部游牧民族泛称。②枢密副使:官职名。③王举正:北宋人,时任参知政事。④懦默:懦弱,不出声。⑤讳言武备:不提养兵蓄锐的事。 (1)解释下列划线字在文中的意思。 ①召拜枢密副使________

②谏官欧阳修等言仲淹有相材________ ③守令皆得不诛________ ④人不寐________

(2)下列选项中划线文言虚词的用法与例句形同的一项是( ) 例句:朝廷欲按诛之

A. 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B. 何陋之有(《陋室铭》) C. 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 D.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3)用“/”划出下面句子的停顿。(限断两处)

部编初中中考语文 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ckuk4rf4e4mg6283nif6msol1o4p300uwn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