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文天祥(改)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5 9:55:1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文山诗歌“宏衍巨丽,严峻剀切”艺术特征

之浅析

概要:文天祥作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留下了大量的爱国诗词佳作,且以“宏衍巨丽,严峻剀切”的艺术特征著称。本文主要从文山诗歌阳刚美的具体表现及其创作历程两个角度,同时结合文天祥具体诗词,来分析文天祥诗歌创作的艺术特征,以此加强对文山诗歌阳刚美的把握。 关键词:文天祥;南宋;诗词;阳刚美

一、文天祥简介

文天祥是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爱国诗人。其诗歌记载了他一生“法天不息”的斗争史,以独特而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昂的爱国情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明代胡应麟曾评价文天祥是“执政能诗者”,其诗名为节名所掩,“信公气谊赫赫,诗律实工”。刘熙载则在《艺概》中感叹:“文文山词有‘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之意,不知者以为变声,其实乃变之正也。故词当合其人只境地以观之。”而王国维也在《人间词话》中评价文天祥的诗词:“文文山词,风骨甚高,亦有境界。远在圣与、叔夏、公谨诸人之上。” 1

确实,文天祥的诗歌不仅包含着深刻的爱国思想内容,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点。特别是他“宏衍巨丽,严峻剀切”的诗歌风貌,更是他思想精神与生平经历的集中表现。文天祥诗歌 “宏衍巨丽,严峻剀切”的艺术特征,首先体现在成就其英雄诗史的非凡创作历程中。文天祥所遭遇的历史环境,一方面是南宋糜烂的时局,另一面是元军的大举南侵。身处漩涡中心而励精图治的政治家面对这急转直下的局势纵使用尽浑身解数历经艰难险阻,终究也只留下一声长叹,正是由于他的非凡的经历和一往无前的斗争精神,他的诗歌表现得气象恢弘,波澜壮阔。

这里,笔者将从文山诗歌的创作历程及其阳刚美的具体体现两方面,浅析文天祥诗歌创作中“宏衍巨丽,严峻剀切”艺术特征。

1

陈卫华.透过诗歌看文天祥的生命意识[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前言.

- 1 -

二、文天祥的诗歌创作历程

文天祥的前期诗歌多为平淡的士大夫之作,内容以山水风光、应酬往来为主。他前期诗歌的成就主要表现在退居文山时写作的一些山水自然诗,写得清新明丽,淡雅玲珑,颇有意境,抒发了他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及徜徉于山水间的乐趣。但其中也有部分诗歌借景抒情,抒发了其忧国忧民的情怀,可以看做是文天祥日后爱国诗词的情感铺垫。

文天祥的中后期诗歌逐渐转为爱国诗歌创作。从《指南录》开始,文天祥诗词进入了自传式的史诗时代,文天祥将国家和个人命运相结合,跳出了咏怀诗、咏史诗的桎梏,以史诗般的形式,在书写当代和个人的斗争历史中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指南录》分四卷,第一卷从“自吴门被命入卫”起,至《使北》止,主要写单骑入元营的斗争情况。第二卷从《杜架阁》起,到《沈顾家》止,主要写从临安到镇江一路的所见所闻所感。第三卷从《脱京口》起,到《哭金路分应》止,主要写在江北所遇到的各种艰难险阻。第四卷从《怀杨通州》起,到《自叹》止,主要写的是南归途中和南剑起兵前后的见闻。1 自“单骑见虏”到第二次起兵,是文天祥一生中最复杂多彩的人生经历,他用诗歌的形式去表现这一段“时运不齐,命途多舛”的经历,而这种经历又与风雨飘摇中的家国命运休戚相关,它是诗,又是史;是纪实,又是抒情。令人在文天祥的感怀中深切体味到他满腔的报国热情,又在他的经历中直观地看到急转直下的南宋国运。这种现实性与浪漫性的统一,被运用发挥到极致。

三、文天祥的诗歌创作中赋予阳刚美的艺术特征

文山诗“宏衍巨丽,严峻剀切”的特色不仅体现在其非凡创作历程这一内容之中,更体现在其诗歌形象塑造、诗歌风格构筑以及诸多艺术手法运用等具体艺术环节中。文天祥以平生行事和历史演变为线索,用诗歌记录了一生的奋斗足迹和心灵演变过程。随着诗人自身思想、情绪、性格的发展变化,一个鲜明的诗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逐渐显露出来。史诗式的创作方法使得诗歌具有典型的自传性特征。诗人一生所写的诗篇是以心灵的历程为线索贯穿起来的一个有机整体,在立功、立德与创造业绩的过程中形成了主人公原型,从而塑造出诗人真实的自我形象。2 文天祥“以是心也,为是诗也”,他的作品赋笔直书,论理叙事;或写怀咏物,纵横捭阖;或援古以证今,模范其先人。因此文山是个风格与意境大都

1

(元)脱脱.宋史[M]. 北京:中华书局.1977.43-57. 2

张毅.宋代文学思想史[M]. 北京:中华书局.2006.291.

- 2 -

“宏衍巨丽,严峻剀切”。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这样来评价文天祥:“文天祥平生大节,照耀古今,而著作亦极雄赡,如长江大河,浩瀚无际。“历代评论家都对文天祥给出了,“宏衍巨丽,严峻剀切”、“雄赡”、“剀直”的评价,可见文天祥诗歌所具有的阳刚之气,而这也正是由于他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

(一)集理想英雄人格于一身的主人公形象之塑造

自传性是文天祥诗歌的一大基本特点,其诗歌大部分篇章是叙述他抗击元军,被俘北行,逃脱敌营,兵败被囚的个人经历。诗人用特殊的方式为自己立传,在诗歌中不断自我审视并完成道德境界的追求,成功地在诗歌中塑造了一个理学人格的典范。文天祥以发扬圣学的“真儒”自诩,他的人生哲学是继承、发扬儒家思想,他指出:天命人事常判然不相侔,而前言往传,动必以天为训者,人虽藐然,万物备于我,苟为凡民则已,大之为圣贤,秀之为士,天地万物,孰非一己之责,任重致远,皆性命之当然也。1 “可见,文天祥继承了儒学对人的价值的肯定以及人的责任的重视。正是由于这种强烈的“自我”价值,文天祥诗文中多处可见他对生活、生命的热爱与珍视。如:“人生足自乐,帝力无能名”、“吾方了吾天,乐天故不优”、“吾生直须臾,俯仰际八荒”、“乾坤共俯仰,岁月任差池”。文天祥的乐观主义精神的思想根基在于他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及抚养宇宙的宽阔胸怀。他欲“自拔于常人”,建功立业,“岁月易老,功业宜壮”,“沉潜义理,变化气质,蕴之为德行,行之为事业”。他心中的“志”超越了封建士大夫的传统理想,且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昂扬的战斗精神。“志士怀隐忧”(《宿高唐州》)、“祖逖关河志”(《自叹》)、“仁人志士所植立,横绝地维屹天柱。”(《言志》)。2

在文天祥诗情浩荡的海洋里,矗立着诗人光辉的爱国主义崇高形象。“膝不可下头可截,大丈夫心一寸铁。”这是一个为理想所鼓舞,忠肝义胆,九死不悔的英雄形象:“以身殉道不苟生,求仁得仁尚何语。”这是一个肩负着民族命运,永不屈服的殉道者的形象。这一形象的完整性、典型性以及其丰富独特的艺术魅力,标志着诗人杰出的艺术成就。通过这些自励自况所代表的理想道德的层次,他向世人揭示了“世界上最高的美”——人格美,集中体现了中国古典美学里的阳刚之美,从而开拓和丰富了中国传统的美学境界和内容。他的诗歌同样因为崇高壮美而不朽。

12

杨正典.文天祥的生平和思想[M].河南:齐鲁出版社.1992.107.

文天祥全集[M].北京:北京中国书店.1985.79.

- 3 -

(二)雄浑悲壮的诗歌风格与意境之构筑

文天祥后期饱经丧乱,经历独特,诗风逐渐转变为沉郁悲凉,频繁使用“血”和“泪”等字眼来表达深沉的家国之痛。例如:“当年嚼血洒铜驼,风气悠悠若奈何”(《自述》),“孤臣腔血满,死不愧庐陵”(《元夕》),“江南蹄血送残春,漂泊风沙万里身”(《自述》);“身欲奋飞病在床,时独看云泪沾臆”(《胡笳曲十八拍》之四),“世事那可及,泪落茱萸杯”(《戏马台》),“道旁为挥泪,徘徊秋风客”(《保涿州》)??这些诗句无不表达着赤子丹心的理想和楚囚悲客的现实矛盾和痛苦,诗人在诗歌中反复吟咏,增添了诗歌情感的顿挫和起伏力量。1

文天祥在诗歌风格与意境上所取得的突破和成就属于他在那一特殊时代中,个人所蕴蓄的特别之“气”。从而显出诗歌“雄放”的特点。徐喈凤在《词证》中评价:“然词中亦有壮士,苏、辛也; 亦有秋实,黄、陆也;亦有劲松贞柏,岳鹏举、文文山也??若专尚柔媚绮靡,岂劲松贞柏反不如夭桃繁杏乎???故婉约固是本色,豪放亦未尝非本色也。”可见文天祥词确有风雄放之特点,试看文天祥《南康军和东坡酹江月》词一首:

庐山依旧,凄凉处,无限江南风物。 空翠晴岚,浮汗漫,还障天东半壁。 雁过孤峰,猿归老嶂,风急波翻雪。 乾坤未歇,地灵尚有人杰。

堪嗟飘泊孤舟,河倾斗落,客梦催明发。 南浦闲云连草树,回首旌旗明灭。 三十年来,十年一过,空有星星发。 夜深愁听,清笳吹寒月。

在这里文天祥有意翻新苏轼的《酹江月》一词。文词“雁过孤峰,猿归老嶂,风急波翻雪。”,功力与苏词“乱石拍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相敌,但采色更为浓丽,力量更为劲迈。尤其是“空翠晴岚,浮汗漫,还障天东半壁。”二语,使人更受到湖而托山,遮蔽天日的恢弘气象,笔力不减他早年的诗句“颓波之下谁障东”。苏轼感叹“大江东去,浪淘尽飞流人物”,得出“人生如梦”的结论,

1

许总.宋诗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22.

- 4 -

搜索更多关于: 文天祥(改) 的文档
文天祥(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cp5e330nm6bod04q6ze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