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之韵 筱陈
①墨,“文房四宝”之一。对于墨,总是心怀崇敬之心。
②墨,之所以能够在文房四宝中占据地位,是经过历史的淘洗而确立的。论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中没有墨色,红、黄、蓝、白中也见不着墨色这一字眼,然,人们最终选择了这个看似最简单的颜色作为书写和创作的颜料。我以为除了这颜料易得,还与墨色所具有的性情有关。墨色是诸颜色中最沉稳、最朴素、最具中和性、包容性的一个色调。这看似简单的墨色,却可以表现出其他颜色所具有的意境。在中国的书画艺术领域里,可以少了其他色彩,但不能少了墨。倘若少了墨,起码少了两个艺术种类,这便是书法和中国山水画。书法就不用论证,我们今天看到的各种前人书帖,几乎都是用墨书写的,就是流传至今的山水画名作,要么只见墨之一色,要么以墨为主,其他颜色辅之。墨色,是表现中国艺术中不可缺少的颜色,也是不可替代的一种颜色。
③墨是黑的,但不要将之与黑色相提并论。我感佩先人,将文房四宝之一定义为墨,既表现出了墨所具有的“黑”色的基本特点,又表现了“墨”的韵致,墨更添了黑所不能够表现的神韵,也比“黑”更具有文气、雅气。墨有墨趣,这趣味可以陶冶性情,洗去浮心。黑作为一种颜色,是单调的、枯燥的,而墨却是多样的、丰富的、温润的。墨有五色:“焦、浓、重、淡、清”, 墨还因笔中含水墨量的差异,有干、湿、浓、淡之变化。墨还因磨研的时间不同,又有新墨与宿墨之区别。墨,看似简单,但调理好“五色”,运用了干、湿、浓、淡却是不简单的。我们读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读林觉民的《与妻书》,通过点画线条的变化和动感,构成的形体、结构和意境,可以体会到书者的愉悦、悲愤和赤诚大爱的心境,从而体会到作品表现出的生命语境。书画同源,在中国山水画中,就有水墨山水画。用淡墨画山水,把山水画得那样灵动、那样雄浑,之后,我们又创新出了焦墨画,创造出了“皴”“披麻皴”“卷云皴”等方法,对墨进行各种处理和运用。倘若从阴阳关系上看,墨在色彩中不属于暖色彩,它却可以表现出暖色彩具有的效果,可以表现出气吞山河、排山倒海雷霆万钧之势,可以表现出山的险峻、田园之静谧,可以描绘出马的奔腾,虎之雄威、鱼虾之灵动,可以表现出晨阳的蓬勃、夕阳的辉煌。用墨作出的画,没有红色,却可以让人红得恰如其分,几笔传神勾勒,把“意”表达得那样传神。
④墨是有生命的。作书画讲究者,每日书画毕,都要洗笔洗砚。新墨色彩透着光亮,用之书画,字也灵动,富有生气,而宿墨,在空气的作用下墨也“老”了,岁月不只是催人老啊,岁月也催墨老。但是,有人将宿墨弃之不用,有人却喜用宿墨作画。据说,焦墨画便是用宿
墨创作出来的。所以说,世上无墨不可用,只看你会用不会用,用得对路不对路。 ⑤一种承载文化的工具,其本身就具有文化魅力。研墨应当成为书画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很享受研墨的那种状态:将清水倒入砚池,手握着墨条,轻轻地顺势推研,推研中,可以感受到墨条与砚池接触时的那种细润,在推研中,酝酿书写时的状态,酝酿着书画创作的情感。这让我想起音乐,音乐有过门,这过门把听者带入音乐状态。研墨,可以把书画者带入书画的状态。
⑥墨,是最简单的一个色调,但调理这种色调却要高超的艺术水平;墨,是最简单的一种色彩,却能表现出最丰富的意境,表达最复杂的情感世界。 8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③段“墨之韵”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89.请分析文中第③段画线语句采用的主要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90.第②段中加点词语“几乎”能否删掉?为什么?
91.下面这则材料是否可以作为本文的例子?如果你认为可以,请指出来放在哪一段合适,并简述理由。如果不可以,请简述理由。
喝茶不只是单纯意义上的喝茶,而是把茶作为了一种文化来看待,让人体会茶中的禅意。 【答案】
88. (1)具有文气,雅气,可以陶冶性情。(2)墨是多样的、丰富的、温润的。(3)能表现出生命的语境,把“意”表达得很传神。
89. 举例子,通过列举巜兰亭集序》巜祭侄文稿》巜与妻书》的例子,具体说明了点画线条的变化和动感,构成的形体、结构和意境,从而体会到作品表现出的生命语境,突出墨的韵致的特点。
90. 不能。“几乎”表范围,意思是接近于全部,用于句中是说我们至今看到的各种前人书帖接近于全部是用墨书写的,但也存在不是用墨书写的个别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91. 示例一:可以。放在第5段合适,因为这个例子是说喝茶不仅仅是喝荼,而是品茶,是品一种文化,一种高雅的艺术。这与第5段中的“一种承载文化的工具,其本身就具有文化魅力”表述的意思相符。示例二:不可以。研墨是书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是一种传承文化的工具和载体。而喝茶只是一个人们的具体生活习惯,与第5段中“一种承载文化的工具”无关。 【解析】
88.提取概括类的题目,首先要在审题后确定提取答案的范围,然后从前向后精读文段,抓住其中切题的信息,将它们提取出来。最后根据这些语句组织成切题的合乎要求的答案。如可直接提取“墨有墨趣,这趣味可以陶冶性情,洗去浮心”“而墨却是多样的、丰富的、温润的”“却可以让人红得恰如其分,几笔传神勾勒,把‘意’表达得那样传神”等句作为答案。
89.考查说明方法的类型及其表达作用。“读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读林觉民的《与妻书》”明显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画线条的变化和动感,构成的形体、结构和意境,可以体会到书者的愉悦、悲愤和赤诚大爱的心境,从而体会到作品表现出的生命语境”。在答作用时一定要找到文段中说明对象或表达事理的观点。说明方法就是为说明事理和说明对象服务的。
90.考查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几乎”本义:将近于,接近于;差点儿。表范围,语境义:至今看到的各种前人书帖接近于全部是用墨书写的,但也存在不是用墨书写的个别情况。去掉后与事实不符。一定要注意说明文限制性词语的使用,这些限制性的副词往往都能准确地说明事物或事理。解题时,从使用的恰当以及删除后的不准确,一正一反两个方面来说明这个词语的重要性。
91.首先要读懂题干所给句子的意思,然后通读原文,看看与原文那一段落的内容相合,可将题干所给句子代入语段中,分析与上下文的内容是否连贯,与说明的中心内容是否相符。此题的答案比较开放。如答放在第5段合适,可从例子说喝茶是品一种文化,这与第5段中的“一种承载文化的工具,其本身就具有文化魅力”表述的意思相符的角度作答。如答不可以,可从喝茶是一个人们的具体生活习惯,这与第5段中“一种承载文化的工具”无关的角度作答。 【点睛】
说明文语言的特点:一、简洁性。说明文的遣词造句,应简洁平实、通俗易懂。二、准确性。说明文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这就要求它必须用准确的语言,如实地反映事物的特征、本质、规律。说明文的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三、科学性。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要特别注重科学术语的准确使用。四、严密性。为了使读者对较复杂的事物、较深奥的事理有明晰确切的理解,说明文常常恰当地使用修饰和限制词语,讲究语言的周到严密。五、条理性。任何事物都具有它本身的条理,我们说明事物就要按照它本身的条理来安排说明顺序,使之
眉目清楚,有条不紊。六、逻辑性。有的说明文,要从事物的内在联系上进行说明,语言逻辑性强。七、趣味性。叶圣陶先生说:“说明文不一定就是板起面孔来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带一点风趣。”为了把事物的特点说得更加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启发性和感染力,说明文要适当地采用生动的说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