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I)卷
一、 单选题 (共10题;共10分)
1. (1分)水资源缺乏、温室效应、酸雨、沙尘暴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 开发新能源,实行低碳排放 B . 煤炭脱硫,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C . 植树造林,减少土壤沙漠化 D . 污水要集中排放到大海和江河中
2. (1分)人类生存离不开空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B . 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
C . PM2.5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D . 大量焚烧秸秆不会给空气带来PM2.5 3. (1分)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 氯化亚铁可表示为FeCl3 B . 2Mg2+表示两个镁离子 C . NH4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D . 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4. (1分)如图是向质量分数为10%的NaCl、NaOH和盐酸溶液逐渐加水的过程中,溶液的pH随加水量的增加而发生变化的曲线图。则X、Y、Z分别是( )
第 1 页 共 11 页
A . NaCl、NaOH、盐酸 B . NaOH、NaCl、盐酸 C . NaOH、盐酸、NaCl D . 盐酸、NaOH、NaCl
5. (1分)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一氧化碳和水在120℃下反应,反应的微观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 )
A . 两种反应物均为氧化物 B . 金原子对水分子起吸附催化作用 C . 催化剂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 D . 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原子重新组合
6. (1分)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 2 页 共 11 页
A . t2℃时,50g甲物质形成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 B . 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物质的溶解度
C . 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乙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 . 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50g 7. (1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可用加热的方法鉴别碳酸氢钠与碳酸氢铵 B . 向装有膨化食品的包装袋内充入氮气以延长保质期 C . 施用复合肥硝酸钾能使作物枝叶繁茂,并增加抗倒伏能力
D . 将100g10%的稀盐酸加热蒸发掉50g水,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变成20%
8. (1分)下列各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
B .
C .
D .
9. (1分)向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
第 3 页 共 11 页
法正确的是( )
A . a点所示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OH和NaCl B . b点所示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 . c点表示NaOH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D . a、b、c所示的溶液中都含有Na+、Cl﹣
10. (1分)以科学原理和事实为依据进行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 A . 氢氧化钠水溶液显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
B . 物质世界是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因此可以利用周期表中的元素任意组合新物质. C . 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所以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 .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由此推断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二、 填空题 (共4题;共17分)
11. (4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社会的生活和发展离不开常见金属和金属材料。用我们学到的化学知识和方法能分析和解释许多现象。
①下列生活用品,主要利用金属具有良好导热性的是________
第 4 页 共 11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