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
A. +1 B. +6 C. -6 D. +12
8. 分析推理是一种常用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 氧化物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 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特征,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C. 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 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所以物质一定都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9. 工业上利用氨在催化剂(如铂、铑等)存在的情况下与氧气反应来制备生产硝酸所需要的一氧化氮,其反应可表示
高温
为4X + 5O2 4NO + 6H2O,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催化剂
A. X物质只含氮、氢两种元素 B. X物质的化学式量为17g C. 该反应有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D.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变 10.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都是液体 B. 饱和溶液升温一定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C. 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 D. 硝酸铵溶解在水中,溶液温度会降低
1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核心素养。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B. 生成的丙、丁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 C. 该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 D. 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3:16
12. 根据物质的性质区分、鉴定物质是化学研究的范畴,括号内是区别下列各组常见物质所用到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
A.硬水与软水 (肥皂水,振荡) B.水与双氧水(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 C.二氧化碳与氮气 (燃着的木条) D.食盐水与蒸馏水(蒸发) 13. 做笔记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以下是小明同学的笔记,其中正确的是
A. 通常情况下氧气与氮气不发生反应 B.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C. 氧气能支持燃烧,说明氧气是可燃物燃烧反应中的催化剂 D. 氧化反应也属于化合反应
14. 食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它的主要成分是乙酸,乙酸分子的模型如图所示,其中
代表一个碳原子, A. 乙酸是一种化合物
代表一个氢原子,
代表一个氧原子。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 B. 乙酸的相
对分子质量为60
C. 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
D. 乙酸分子中的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1
15. 进入高原地区,人们一般会产生高原反应,出现缺氧的现象,这里的“缺氧”是指缺少 A. 氧分子 B. 氧原子 C. 氧离子 D. 氧元素
16. 在反应2A+5B=2C+4D中,C、D的质量比为9∶44,若2.6 gA与B完全反应后,生成8.8gD。则在此反应中B与
D的质量比为
A.4∶9 B.8∶1 C.31∶44 D.10 ∶ 11
17. 化学方程式是一种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下列化学方程式与事实不符的是 ..
A. 氢气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 + O2 点燃 Fe2O3 C. 红磷燃烧:4P + 5O2点燃 2P2O5 D. 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18.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认识、分析物质是化学学科的特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3g碳与10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11g二氧化碳 B. 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显负价 C. 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电子
D. 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的原子都是金属原子 19.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 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8g B.该反应可能属于氧化反应 C.物质丙不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13∶6
20. 某氧化物A2O3中(A代表某种元素),A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7:24,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量为 A. 27 B. 78 C. 113 D. 102
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5分)宏观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请用数字和化学符号按要求填空: ......(1)2个氢原子 ; (2)3个氧分子 ;
(3)4个镁离子 ; (4)氯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
甲 18 乙 1 丙 2 2 丁 32 12 戊 10 15 X(待测) 26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氧化物 ;
2.(4分)从氧气、氢气、氮气、氧化铁、一氧化碳、碳酸钠六种物质中选择合适的物质,按要求用化学符号填空: ....(1)一种可燃的单质 ; (2)一种金属氧化物 (3)含三种元素的化合物 ;(4)碳酸钠中的阴离子
3.(5分)用乙烯利催熟的香蕉对人体有没有害?对此媒体纷纷调查报道,曾引起大家的恐慌。据资料显示:乙烯利(化学式为C2H6ClO3P)是一种植物催熟剂,它的作用主要是通过释放乙烯(化学式为C2H4),促进水果成熟,是优质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不会产生促进儿童早熟等问题,对人体无害。试回答下列问题: (1)乙烯利由 种元素组成,一个乙烯利分子中一共含有 个原子。 (2)乙烯属于 (填“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 “氧化物”中的两项) ..
(3)乙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最简整数比) .....(4)14g乙烯中含有 g碳元素
4.(4分)化学方程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之一。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镁粉用于制作烟花 (2)给水通直流电 (3)在空气中加热铜粉
(4)丁烷(C4H10)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5.(4分)2017年4月,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发射成功,并完成与天宫二号的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也正式宣告中国航天迈进“空间站时代”。中国航天工程的大发展离不开化学科学的支持。发射货运飞船由液氧和煤基航天煤油发动机作为动力源,技术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液氧在一定条件下变成氧气,下列有关该变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填写序号A、B、C、D之一)。...①物质的化学性质保持不变 ②变化过程中物质吸收能量 ③分子间的距离增大 ④由单个原子变成了分子 ⑤发生了化学变化
A. 只有①② B. 只有④ C. 只有②③ D. 只有④⑤
(2)火箭通过煤基航天煤油燃烧获得巨大能量,由此说明化学反应中 (填“一定”“不一定”之一)伴随着能量。
(3)该发动机工作时发生的反应为:CH3(CH2)nCH3+应(填“化合”“分解”“氧化”之一)。
(4)煤基航天煤油被称为无毒清洁燃料,理由是 。
6.(4分)一氧化氮在常温下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它能跟空气里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该过程的反应方程式为 ,其中属于单质的是 (写化学式),氮元素的化合价 (填“升高”、“降低”、“不变”之一),收集一氧化氮,可采用的方法是 (填“上排空气法”、“下排空气法”、“排水法”之一)。
7.(3分) 硫元素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联系密切,在战国时期,我国的炼丹家们就开始了对硫单质及含硫化合物的研
3n?7O22 (n+2)CO2+(n+3)H2O,则该反应属于 反究应用。下图是硫及其化合物的转化流程:
S A
O2 点燃 SO2 B
O2 催化剂 SO3 C
H2O H2SO4 D
(1)上述物质中,硫元素化合价为+4的物质是 (写化学式)。
(2)请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 。 (3)在O2、SO2、CO2三种气体中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气体是 (写化学式)
8.(1分)某钙片的主要成分为CaCO3,经测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70%,某病人每天服用该钙片5g,该病人每天补充钙元素的质量为 g。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8分)
1.(12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收集、物质分离的部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 ;b 。
(2)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化合、分解、氧化之一)。 不能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
(3)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固体物质的化学式为 ,可以通过F装置将其分离出来,
F装置涉及的操作名称是 ,说出图F中的一条错误 (4)氯酸钾(KClO3)固体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能较快的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在加入药品之前,检查B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6)在实验室里常用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钙固体通过加热制取少量氨气,氨气易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制取氨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序号,下同),收集氨气应选用的装置为 。 2.(6分)下图是小明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的有关实验操作示意图 (1g以下用游码)。
F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