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 分析:“生”一指脸上条纹的形状像“生”的字型,二指生活的艰辛体现在了他的脸上。 24、不能直接表现出小兄弟确实受到了“精神的虐杀”的一项是( )(2分) A、很惊惶地站了起来 B、失了色瑟缩着 C、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D、苦心孤诣地来偷做 25、找出下列对《风筝》一文分析不当的一项( )(2分)
A、鲁迅严于解剖自己,严于自省,知错必改,郑重其事,这种精神非常可贵 B、作者对故乡二月风筝季节佳境的诗一般的描绘和着意渲染,既是作者追求美的一种表现,又是小兄弟追求美的一种反映。 C、《风筝》就是一篇用充满深情的笔调,形象地再现了鲁迅严于自责和反省的品格与情怀的散文。 D、《风筝》主要运用描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主题明确,思想深刻,情词真切,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1 2 3 4 5 6 7 8 15 22
第Ⅱ卷
2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子曰:“ ,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2分)
(2)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五湾《次北固山下》)(2分) (3)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2分) (4)抒发思乡之情是我国古代诗词曲中的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其中有许多名句,请你任意写出两句:“ , 。” (2分) (5)《观书有感》中阐明哲理的句子 , 二、阅读《人类与技术环境》回答27-30题(10分)
近几十年来,人类发明了维生素、杀虫剂、电视、雷达、原子反应堆、电子计算机……这一切构成了今天高度发达的技术环境,也称为“第二自然界”,使地球上的物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大约每隔15年其数量增加一倍。在当今世界,人类正面临着自己建造的技术环境的严峻挑战。
跟技术环境的①速度相比,生物机体的②速度极其缓慢。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都认为,原始人和现代人在大脑构造上相差无几。几千年来人对语言的反应速度并无差异,基本上是平均每秒钟接受2.5个单词。然而,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每秒运算5000次③到当前的每秒钟几十亿次的大型电子计算机,还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
人的大脑能否不断适应飞速发展的技术环境呢?有的人甚至认为将来人工智能也许会完全取代自然智能。难道果真如此吗?科学界的有识之士,对于第一点的回答是肯定的,而对于第二点则持否定态度。
大脑是人类自然智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人的大脑里的神经元有140多亿个, 9 16 23 10 17 24 11 18 25 12 19 13 20 14 21 构成了地球上最完善和效率最高的自然信息系统,这是自然界美妙绝伦的创造,是人类发明的任何先进的信息技术工具或人工智能所无法超越的。
总之,尽管人类创造的技术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向它的主人提出严峻的挑战,但是,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人类永远是技术环境的主人。
27、文中①②③三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变革 发展 演变 B、 变革 演变 发展 C、 发展 变革 演变 D、 演变 变革 发展
28、本文通过 和人脑的比较,具体说明了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比自然智能快。(2分)
29、从第三段内容看,科学界的有识之士肯定的是 否定的是 。(3分) 30、下面能体现本文主旨的一项是( )(3分)
A、在当今世界上,人类正面临着自己建造的技术环境的严峻挑战。 B、大脑是人类自然智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C、人工智能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
D、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人类永远是技术环境的主人。 三、写作(50分)
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美丽,不同的视角可以看出不同的美丽。有人说小草也美丽,落叶也美丽,残月也美丽;也有人说平凡也美丽,朴素也美丽,简单也美丽;还有人说挫折也美丽,失败也美丽,苦难也美丽……请以“ 也美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在横线上填上一个词语,使标题完整;(2)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A答案
一、选择
1、.D 2、D 3、D 4、B 5、D 6、B 7、C 8、D 9、C 10、D
11、D 12、A 13、D 14、D 15、B 16、D 17、A 18、C 19、C 20、C 21、C 22、A 23、C 24、D 25、应该选D项,因为《风筝》一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和描写。在散文中,记叙和描写是两种最基本的表达方式,而抒情和议论则起到了升华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
26(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4)、如: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二、阅读
27、B 28、电子计算机29、人的大脑能不断适应飞速发展的技术环境;将来人工智能也许会完全取代自然智能。30、D
三、写作 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