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 七(下) 每周一练 第五单元第三课、综合探究五
一、单项选择
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古训,揭示的道理是 ( B ) A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规矩
B做任何事都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 C画圆而无规,会因笔走龙蛇而画不圆
D制方而无矩,会因角不正、张不直而制不出方来
2.下列规矩中不以成文规则的形式存在的是 ( C ) A法律 B校规 C风俗习惯 D交通规则
3.由国家制定的、人人都必须遵守的规则是 ( B ) A市民公约 B法律 C校规 D考试规则
4.九届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克杰被依法审判,这一事实说明 ( D ) A法律不是规则 B规则靠公民自觉遵守 C法律只对犯罪分子有效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5.下列规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A生活中处处有规则,公民的生活离不开规则 B所有的规则都是以文字的形式存在的
C规则是人人都必须遵守的,否则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D在我国人人都可以直接参与规则的制定
6.根据《政府价格决策听证办法》的规定,我们知道 ( D ) A所有车费价格都由政府制定,价格具有随意性
B不仅车费价格由政府制定,所有商品的价格都由政府制定 C我们虽没有决定权,但有参与讨论权 D这种价格的制定是国家民主的一种体现
7.近年来,国际足联不断的修改足球比赛规则,这说明 ( B ) A规则存在错误 B规则可以根据情况变化和需要而修改 C人人都必须遵守规则 D足球比赛规则是由国际足联随意改动的
8.在我国,重要的规则或法律都要由 审议通过 ( B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全国人民代表 D国务院
9.“没有规则,不成方圆”这是人们在生活中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它告诉我们 ( C ) A没有圆规和尺子是画不出方和圆的 B生活处处有规矩
C做任何事都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 D规则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10.下列有关规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C ) A规则的出现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矛盾 B规则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C规则源自生活,但规则是一成不变的
D人类社会的历程是无数旧规则被废弃、新规则产生的历程 11.“先举手,后发言”“不许打扰他人”,这些属于人们应遵守的 ( C ) A家庭生活规则 B交通规则
C学校生活规则 D厂矿规则
12.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陈希同因贪污罪、渎职罪背叛有期徒刑16年。 这一案例说明了 ( B ) A公民都平等的享受权利、平等的履行义务 B任何公民违法犯罪都平等的收到法律制裁 C任何公民都平等的收到法律保护和约束 D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13.我们要遵守学生守则,以下各项中属于制定学生守则的目的的是 ( C ) ①维护集体的利益 ②统一大家的行动 ③保证学习、生活的正常进行 ④限制、束缚学生的思想、行为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二、填空题
1.规则作为人们生活的 规范和准则 ,它存在于生活的 时时处处 ,影响着人们生活的 方方面面 。
2.在现代社会,许多规则是以 文字 的形式存在的,如校规、社区公约、法律等;社会 生活中还存在一类规则,它们往往以 约定俗成 的方式流传下来。
3.生活中的规则标明了生活的 规范 ,建立了生活的 秩序 ,提高了生活的 效率 。 4. 尊崇法律 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公平和公正的殿堂是 法庭 。 三、问答题
1.在下列情境中,请说一说你的想法、做法及相应的理由。 (1)上学快迟到了的“我”,急匆匆的赶到十字路口,却遇到了红灯,这时“我”会: 停下来,等绿灯亮了再走。 理由: 遵守交通规则,是与他人共享道路,也是珍惜自己与他人生命健康权的表现。 (2)“我”是一个集邮迷,有一天“我”在传达室发现一封信上有“我”梦寐以求的一 枚邮票,此时,“我”会:
与同学协商,邮票再好,也不是“我”的。
(3)下午放学后,肚子饿得难受,走进食堂一看,只见买饭的人黑压压的一片,队伍仍在不断的延伸,而“我”的好朋友已经快排到窗口了。此时,“我”会: 默默地排在队尾。 理由: 排队买饭,不插队是讲文明的表现。 2.我们都可以试试。
(1)在当地的众多社会问题中,你最关心的是什么社会问题? (2)请制定出自己行使监督权的行动计划。
按“ 实地调查 →分析、研究→提出 建议 → 撰写报告 →合理反映”的程序进行。 (3)我们在搞社会调查时,最关键的一步是什么?为什么? 分析论证、归纳整理 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理由:对调查中获取的资料(第一手资料、第二手资料)加以 去伪存真 、 去粗取精 , 这样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和合理的建议。
(4)要写一份完整的调查报告,除了要做以上的尝试之外,还要注意写的格式。你认为一份完整的调查报告应该具备哪些内容?
有调查时间、地点、方法,调查 结果 ,分析与讨论,建议与 设想 、 小结 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