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9 17:30:3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了你?下面我们继续走进课文。 二、文本探究

1.第2段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请举一例分析。

“几百万个月”和“一个月”形成对比;“精疲力竭”和“夜不成眠”形成对比;设想“欢呼着冲向那里”与到达后的“失去希望”“冷漠”形成对比;阿蒙森等人“耀武扬威”“扬扬得意”与斯科特等人的沮丧形成对比;斯科特作为悲哀的失败者与作为坦然的见证者形成对比。

这些对比,突出了斯科特及其伙伴们的失望、沮丧、悲哀、无奈之情,也突出了他们的坚强与诚实。

2.第2段中引用斯科特的日记有什么作用?

表现了斯科特没有战胜阿蒙森的极度失望、无奈、痛苦,甚至是愤激的感情,给人以真实感,令人信服。

3.第5段指出这段文字运用的描写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心理描写。说明了失去精神动力的探险者们,在失望心理的作用下,觉得归途异常漫长而危险。

4.第6段中威尔逊博士的所作所为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

表现了他冒死进行科学观察和科学研究的无畏精神,以及把科学研究看得重于生命的英雄气概和执着精神。

5.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作者在这里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在这里,作者站在斯科特的角度,表达了角逐失败后的一种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但事实上作者本人并不这么认为,理由是,作者为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作传,本身就说明作者不

5 / 7

同意“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的观点。

6.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国旗怎么会“耀武扬威”“洋洋得意”?这里表现出斯科特内心什么样的复杂感情?)

作者在这里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的是斯科特和伙伴的心情。此时,在痛苦万分的斯科特眼中,风中飘扬的挪威国旗就是他的对手,胜利者阿蒙森似乎站在那里耀武扬威、洋洋得意。这真是“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

7.怎样理解埃文斯发疯后斯科特的内心活动?

斯科特此时的心理活动说明:在生存面前,一切都显得那么苍白,在离死神咫尺之遥的地方,求生的愿望又是多么强烈,然而多年的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情谊又使他们无法做出残忍的抉择。作者将取和舍的关系表达得十分透彻,他们除了承受巨大的生理痛苦之外,还要面对巨大的精神压力。

8.第9段中,探险队员们为什么“惊慌到了极点”?

因为天气越来越恶劣,大家的身体也越来越虚弱,给养也越来越匮乏,尤其是能带给他们必需的热量的燃料越来越少。这预示着他们将很难走出这片荒凉的区域,所以探险队员行“惊慌到了极点”。

9.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完成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为他人业绩作证的任务?)

英国人普遍讲求绅士风度,主张诚实、守信,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这种文化传统熏陶下的斯科特,不能不接受这项为他人的业绩作证的任务。正因为他的这一行为,其人格才显得无比的高尚,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10.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

6 / 7

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联系上下文看,“内心中的海市蜃楼”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联系上下文看,“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斯科特在离开世界前心中回忆的美好的往事和他对遥远祖国、亲人和朋友的怀想,它们与现实的严酷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海市蜃楼是美好的,却是根本无法实现的。这样写更加突出了悲剧效果,给人心灵的冲击。

11.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这话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斯科特崇高的赞誉,意思是斯科特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他的肉体倒下了,但是他的心灵经受了考验,变得无比的崇高。有价值的、美的毁灭当然是伟大的悲剧。这话在全文中可作为主旨句,起点题的作用。

教学反思:

科特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替自己的对手完成了一个证明。他虽然失败了,但失败的过程中却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诚实、勇敢。这道理很简单,但要让学生的心灵与久远的事情所蕴涵的精神品质获得意义上的联结、共鸣,似乎是一个难点。然而我抓住了学生与文本的契合点,那就是朗读。朗读中体验、感悟文本的感情基调。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断地朗读,能品味、体验到语言的魅力以及情感的细腻、含蓄。朗读使学生感受到了那种悲壮的情感,形成了一种内心思想的共鸣。朗读使语文教学回归到了语言学习的本位,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

7 / 7

搜索更多关于: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 的文档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ee9n1qcno8n6j4879hw6x2111f27v00bfm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