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大家生活在一起
教学目标:
使学生认识公共秩序和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懂得遵守公共秩序是维持正常社会的基本条件,是社会文明的具体体现。
激发共同建立良好社会秩序的愿望和积极性,培养学生以集体利益为重,共同建立良好社会秩序的自觉性。
懂得在公共场所要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做一个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教学过程: 一、课前体验
警卫员为什么想和任老从小门进公园?说明了什么? 任弼时为什么不肯从小门进公园?说明了什么?
二、课中深悟
1、创设情景 引入规则
讲伟人、名人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故事。 听了他们的故事,我们有什么收获
2、再现生活 体验规则
在生活中的许多“细绳”面前,我们将如何面对? 寻找身边的“细绳” 观察教科书中的图 思考:这三幅图中的“细绳”指什么?把你收集的公共秩序记录下来,贴在班上的宣传栏中。 交流: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细绳”吗? 社会调查活动
明确调查内容:去附近的广场、路口、集市看看哪里秩序好,哪里秩序不好。
3、拓展提升 内化规则
分组选择不同的调查路线和地点,并提醒学生要做好记录。 在调查活动中要注意遵守公共秩序,讲文明、懂礼貌。 注意安全。
开展调查活动。
讨论:对于维护公共秩序,讲文明、懂礼貌。
三、课后践行
回家问问爸爸、妈妈,他们是怎样看待公共秩序的,并把所学的道理和他们共同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做一些倡议人们遵守公共秩序的宣传,号召大家都来遵守公共秩序。
《文明从我做起》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指导学生在社会活动中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行为表现,增强社会公德意识,做个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在社会活动中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行为表现,增强社会公德意识,做个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教学过程 一、课前体验
1、在公共场合开展体验活动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2、分小组课开展体验活动。
二、课中深悟
1、创设情景 引入规则
通过小组体验,都有哪些意外的收获? 分组汇报内容和形式。
2、再现生活 体验规则
在实际生活中,你是怎么做的? 班级汇报,全班评价。
3、拓展提升 内化规则
根据班级汇报,进行评选活动。 评选“文明使者”。
三、课后践行
1、总结“文明使者”的经验。
2、选取不同类型的学生作品刊登出来,并组织学生学习,交流,谈谈自己的体会。
12、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道注意公共安全是有公德的具体表现,认识到公共安全与每个人的生活息 息相关。
(2)知道公共安全的重要性,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懂得珍爱生命。
(3)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在平时生活中能注意公共安全,不做危及公共安全的事。 (4)能主动对身边不安全的行为进行制止,并积极宣传安全知识。 2、能力与方法:
(1)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思想品德课的实践性。 (2)通过小组合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知识:
(1)认识有关安全标志。
(2)理解“不怕一万 就怕万一”的意思,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3)设计安全用语,懂得如何注意公共安全。
教学重点:
2、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懂得如何注意公共安全。 教学难点:
树立安全防范意识,懂得如何注意公共安全。 1、认识到注意公共安全是有公德的表现,知道公共安全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播报事故,体会公共安全的重要性。
1、播报事故,初步感受安全的重要性。
师:请同学们观看一组小学生安全事故播报:(出示课件) (
2、看着这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据,你想说些什么?
3、讨论:在生活中,你还见过或听过像这样忽视公共安全的现象吗?
师小结:的确是这样,一时疏忽容易给我们带来痛苦,只有每时每刻注意安全,才能创造幸福,看来,麻痹大意可真要不得呀。俗话说得好:“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板书课题: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二、遵守公共秩序,注意公共安全。
1、 师:同学们刚才说的那些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也都是两个字“大意”。我们的生活中正是因为,许多当事人太大意,不注意安全,才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酿成了一幕幕惨剧。据2000年有关部门的统计,全国平均每天有40多名小学生死于安全事故,我们每天
都要失去将近一个班的孩子,40多条花一般的生命从我们眼前消失。
同学们,既然安全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那我们如何为你、为我、为他,为我们大家铸就一道安全保护屏障呢?请同学们翻开书,看61页,小组讨论交流。
2、我们有哪些危险的行为举动会伤害别人? 生1:在马路上扔石块。 生2:在公路上打羽毛球。
生3:在楼道里、楼梯上追逐打闹。 生4:上公交车推搡抢座。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互相启发,打开了思路,我们联系生活实际,发现了这么多可能伤害他人的行为。这些妨碍公共安全的事情我们以后可千万不要去做啊!遵守公共秩序才能避免事故,要记住:我们不能伤害他人! (出示课件) (板书:遵守公共秩序)
三、认识安全标志,爱护公用设施。 1、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公共秩序是为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须遵守的秩序,公共秩序就好比火车的铁轨,火车离开铁轨就会颠覆,如果不遵守公共秩序,受害的将是我们每个人。
我们要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注意不能伤害他人,我们还要防止自己被伤害。 (课件出示:我们要防止自己被伤害)
你认为有哪些地方或哪些活动,存在安全隐患,我们容易被伤害呢? 生1:坐在楼梯扶手上往下滑
生2:从教室窗子里往外探身 生3:攀爬校园栏杆
2、我们既然知道了,就一定要提高安全意识,所以我们首先管好自己,不要到有安全隐患的地方活动。如果看见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向有关部门反映,提建议)
3、 孩子们,请记住生命只有一次,安全与我们息息相关。只有我们注意公共安全,才能使我们的生活得到保证。为了提醒我们注意安全,生活中这些无声的朋友们出了不少力,你们认识他们吗?(出示安全标志)
请同们说一说,你在哪儿见过这些安全警示标志,他们有什么作用呢?
师总结方法:你们可真是有心人,任何学习都要从留心观察开始。我们学习《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还应注重课下实践活动。请同学们课下继续搜集安全警示标志,并张贴在班上的墙报上,让我们熟识这些安全警示标志,多多了解相关知识。
3、讨论:仅有了这些安全标志,认识了这些安全标志,就能保证安全吗?
师小结:我们在公共场所,见到的这些安全标志,都属于公共设施。我们一定要爱护公用设施,因为一旦破坏或移动安全标志,就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板书:爱护公用设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