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语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天上的明星显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B.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C.当它驶过顶空的子午线,便缓缓地扯下了帆。 D.当它卸下批闪烁的白银,又驰向另一个港湾。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下落不明) ..B.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小伙伴) ..C.三妹很不高兴地咕噜着道(咕哝) ..
D.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形容事物不清晰) ....3.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大火和消防隐患都得到了有效控制。
B.这一航线的开辟,意味着从我市到西安的航行时间比原来缩短了一倍。 C.春天的江城是个旅游的好季节。
D.经过昨夜的一场大雨,刚刚遭受沙尘暴袭击的西北地区空气清新了许多。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是一部回忆性散文集,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作者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B.《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C.孙犁的《白洋淀纪事》中的《荷花淀》《芦花荡》两篇小说以白洋淀为背景,讲述了冀中人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写出了中华民族的正气和抗日军民坚毅不屈的精神。
D.《湘行散记》是我国著名作家沈从文的一部散文集,是他构建的“文学湘西”世界的一块重要拼图。 5.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给予 严厉 水波粼粼 不茅之地 B.奥秘 冷洌 人声鼎沸 淅淅沥沥 C.干燥 荫蔽 不求甚解 杳无音信 D.殉职 诀别 喜出忘外 鞠躬尽瘁 二、名句名篇默写 6.根据提示默写。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4)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6)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朱自清《春》)
(7)语文课上,大家以“水”字开始了飞花令比赛,要求每人写出一句带“水”的古诗。 A同学:水何澹澹。 B同学:_________________ C同学:_________________
D同学:山重水复疑无路 三、诗歌鉴赏
7.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前两句。
2)请说一说这首诗所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四、综合性学习
8.阅读下面的材料,试着为刘星宇同学写一段颁奖词。(100字之内)
把车停在地下停车场,购物回来怎么也找不到车的崩溃体验,很多人都经历过。可是现在,这一难题竟被一名高中生给解决了!2017年4月14日,云南大学附属中学星耀校区高二男生刘星宇发明了一种基于Wi-Fi的智能泊车及找回系统,并申请了国家专利!在2017年4月初举办的第32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这项发明荣获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一等奖。刘星宇从小就喜欢动手,家里除了电视机太大,各种玩具、微波炉、电饭锅等电器都被他拆了。上学后,刘星宇喜欢上了看科学类书刊,比如做小充电灯、小风扇、无线门铃等都不在话下。刘星宇思维活跃、学以致用,被同学们赞为班上正能量的代表。 五、文言文阅读
9. (甲)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狼》)
(乙) 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①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②中空。嘐嘐聱聱③,声在橐中。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
……若有告余者曰:“……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④:此不一之患也。言出于汝,而忘之耶?”…… (选自苏轼《黠鼠赋》)
[注] ①拊(fǔ):拍。②橐(tuó):袋子。③嘐(jiāo)嘐聱(áo)聱:象声词,形容鼠咬物的声音。④虿(chài):蝎子一类的毒虫。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其一犬坐于前 .(2)橐坚而不可穴也 .
(3)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4)不能无变色于蜂虿 .2)翻译下面的语句。
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3)两文都写人与动物的“较量”,但有着截然不同的结局,其原因分别是什么? 4)两文均“叙事”而“达意”,但体裁和表现侧重点不同,试作简要说明。 10.填空。
(1)《狼》的作者_________,____朝著名文学家,本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______________》。 (2)《聊斋志异》中的“聊斋”是作者的______名,“志异”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__________)→ 惧狼 → (__________)→ (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生命中的那簇野菊花
①成长本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历经岁月的不断锤炼打磨,才能由幼稚走向成熟,由怯懦走向勇敢。 ②我是母亲的第四个孩子,出世没几天,便被送进医院。医生告知,孩子心脏发育不好,有肺炎、先天性气管炎,很难养活。而我的父母亲,始终不肯放弃我,一天天地打针吃药,细心地照管,使我终于幸存下来。
③我所能记起的是五六岁前后的事情。当别的孩子在村里像兔子一样欢快追逐时,我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当一群孩子相约戏水时,我被关在家里;当小伙伴们爬树、捉知了时,我只能远远地看着。我常搬着小凳子,坐在家门口,看他们跳皮筋、打沙包,时常心生悲哀,我甚至一点儿也不喜欢自己。 ④深秋的一天,我睡得迷迷糊糊的,感到嘴里干渴,嚷着要喝水。父亲过来习惯地摸我的额头:“这么烫,又发烧了。”他迅速地给我穿戴好,叮嘱了母亲几句,就去推自行车,领我去镇上的医院。当我坐在父亲自行车的后座的时候,才知道,此刻天刚蒙蒙亮,路上几乎没有人。深秋的早晨寒气袭人,父亲飞快地骑着自行车,我则昏昏沉沉地靠在他的背上。镇医院离家并不远,很快就到了,听诊、化验、取药、打针……这一系列过程,小小的我已是非常熟悉了……出了医院已是9点多了,小镇上早已热闹起来,父亲带着我往家赶。晴朗的天气,阳光是金色的,照在一张张兴奋的脸上,我无力地靠在父亲的背上,什么也不想说,也不想看,我只觉得自己与这充满活力的景象格格不入,我像是被快乐遗弃的孩子,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长大。我无声地哭泣着,泪水将父亲的外套弄湿了一大片。他感到了什么,车子骑到前面一个转弯处忽然改变了方向,父亲对我说:“咱们抄小路能近点。”我从来不知道这条小路也能通向村子。说是一条小路,其实是灌溉渠的渠岸,这条水渠很深,也很宽,渠岸大约一米宽,并不是很平坦。我坐在后座上,觉得有点紧张,便坐直了身子,也没有了一丝困意。
⑤我的眼前忽然一亮,就在前方渠边斜坡上竟然有一大片一大片白色的花,在阳光的照耀下,开得那样鲜艳,那样精神。“爸爸,那是什么花?你放我下来吧。”我从自行车上跳了下来。父亲说:“这是白菊花,像是野生的。”我蹲在路边兴奋地看着这些花,一丛丛,一簇簇,紧密地挨着,矮矮的,却精神抖擞,一些小虫在上面跳跃飞舞,花朵不大,可开得那样灿烂,没有一丝倦息之意。我已无法准确地描绘那个时刻小小的我的心境,我只记得那一刻有一幅画面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清凉的风,湛蓝的天,金闪闪的阳光,加上一大片白色的野菊花明艳美丽,清香袭人,一个瘦弱的小女孩看得痴迷,看得绽放了久违的笑颜。而就在那一刻,她坚定地告诉自己,她要生长得像这花一样美丽……
⑥那一天回家后,我破天荒头一回吃药没有让父母催促,那一大碗药,我第一次面无惧色,一饮而尽。只有我知道,我饮下去的是希望,是力量,是渴望生命如花绽放的动力,那一刻,一个六岁的小女孩觉得自己长大了。
⑦多年以后,我终于摆脱了疾病,健康地长大,并没有留下一丝疾病侵扰的痕迹。如果说生命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那么在我生命的这幅画卷中,那路边的野菊花就该是神来之笔吧! (有删改)
6)作者为什么以“我生命中的那簇野菊花”为题目?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回答。 7)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8)作者为什么在文章的前几段花去大量笔墨叙写“我”常年生病的情况? 9)从修辞方法运用的角度,简要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2.(题文)那年的欢喜
郑彦英
应该是1966年,我上高小,暑假的时候,咸阳北塬上的马庄逢集,母亲给了我两毛钱,叫我带三个弟弟到集上逛逛,顺便买一斤盐。
一到集上,小弟弟兴奋地指着吃食摊子嚷嚷:“油糕,麻糖,还有馄饨。哥,妈不是给你钱了么!” 我一声喝住了:“还要买盐呢!一斤盐两毛钱,能吃半年。一碗馄饨两毛钱,一吧嗒嘴就没了!”小弟弟没敢再吭声,二弟和三弟见我瞪眼,也都噤了声。
二弟和三弟都看着我,其实我也被炒凉粉那特别的香味馋得直咽口水,但我还是去拉小弟弟:“走,买盐去。”
小弟弟不走,死犟着坐在凉粉摊子前,我把他提起来,他又坐下去,如一摊泥。油在鏊子里发出吱啦吱啦的声音,拱得我肚子里的馋虫乱爬。
我不再吭气,心里盘算着,吃一盘凉粉,就要少称二两半的盐!于是我吼:“走,不走不要你了!”但是小弟弟铁了心,我吓不倒他,他硬着头死坐着,不看我。
我实在没法了,捏着口袋里的两毛钱,转过身,背对着三个弟弟和凉粉摊子。但是,炒凉粉师傅的每一个动作,我都听得清清楚楚,特别是炒到最后,铲锅底那一层黄灿灿的凉粉锅巴的时候,师傅有意铲得浅,铲得慢,一下一下地,引诱着一街的人。
凉粉铲到盘子里了,筷子重重地放到矮桌上,随后,放凉粉盘子的咯噔声响在小弟弟的面前。 二弟拽拽我的衣服,小声地说:“哥!”三弟见我不吭声,走到我面前,怯怯地看着我。我低下头,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这时候小弟弟说话了:“哥,闻着把人香死咧,我只吃一口,剩下的你们三个吃。”
小弟弟这一句话感动了我几十年。当我转过身来的时候,看见小弟弟眼巴巴地看着我,我软软地说了一句:“吃吧。”他立即笑了,拿起筷子,却只夹了小小一点,放到嘴里,没敢嚼,似乎在等着凉粉化在嘴里,等到咽的时候,声音却很大,我知道那是和着口水咽下去的。
小弟弟站起来,把筷子递给我,真诚地说:“哥,好吃得不得了,里头还有豆瓣酱呢!”我说:“我不爱吃凉粉,你三个吃。”说着把筷子递给二弟。
二弟和三弟推让着,一人吃了一口,又让我吃,我自然还是推。小弟弟夹起一筷子炒凉粉送到我嘴前面,那棕红的酱色,那飘忽的白色蒸气,顿时攻破了我的所有防线。
我怎么也没有想到,三个弟弟吃了两堆,剩下一堆,让我吃,我问是谁没吃,二弟说是小弟弟没吃,留给我。
我没有再说话,其实也就小小三块,我吃了一块,夹起两块,一下子喂到小弟弟嘴里。
回到家里,母亲见我们弟兄四个满面红光,就招呼我们吃饭。我把盐袋放到盐罐子上,母亲掂了一下,笑着说:“吃饭。”
从这二人开始的几个月里,我总觉得饭茶的味道淡了,少放了盐。我悄悄地问几个弟弟,他们也说感觉出来了,不敢问。
多年以后,我问母亲那天掂出盐的重量没,母亲笑着说:“咋能掂不出来?!”
我又问:“你知道我们把钱花在啥地方了?”母亲笑笑说:“五分钱买了四个娃的欢喜,还有比这便宜的事么!”
(《阅读》2016年第9期)
1)(小题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小题2)品析下列句子在表达上的妙处。
他立即笑了,拿起筷子,却只夹了小小一点,放到嘴里,没敢嚼,似乎在等着凉粉化在嘴里,等到咽的时候,声音却很大……
3)(小题3)你觉得文中最感动人心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 4)(小题4)文中小弟这个人物形象非常鲜活,请你简要进行分析。 5)(小题5)有人说,文中的几个小孩子太馋了,太不懂事了,你认为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