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与合
课后反思: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5课时 加法(1)
【教学内容】
教材第24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
2、通过实践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
认识加号、等号、会读写加法算式
【教学难点】
知道加法的意义。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数字卡片 学生准备:5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引导学生从1数到5,再从5倒数到1。
2、出示数字卡片,读数(开火车读、个人读、小组读等形式)。 3、按顺序填数: 1( )3( )5。 4、抢答:看卡片说数,复习数的组成。
二、新知探索
1、 数学王国到了,智慧爷爷给我们准备了礼物呢!你们看,是什么呀?(气球)智慧爷爷一共送来了几个气球?
你是怎么知道的? (看图数出来的)(算出来的)
你能用算式来表示你的想法,真不错。请问:在这个算式里, 3、1、4分别表
示什么意思?说得真好!这个符号叫什么呢?(加号) 对了,加号,这就是我们要认识的新朋友。----“+”像什么呀?
它表示合起来的意思。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气球就是把3个红气球和1个黄气球合起来,用加法计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加法”(板书课题) 指“=”你们认识吗?他表示同样多。列式为:3+1=4 谁来读一读这个算式?板书:3加1等于4(齐读) 你还能用不同的算式来表示吗?1+3=4 算式中1、3、4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其实,这两个算式的意思是一样的,只是交换了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 2、小朋友真棒!瞧:小精灵也给我们送礼物来了。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接着出现两个小精灵的图片,你又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想好了,请小朋友把你的加法算式写下来算一算。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你算的是什么?算式中的每一个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请生上台板演:1+2=3 2+1=3 算式中的2、1、3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对了,像这样把红纸鹤和蓝纸鹤合起来,我们用加法计算。还有不同的想法吗?一个小精灵加2个小精灵是3个小精灵。你讲的非常好,我们观察的角度不同,算式所表示的意思也就不一样。 3、举生活中的事例。
三、练习应用
完成第24页做一做
四、反思总结
通过情景体验和参与过程,让学生在反复的说和表示“合并”的经历中,体会加法的含义。
板书设计:
加法
课后反思: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6课时 加法(2)
【教学内容】
教材第25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会读加法算式,弄懂计算过程,理清思路。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团结友爱、学会倾听别人说话,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交流算法过程,会用数的组成方法口算。
【教学难点】
利用数的分解组成,正确地计算5以内的加法。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小圆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拍手接力游戏。2、看图说图意并列式计算。3、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
二、新知探索
1、出示主题图
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到美丽的大森林里看看,请仔细观察,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和组内小伙伴说一说。 △交流汇报:生1:有4只小鸟在吃小米,又飞来1只,一共有5只小鸟吃小米…… 生2:我看到在大森林里有4只小鸟,又飞来1只,合在一起就是5只,列式就是:4+1=5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1=5 2、合作交流,探究发现 (1)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师:“4加1等于5,你是怎样算出的?可以利用学具摆一摆,也可以想一想,说一说。
(2)小组交流,探讨多种算法。(师参与讨论。) (3)全班交流,代表汇报。 生1:我是看图1、2、3、4、5数出来的。(数数法。) (根据回答贴图板书)
生2:我先数4只,接着再数1只,就是5只。(接着数。) 生3:我可以心算。
生4:我会数指头或小棒来算。
生5:先有4只小鸟,又飞来5只小鸟,4和1就组成5, 所以4+1=5
三、练习应用
第25页的“做一做”第1、2题。
四、反思总结
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水平积极主动地进行计算,同时也提示老师要尊重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教学中,开始时应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计算,随着
教学的进行慢慢可以引导学生按照数的组成进行计算。
板书设计:
加法
课后反思: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7课时 减法(1)
【教学内容】
教材第26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减法的意义,认识“-”号,会读减法算式。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团结友爱、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减法的意义,正确读减法算式。
【教学难点】
利用数的分解组成,正确地计算5以内的减法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小圆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每个小朋友拿出圆纸片摆一摆,说数的组成。
2、复习加法,学生拿出铅笔,左手2支,右手1支,合起来是几支?用算式表示。
3、过渡:逆向思维:教师做动作,学生用自己的话一说,把3支铅笔拿走2支,还剩下1支,可以用什么数学知识表示?(教师按照学生回答,伺机板书:减法)
二、新知探索
1、引导观察,感知减法的含义 通过电反复演示,让学生认真观察
同桌之间互相说交流说图意,然后全班交流。
(桌子上放着3只纸鹤,有一个小朋友拿走了一只)
师:像这样,从3只里面去掉一只也就是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或减掉一部分,要用减法计算。
板书:—……减号 2、学习减法算式
问:3只纸鹤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3 拿走了一只,是从几只里面拿走的? 拿走一只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1
像这样拿走了、去掉了、或者是吃了、坏了、死了等都要用减法计算。 板书:3-1=
问:3-1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还有没有不同的想法?请你说一说。 3、发散联想
教师引导启发,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其他能用3-1表示的事物来。 三、巩固发展,学会学习。
1、电脑演示第25页的第2幅图和第26页上面的一幅图,分别让学生认真观察 (1)请多个同学说图意 (2)根据图意列算式 2、先画一画,再说算式(第25页最下面的做一做) A:教师先分步骤讲解第1幅图
(1)先画三朵花,问学生:这是几朵花,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板书:3 (2)再用虚线圈2朵花,问:谁知道是什么意思?请你猜一猜。
(3)用虚线圈表示去掉的意思。那么,去掉了要用什么方法计算? 板书:— (4)去掉的2朵是从几朵里面去掉的?去掉的2朵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2
(5)谁能够根据图意列出算式。 板书:3—2=1
B:你们能够根据刚才所讲的,把后面的2幅图的图意说一说,并列出算式吗?试一试。(4人小组合作完成) (1)指名说图意
(2)指名说算式,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三、练习应用
学生独立完成第26页的“做一做”,然后集体进行评价。
四、反思总结
教学中,开始时应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计算,随着教学的进行慢慢可以引导学生按照数的组成进行计算。
板书设计:
减法
课后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