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国内能源的有关数据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5 1:46:4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一 发布日期:2005-5-8 10:33:46

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不会改变,与世界大多数国家相比,中国能源资源特点是煤炭资源丰富,而石油、天然气相对贫乏。最新资料表明,中国煤炭探明储量为1145亿t,储采比为93,按同等发热量计算,相当于目前已探明石油和天然气储量总和的17倍。石油探明储量为38亿t,占我国化石能源探明储量的5.6%,储采比为24。天然气探明可采储量为1.37万亿m3,占化石能源探明储量的2%,储采比为56。由此可见,煤炭是中国未来的主要可依赖能源。此外,从经济上看,煤炭也是最廉价的能源。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又是能源消费大国,经济实力和能源供应都要求我国的能源消费必须立足于国内的能源供应,这就决定我国的能源结构必须是以煤为主体。据预测,到2050年,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仍将占50%左右。

煤炭大量使用,引发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中国SO2排放量居世界第一,酸雨覆盖面已超过国土面积的30%,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排放量的13%,列世界第二,而其中燃煤造成的SO2 、CO2和氢氧化物排放量分别约占全国总量的85%、85%和60%。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解决燃煤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已近在眉睫。

二 2006-2-27发改委已考滤广东湛江、茂名、汕头建石油储备设施 中国已在大连、黄岛、镇海、舟山开始建设石油战略储备基地,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已考察广东的湛江、茂名、汕头的石油储备设施,并积

极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储备石油。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陈善如,上周四在省第十届人大第四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后,回答媒体询问时透露,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已考察过湛江、茂名、汕头三地的石油储备设施,但未最后决定华南地区的石油储备基地。

三 中国石油集团注册总资本1149亿元,现有总资产9137亿元,在中国境内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广大地区拥有13个大型特大型油气田企业、16个大型特大型炼油化工企业、19个石油销售企业和一大批石油石化科研院所和石油施工作业、技术服务、机械制造企业,在中东、北非、中亚、俄罗斯、南美等地区拥有近30个油气勘探开发和生产建设项目 。2004年国内生产原油11176.1万吨,生产天然气286.6亿立方米,加工原油11077.5万吨;同时在海外获取权益原油产量1642.3万吨、天然气产量25.9亿立方米。全年实现销售收入5707亿元,实现利润1289亿元,实现利润在国内企业中位居榜首。

四 发布日期:2005-7-4

29日公布的《BP世界能源统计2005》显示,2004年世界煤炭消费增长了6.3%,核能消费增长了4.4%,水力发电增长了5%。 据介绍,2004年世界煤炭消费增长了6.3%。全球的煤炭消费虽然有所增长,但低于2003年的增长水平。煤炭消费在欧洲略有下降,在北美则与以往持平,原因是高于以往的煤炭价格打击了人们从天然气转用煤炭的积极性。但其它地方的增长仍然强劲,亚太地区的增长尤其

突出,达到7.4%。 在经历了2003年罕有下降后,世界范围内核能的消费在2004年增长了4.4%,增长的50%来自日本,因为日本恢复了核电站的运转。美国核能的产出在2004年也有所复苏。 全球水力发电在2003年处于停滞状态,但在2004年增长了5%。由于新建水电站的投产,中国水力发电的增长特别强劲,增幅达16.6%;而在从旱灾中复苏的欧洲和欧亚大陆,水力发电增长了5.7%。 《BP世界能源统计2005》是由BP(英国石油)与发改委能源局以及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联合发布的。

《BP世界能源统计2005》的数据表明,以目前的开采速度计算,全球石油储量可供生产40多年,天然气和煤炭则分别可以供应67年和164年

《BP世界能源统计2005》显示:2004年是全球能源市场持续高增长的第二个年头,在蓬勃发展的世界经济的推动下,全球一次性能源的消费实现了自1984年以来最为强劲的增长。2004年,所有燃料消费的增长都超过了过去十年的平均增长率,强劲的能源消费推动了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炭的价格上涨至历史新高。 2004年,石油的平均价格达到了38美元/桶(布伦特价格),比2003年度的价格高出近10美元,油价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于需求的增长,特别是亚洲的需求增长更为强劲,其中,中国的石油消费量增幅达90万桶/日,而且这些增量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来

满足。在全球范围内,由于经济增长达到15年来的最高水平,石油需求增幅达到250万桶/日。

需求的激增降低了备用产能的水平。备用产能从2003年的300万桶/日降至2004年年中的100万桶/日。备用产能的紧缺,加上对于中东持续冲突以及世界上许多其他产油国不稳定局势的忧虑,导致价格攀升,而且,上涨的势头在2004年底后仍在继续。

石油需求的增长使国际炼油体系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导致了重油、高硫原油价格的大幅折价,天然气与煤的消费量分别增长了3.3%和6.3%。

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达到9.5%,推动国内能源需求总量比上一年增长了15.1%,作为全球能源市场日趋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能源消费目前已经占世界总量的13.6% 使得世界越来越将能源的话题聚焦在中国和亚太地区。

对于目前国际上的能源紧张局面,BP集团首席执行官约翰·布朗勋爵说:“尽管如此,市场仍在高效运转,实际的供应短缺并没有出现,新的石油产能相继在俄罗斯、西非与部分石油输出国组织国家投产,这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最近5年中在勘探、开发与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资增长。更多新的供应将在本年度如期投产,无

论是国有还是私营,石油工业界通过携手合作再一次显示了其能够满足世界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的能力。”

虽然目前国际能源形势依然紧张,但《BP世界能源统计2005》的数据表明,世界并未面临油气资源或者储量的短缺,已经探明的能源储量仍然可以满足世界近期的总体需求。以目前的开采速度计算,全球石油储量可供生产40多年,天然气和煤炭则分别可以供应67年和164年。 五 2004年能耗情况

2004年全世界能源消费量为102亿吨标准油,主要能源品

种为:煤炭55亿吨、石油38亿吨、天然气2.7万亿立方米、发电量17万亿千瓦时。2004年世界人均能源消费量为1.6吨标准油。

2004年我国能源消费量为13.86亿吨标准油,约占世界消费总量的13.5%。主要能源品种为:煤炭18.7亿吨,比上年增长14.4% 、石油2.9亿吨,比上年增长14.4%.其中进口1.2亿吨、天然气415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4.4%.

六 、发电量2.1万亿千瓦时。2004年我国人均能源消费量为1.07吨标准油。由此可见,我国能源消费与全球相比,总量大、人均少。

事实上,我国能源储量并不容乐观。来自发展改革委能源局的数

搜索更多关于: 国内能源的有关数据  的文档
国内能源的有关数据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enmr3i0q283uyx9681999g5n13tgu00uoj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