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考现代文阅读核心能力的培养
禄丰县勤丰中学;李丽波
在中考现代文阅读复习中,有的教师追求做题的数量,就题讲题,侧重问题的答案,缺少阅读规律的总结,具体方法的指导,知识的系统归纳,这种复习的结果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在研究中考现代文阅读试题特点的基础上,我们应该讲究复习的策略,优化复习思路,找准复习的着力点。语文新课标对阅读考查的内容有以下陈述,“具体考查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这些内容的实质是突出考查学生阅读的几种核心能力:整体感知能力,信息筛选和概括能力,理解分析能力,鉴赏评价能力。下面就谈谈在中考现代文复习中怎样培养学生阅读的核心能力。
一、整体感知能力
新课程特别重视现代文阅读中对整体感知能力的培养。所谓整体感知,就是在通读文本的基础上,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和了解。整体感知能力的考查主要体现在把握文章(文段)的主要内容,领会文章的主旨(观点),感受作者的感情倾向,把握文章的思路结构,理解文章的写作方法等。然而,有的学生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文章匆匆忙忙,大略浏览,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凭主观感觉肢解文章,造成对文本的误读。所以,整体感知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读”,阅读是对信息的吸收、处理和运用,它的一切基础都必须来源于文本,都必须根植于文本;另外,“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要关注文章的整体,不能孤立地理
1
解它的字词句段。因此,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时,首先要具有文本意识,回答问题一定要从文本传递的信息出发,要深入文本仔细推敲,认真揣摩;其次,学生要形成有效的阅读思路,即注重整体把握,锁定问题指向,确定答题区域,捕捉答案要点,纵观全文验证。
只有从整体上把握了阅读材料,才能有助于对文章局部的字词句、层次关系、表现方法的理解,使局部的理解不偏离全文表达的内容,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思维方式,从而更全面、准确地解答问题。
感受作者的感情倾向,领会文章的主旨,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抒情、议论句,它们往往传达了作者的感情。尤其是开头结尾的抒情议论句,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如果文章的主旨比较含蓄,就要引导学生从主要事件中去分析。
现代文阅读有很多涉及写作方法的试题,教师在教材的阅读教学中一般已讲授过,在复习阶段应做归类、总结。如表现手法,铺垫、对比等;如谋篇布局的技巧,过渡、前后呼应等。复习时总结这些写作方法可以让学生更系统、更清晰地掌握知识。对学生没有掌握的知识点,教师要在阅读训练中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出一些相关题目,让学生不断地巩固。
总之,对学生整体感知能力的培养,要强调阅读时有整体意识,善于从宏观上把握文章内容、结构、情感、写法。
二、信息筛选和概括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评价中提出:评价浏览能力,重在考查学
2
生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文章是信息的载体,阅读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信息。因此,从文章中筛选并提取信息,是现代文阅读一项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在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时,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认真读题干,明确问题的指向,再由此确定筛选提取的内容及展开筛选提取的范围,才能有针对性地答题。如有的题干要求从整体上把握,有的只要求从局部探究,有的题干要求从内容上理解,有的要求从写法上分析,等等。另外,要善于从题干中找出考查的关键信息,特别关注题干中的限定性词语及隐含意义,这些关键信息,即是答题的关键点。明确了问题的指向后,再链接到文本内容,看题干涉及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与哪些语句有关,从而准确找到答题区域。在提取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有信息标志的句子,如首句、尾句、过渡句、线索句、抒情议论句、主旨句、描写句、中心句、特殊修辞句等等,这些句子可以提示和帮助学生进行筛选和提取。以上做法似乎多花了一点答题时间,但由于把握了问题的正确指向,实则提高了筛选的速度和答题的准确率。
筛选提取出来的信息要精读,对某些重点的段、句、词反复研读,反复琢磨,力求读懂读透,再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整合,形成正确的答案。这个整合的过程就需要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概括能力在现代文阅读中的考查,主要体现在对文章(文段)主要内容的概括,对文章要点的概括,对段落大意的概括。对此类型概括能力的培养,可以采用上文对文章主要内容把握的方法进行训练。
概括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需要在阅读的过程中经常加以训练,训
3
练的关键是引导学生抓内容核心,抓文章要点,抓重要语句进行概括。
三、理解分析能力
广义的理解能力是指综合理解能力,是以整体阅读为基础,通过综合文本各种信息对文本进行多方面把握的能力;狭义的理解能力多指词句理解能力,是指学生通过阅读来感受、理解、揣摩文章中重点词句的含义。分析是在理解能力基础上的一个高层次的阅读能力,它是把整体分解为部分,并对每个部分做具体阐释。现代文阅读中对词句含义的理解,对文章结构、思路的认识,对信息的筛选,多用分析的方法。新课标中指出“在通读文章的基础上,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因此,考查词句含义的试题,成为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的重要考点。
我们在理解分析句子含义时,不能孤立单纯地从句子本身去理解它的含义,要把句子放到具体的语境中理解。教师可采用以下方式指导学生:1.从句子结构入手,留心句子中那些修饰限制成分,因为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揭示句子内涵的作用。有时还要分析句子使用修辞手法或一定的句式的表达意图。2.从句子的地位入手,重要语句往往在文章(语段)中起关键作用,分析它的含义要考虑它在文章中所处的地位,如果句子是总起句,理解它就必须从它所领起的那些内容中去看去理解。教师要归纳出不同位置的句子的不同作用,如开头的句子有总起全文、引出下文、点题等作用,结尾的句子有总结全文、点明中心、首尾呼应等作用,这些归纳有助于学生答题。3.从相邻句入手,它们往往隐含着解题的信息。4.由近及远,查找释句。有些句
4
子比较抽象,较难理解,所以作者往往在提出之后,对它们进行解释,而这些解释往往就是我们所要寻找的答案。
四、鉴赏评价能力
鉴赏能力是对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进行的文学欣赏能力。在阅读过程中,要结合作品内容,能分析作品形象的特点、语言的表现力及特点等。
评价能力指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作品的内容、写法、感情倾向做出价值判断的能力。评价能力在中考现代文阅读中的考查,多体现为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方式有:1.结合现实生活,谈谈对文中某问题、某说法、某情感的认识。解答此类题要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自圆其说。2.自选角度,谈谈阅读文章后的感受。谈阅读感受比较灵活,可以从构思、语言、形象、思想等方面思考,但一般应着重从文章的情节内容、思想内涵给人的启示来谈,最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3.针对阅读内容提出建议或设想。
总之,现代文阅读复习的关键是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但这种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体验、感受、揣摩、领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多读、精思、勤记、善用,再辅之以中考前的强化训练,才能让学生的阅读能力有质的飞跃,从而提高学生的成绩。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