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水浒 朱幼芬
活动目的:
1.通过阅读《水浒传》,了解水浒故事,了解我国古典名著的辉煌成就,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2.通过评析水浒人物,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思辩能力,并学会全面认识人物。
3.学会归类积累语言材料,丰富语言。
4.学会描写人物的方法,用细节展示人物个性,提高写作水平。 活动准备:
1.阅读《水浒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导入文本。
1、播放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主题曲《好汉歌》
同学们,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激动人心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听。 2、同学们听完之后是否有热血沸腾,畅快淋漓之感?谁知道它的歌名?出自哪部电视连续剧? 3、出示课题。 常言道:“智不智,看《三国》,勇不勇,看《水浒》。意思是三国出智士,梁山多勇夫。《水浒传》是我国古典名著中刻画英雄人物形象最多的一部小说,课前,同学们都或多或少地读过水浒故事,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水浒》,去感受那些侠义之士的精神气概。
二、抢答题(出示课件:水浒知识知多少) 1.《水浒传》的作者是谁? 2. 作者是哪朝人? 3.《水浒传》共有几回?
4.《水浒传》总共描写了多少英雄人物? 5、这108单英雄以谁为首?在何地聚义? 三、竞猜群英榜
顺利过了第一关 ,梁山英雄迫不及待地出来要跟大家会面了。让我们进入竞猜群英榜。我们看,谁来了。
此人在梁山英雄中排行第六,马军五虎将第二,生的豹头环眼,早年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曾得鲁智深野猪林相救,才保住性命,雪夜入梁山,为白衣秀才王伦不容,后火并王伦,。三打祝家庄擒获扈三娘。极力反对招安,在征讨方腊时,得了中风,被迫留在杭州六合寺养病,由武松照顾,半年后病故。 (他就是豹子头林冲)
他时任江州知府蔡九手下的两院节级,与吴用是旧交,自幼练就一身行走如飞的功夫。人称“神行太保”。宋江浔阳楼题反诗,蔡九曾经派他捉拿,他让宋江披头散发,把屎尿泼在身上,装疯逃过捉拿,后出事被梁山好汉营救,排梁山好汉第20位。
(此人是梁山好汉:戴宗)
身长八尺,仪表堂堂,武艺高强,浑身上下有千百斤力气。性格急侠好义。江湖上都称他“灌口二郎神”。绰号“行者”,因为排行第二,又名武二 (此人是梁山好汉:武松)
小名叫铁牛,长得黝黑,杀人不留步,常常“照排砍去”,江湖人称“黑旋风”,排梁山第二十二位,是梁山步军第五位头领。 (此人是李逵)
出来的何止这几位,还有、、、、、、、、 四、连一连
谁能将这些水浒英雄与这些故事联起来?”(学生做题) 大闹五台山 鲁智深 误入白虎堂 林冲 醉打蒋门神 武松 大闹清风寨 花荣 斗浪里白条 李逵 浔阳楼题反诗 宋江 五、阅读,分析人物
我们要想读懂故事就要读懂这些人物
那么如何读懂人物呢?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请大家看大屏幕,看一看,这一片断描写得是谁?
梁山好汉或勇武过人,或智谋超群,他们的英雄气质是小说中最吸引我们眼球的东西。刚才听了吴用等人的下毒情节,你觉得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用智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1、生默读课文。 2、交流讨论 出示课件:
吴用等人的“智”
智用天时 智用地利 智用矛盾 智用计谋
3、那么杨志最终失陷生辰纲是否无“智”呢?交流讨论,课件
杨志的“智”
变时辰 逼赶路 打军汉 骂虞候 驳督管
4、理解作品主题
师:如此看来杨志并非无“智”,真是一个精明能干的老江湖啊,他用心、用智良苦,实非常人可比。那么他的“智”最终输给晁盖等人的“智”的原因何在呢?
六、探主旨
杨志并非无智,那么他失败的关键症结在哪里? 交流讨论
小结:从这些梁山好汉的经历中我们不难感受到作品的主题思想,四个字表示──
生:官逼民反。
出示课件:
主题──官逼民反
七、小结
通过“智”的“决斗”,我们既清楚地看到了不同类型的矛盾,又较准确地把握了杨志个体形象和英雄群像的特征,课外请阅读《水浒》中有关杨志的其他章节,衷心祝愿同学们走进古典文学殿堂,收获知识宝藏! 八、课后拓展
1、钟爱的人物写几句话的评语 2、课外继续阅读《水浒传》,收集有关水浒的资料,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把自己的收获发表在班级的学习园地。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小组合作将你们的收获制作成手抄报,在教室板报上展出。
在同学们侃侃而谈间,老师向同学们学习了很多水浒知识,我们的眼前仿佛又浮现出那一个个鲜活的面容,耳边又回荡起一个个永载史册的名字,让这屋子里挥洒着一股英雄豪气。你们可真不愧是一个个小水浒迷! 2.播放电视剧《水浒传》主题曲《好汉歌》,在优美旋律中再现当年的精彩画面,学生说相关情节。
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我就没有涉及关于写作背景、小说主题等方面的内容,甚至对《水浒》的艺术特色也讲的很少。因为将来如果他们认真的读了,这些肯定会接触到、体会到的。我把这节课分成了“水浒知识知多少”、“竞猜群英榜”、“英雄与故事连线”、“分析人物特征 ”等四个板块,让学生去讲、去看、去品、去悟。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比较、品读、思考、让阅读《水浒》成了他们的阅读目标和阅读需要。其中激发兴趣是我这一节课最大的目标,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是我这一节课的致力追求,尽管我进行了有益的积极探索和尝试,但课堂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如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看过水浒,很多学生不能够积极参与其中,还有少数学生主动性仍然不够,有待于以后更多的鼓励和引导。
总之引导学生读名著,就如同引导学生与大师共携手,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一定要多用心、多实践、多思考、多努力,想尽一切办法放开手脚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引领学生在书籍的海洋里遨游,让名著阅读成为学生放飞“自由的读书灵魂”的精神家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