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小学手工校本课程的定位、设计与实施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31 5:44:4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小学手工校本课程的定位、设计与实施

陈志坚1 袁志芬2

【摘 要】手工课程的价值定位有三种不同的取向: “一般陶冶”的课程价值取向、“实用陶冶”的课程价值取向和“生产陶冶”的课程价值取向。要使手工的多重课程功能得以发挥,在小学阶段进行手工校本课程开发时,需要超越把手工课程视作“艺术课”或“劳动课”的性质定位,把手工课程的性质定位于“综合性课程”。课程目标的设计需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在课程内容构建中实现知识、技能与文化三者有机整合,以多样课型的单元整体教学模式提升课程实施效果,同时需基于教学环节进行全程性多元评价。 【期刊名称】教育导刊(上半月) 【年(卷),期】2019(000)001 【总页数】5

【关键词】手工教育 校本课程开发 课程实施 课程评价

基金项目:广州市海珠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手舞足蹈》校本课程群开发与实施研究”(编号:2017B003 );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中小学微型课程开发行动研究”(编号:1201533656)。

在我国,手工教育进入学校课程体系始于清朝末年。此后,手工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曾受到不同的教育思潮和教育理念影响,经历了从‘手工’到‘工用艺术’,再到‘工作’,最终成为‘劳作’科的变化过程”〔1〕。在清朝末年及民国时期,手工教育作为“选修”科目或“必修”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中,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在我国小学课程体系中,手工教育的相关内容分散在“艺术”“综合实践活动”等领域的课程内容中,没有作为单

小学手工校本课程的定位、设计与实施.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erin7bhhn83hrt8bf1m52amw9lhy70084j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