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实验结束后用2%戊二醛对台面进行清洁,并用移动紫外灯进行消毒。
4.5 每天对使用过的移液器用75%酒精进行擦拭。每周1 次对移液器咀进行75%酒精浸泡15 分钟左右,若使用过程中发生污染应随时浸泡处理。
4.6 实验过程中如发生标本或试剂外溅,应立即用2%戊二醛滴上,滤纸盖上半小时,然后用酒精擦洗,并用移动紫外灯消毒。
4.7 每天实验前开启各区的通风系统,各区实验结束后,分别打开传递窗紫外灯、移动紫外灯(对实验台面消毒)、天花板紫外灯消毒实验室,每次开启 30~60 分钟。 4.8 待紫外灯消毒时间足够后,依次关闭各区紫外灯并记录。
4.9 依次清洁三个区的实验台面和地面,各区清洁消毒工具均专用,不可混用,注意按照单一方向流程的原则来进行清洁。 4.10 处理好各区废弃物。
4.11 每周将工作服洗涤消毒,不同实验区的工作服隔开洗涤。
六、PCR 标本唯一标识编号规则
1.目的:保证标本编号的唯一性,也是准确发放报告的基础。
2.适用范围:使用核酸扩增荧光检测实验室所开展的病毒以及基因检测项目: 3.负责人: 操作人: 4.程序:
4.1 按检测日期分类标记
根据标本送检的日期,每天的标本对应标记一种唯一的代号。 4.2 按检测类型分类标记
根据检测项目的不同,每种检测项目对应标记一种唯一的代号。 4.3 按验单接收顺序编号
在同种检测类型的验单中,按验单顺序编号。 4.4 特殊标本的编号
如有特殊情况,应在标记前面增加特异字母区别开。 4.5 编号步骤
a)对当天送来的标本,根据编号的基本原则编号,每个样本的每个检测项目对应一个唯一的编号。
b) 用笔在每张检验申请单和对应的样品管上作好相同的标记。
c) 做好标本的接收记录,每个样本的记录都应包括以下信息:接收时间、医院、科室、送检医生、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标本类别、标本状态、送标本者、接收人、检验单号、标本唯一统编号等。
d)处理好样品、点样后,将反应管放入扩增仪上开始扩增。
f)扩增得到结果后,先在统计簿上填入结果,作好记录,再一一把实验结果填入相应申请单。
g)发放检验报告单。
七、PCR 基因扩增实验室的要求
1.目的:规定在各区内所进行的工作及其操作。 2.适用范围:所有在本区内进行的工作。 3.负责人: 操作人: 4.程序:
一、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的设计
(一)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区域设计原则。原则上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应当设置以下区域:试剂储存和准备区、标本制备区、扩增区、扩增产物分析区。这4个区域在物理空间上必须是完全相互独立的,各区域无论是在空间上还是在使用中,应当始终处于完全的分隔状态,不能有空气的直接相通。根据使用仪器的功能,区域可适当合并。例如使用实时荧光PCR仪,扩增区、扩增产物分析区可合并;采用样本处理、核酸提取及扩增检测为一体的自动化分析仪,则标本制备区、扩增区、扩增产物分析区可合并。各区的功能是:
1.试剂储存和准备区:贮存试剂的制备、试剂的分装和扩增反应混合液的准备,以及离心管、吸头等消耗品的贮存和准备。
2.标本制备区:核酸(RNA、DNA)提取、贮存及其加入至扩增反应管。对于涉及临床样本的操作,应符合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防护设备、个人防护和操作规范的要求。 3.扩增区:cDNA合成、DNA扩增及检测。
4.扩增产物分析区:扩增片段的进一步分析测定,如杂交、酶切电泳、变性高效液相分析、测序等。
(二)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的空气流向。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的空气流向可按照试剂储存和准备区→标本制备区→扩增区→扩增产物分析区进行,防止扩增产物顺空气气流进入扩增前的区域。可按照从试剂储存和准备区→标本制备区→扩增区→扩增产物分析区方向空气压力递减的方式进行。可通过安装排风扇、负压排风装置或其他可行的方式实现。 (三)工作区域仪器设备配置标准。 1.试剂储存和准备区。 (1)2~8℃和-20℃以下冰箱。 (2)混匀器。
(3)微量加样器(覆盖0.2-1000μl)。 (4)可移动紫外灯(近工作台面)。
(5)消耗品:一次性手套、耐高压处理的离心管和加样器吸头。 (6)专用工作服和工作鞋(套)。 (7)专用办公用品。 2.标本制备区。
(1)2-8℃冰箱、-20℃或-80℃冰箱。 (2)高速离心机。 (3)混匀器。
(4)水浴箱或加热模块。
(5)微量加样器(覆盖0.2-1000μl)。 (6)可移动紫外灯(近工作台面) 。 (7)生物安全柜。
(8)消耗品:一次性手套、耐高压处理的离心管和加样器吸头(带滤芯)。 (9)专用工作服和工作鞋(套)。 (10)专用办公用品。
(11)如需处理大分子DNA,应当具有超声波水浴仪。 3.扩增区。 (1)核酸扩增仪。
(2)微量加样器(覆盖0.2-1000μl),(视情况定)。
(3)可移动紫外灯(近工作台面)。
(4)消耗品:一次性手套、耐高压处理的离心管和加样器吸头(带滤芯)。 (5)专用工作服和工作鞋。 (6)专用办公用品。 4.扩增产物分析区。
视检验方法不同而定,基本配置如下: (1)微量加样器(覆盖0.2-1000μl)。 (2)可移动紫外灯(近工作台面)。
(3)消耗品:一次性手套、加样器吸头(带滤芯)。 (4)专用工作服和工作鞋。 (5)专用办公用品。
上述各区域仪器设备配备为基本配备,实验室应当根据自己使用的扩增检测技术或试剂的特点,对仪器设备进行必要的增减。
二、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工作基本原则
(一)进入各工作区域应当严格按照单一方向进行,即试剂储存和准备区→标本制备区→扩增区→ 扩增产物分析区。
(二)各工作区域必须有明确的标记,不同工作区域内的设备、物品不得混用。 (三)不同的工作区域使用不同的工作服(例如不同的颜色)。工作人员离开各工作区域时,不得将工作服带出。
(四)实验室的清洁应当按试剂贮存和准备区→标本制备区→扩增区→扩增产物分析区的方向进行。不同的实验区域应当有其各自的清洁用具以防止交叉污染。
(五)工作结束后,必须立即对工作区进行清洁。工作区的实验台表面应当可耐受诸如次氯酸钠的化学物质的消毒清洁作用。实验台表面的紫外照射应当方便有效。由于紫外照射的距离和能量对去污染的效果非常关键,因此可使用可移动紫外灯(254nm波长),在工作完成后调至实验台上60~90cm内照射。由于扩增产物仅几百或几十碱基对(bp),对紫外线损伤不敏感,因此紫外照射扩增片段必须延长照射时间,最好是照射过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