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规划合作人员指导书 内部公开
续通话测试、锁定特定小区下不切换的持续通话测试、采用MS自动拨打的方式、或者按照现场特定的测试要求进行测试等。
利用测试车辆、无线测试仪表、测试手机等工具对网络进行全程测试和记录,其内容包括所测路段的场强分布、整体质量分布、切换性能统计(切换成功,切换失败,切换前后电平、质量的变化)、掉话位置(掉话时的接收电平、接收质量)、呼叫建立性能(呼叫接入失败点、失败原因)、频率干扰、小区覆盖分布(用以判断是否存在越区覆盖)、环境分布等。
对于CDMA/WCDMA系统,还包括Ec/Io分布、手机发射功率变化等。 通过现场的DT测试完成了前台的数据采集工作,更重要的工作是需要进行后台的分析,按照测试的目的分析测试结果,发现问题并输出解决措施建议,形成分析报告。
输出文档:《XX基站DT测试及后台分析报告》 5、CQT(Call Quality Test)测试:
CQT测试是在城市中选择若干个测试点(根据城市规模大小不同,所选取测试点的数目多少不等)、在每个点进行一定数量的呼叫,通过呼叫接通情况及测试者对通话质量的评估,分析网络运行质量和存在的问题。
CQT测试的一般要求是定点CQT测试人员在每个测试点的不同位置做主叫、被叫各10次,每次通话时长45秒(人工控制),呼叫间隔15秒以上;出现未接通情况,应间隔15秒以上进行下一次试呼;如出现掉话,则在掉话发生15秒后进行下一次试呼。对测试点信号强度的要求是每次主叫拨测前,连续查看手机空闲状态下的信号强度5秒钟,若信号强度连续小于-94dbm(CDMA手机为Ec/Io小于-12dB或前向RSSI小于-95dbm),则记录在该测试位置覆盖不符合要求,不再作拨测,也不进行补测。
GSM系统:测试时应记录所在小区的CI、LAC、CRO、CRH、小区最小接入电平、空闲或通话占用的频点(BCCH、TCH、是否跳频等)、通话建立的时隙(用以判断是否载频的部分时隙存在故障)、通话所占用频点的信号强度、通话时的通话质量、TA值等,同时关注小区重选的情况。重点记录正常接通成功与否次数、通话过程中话音质量不好次数、存在串话次数、存在单通的次数和存在掉话的次数。在完成CQT拨打测试之后完成覆盖率、无线接通率、断续噪声率、掉话率和单通串音率的记录。
CDMA/WCDMA系统:测试时应记录所占用的所有扇区载频号、PN、
2004-12-05
华为机密,未经许可不得扩散
第9页, 共18页
网络规划合作人员指导书 内部公开
Rx、Tx、Ec/Io、通话质量等,同时要关注各软切换分支的信号变化情况。
输出文档:《XXXXCQT拨打测试记录统计分析》 6、话统分析:
通过OMC进行话务统计分析,发现网络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手段。
关键指标分析:
掉话率分析:找出高掉话次数小区和高掉话率小区、围绕掉话次数较多小区,分析掉话原因包括:
覆盖不足 频率干扰 设备故障 邻区不全 参数错误
越区覆盖造成孤岛等
针对上述这些可能的原因结合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处理。结合DT、CQT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减少掉话。对于掉话次数少、话务量低,但是掉话率高的小区可以不列为重点关注对象处理。
最坏小区分析:收集掉话统计数据据,根据最坏小区的定义(移动与联通的定义有差异,具体参见当年的总部指标定义)找出一段时间内的最坏小区,在将最坏小区根据出现的情况分为经常出现的和偶尔出现的两种;根据掉话次数的多少分为高掉话小区和低掉话小区。处理时重点处理高掉话小区和经常出现的最坏小区,目标是减少最坏小区的数目,指标达标。
无线接通率分析(针对GSM):找出高拥塞小区,关注SDCCH信道和TCH信道拥塞次数多的小区(含切换),分析产生拥塞的原因,主要包括:
本小区确实话务量过大造成拥塞
小区硬件故障部分信道闭塞或载频故障导致不能接入 切换不合理导致如切换过多而出切换较少
小区重选参数CRO设置不合理导致本小区拥塞而周围小区较空闲 小区选择参数设置不合理、小区优先级设置不合理
2004-12-05
华为机密,未经许可不得扩散
第10页, 共18页
网络规划合作人员指导书 内部公开
存在网内或网外干扰问题等
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分别处理,达到减少拥塞提高无线接通率的目的。 呼叫建立成功率(针对CDMA)分析:找出呼叫建立成功率低的小区,分析低的原因(导频污染、外界干扰、覆盖差、参数设置、话务拥塞等),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处理,直到符合客户对该指标的要求。对于GSM网络的呼叫建立成功率分析可从小区的接入性能统计、上下行平衡性能测量等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调整最小接入电平、最大重发次数等参数、或通过调整天线方位角、下倾角、小区载频发射功率等来调整小区的覆盖范围来加以改善。
切换成功率分析:找出切换失败次数多的小区,根据频率计划、DT测试数据分析是否小区配置的频点存在干扰;根据上行干扰带的数据分析是否存在网内或往外干扰;分析邻区规划是否存在不合理的邻区;检查BCCH、BSIC规划是否存在同频同BSIC的小区;是否存在硬件故障,上行接入能力下降造成切换失败;切换参数设置是否合理(切换门限、切换迟滞、切换判决时间等)。解决发现的问题,提高切换成功率。
7、信令分析:
利用路测设备、维护台的接口跟踪、信令分析仪,采集和分析Um口、Abis口数据、A口数据、网络的上、下行数据,分析发现问题。
对于GSM疑难问题,可借助信令分析仪,进行Abis接口、A接口信令跟踪,分析信令流程查找原因,解决难点问题。
对于CDMA/WCDMA疑难问题,可借助路测设备和维护台的接口跟踪分析各接口信令,查找原因,解决难点问题。
8、优化实施:
通过对DT测试数据、CQT测试数据、话统关键指标的分析、频率计划的分析,结合测试分析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制定操作实施的解决方案,进行实施。对于优化每次均应向客户递交实施申请,客户同意操作后方可进行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严格参照华为公司的《网上数据修改流程》进行操作。
每次实施结束后进行实施效果的测试验证或系统统计性能结果分析,
2004-12-05
华为机密,未经许可不得扩散
第11页, 共18页
网络规划合作人员指导书 内部公开
观察问题是否解决;若解决,进行总结,输出处理过程和处理前后对比报告,作为资料以备以后查阅;若未解决,则重复上述步骤,进行分析,重新制定方案,进行处理,直至问题解决。限于现网情况而无法解决的难点问题,要说明原因,并给出解决方案,指导后期网络建设实施。
解决措施包括:频率计划调整、邻区关系调整、覆盖范围调整(BTS发射功率、天线高度、天线下倾角、天线方位角、天线型号的更换)、系统参数调整(系统消息参数,接入参数、切换参数,功率控制参数,系统定时器,最小接入电平等)、增加基站、基站小区扩容、增建不同频段网络等。
完成优化实施,达到优化目标后,输出优化报告,同时更新《工程参数总表》。优化报告主要针对优化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解决方法、处理结果进行总结,同时对优化前后的网络质量进行对比,直观的反映出网络优化效果。
输出文档:《网上数据修改申请》、《网络调整方案》、《XX网络优化报告》、《XX工程参数总表》
2004-12-05
华为机密,未经许可不得扩散 第12页, 共18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