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清理干净,擦掉浮灰后,刷专用水质脱模剂,不得漏刷,刷后擦净。 3. 控制要点
1. 严密性:
(1)拼缝:角模、侧拼、模板上拼、层间水平拼缝。 (2)层间接槎:外墙、楼梯间、电梯井、窗口。
2. 几何尺寸:长、宽、高、对角线、方正、角度、厚度、标高、形状尺寸、位置。
3. 支撑要求
稳定性、立柱下垫板、三层连续支撑、板的边缘距最边支撑的距离不宜过大,以250~300mm为宜。单侧模板支撑要抗浮且既拉又顶。必要时下地锚。
4.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 模板安装前,先检查模板的质量,不符质量标准的不得投入使用。 2. 基础模板
(1)带形基础要防止沿基础通长方向,模板上口不直,宽度不够,下口陷入混凝土内,拆模时上段混凝土缺损,底部钉模不牢的现象。
措施:①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支模时垂直度要准确。
②模板上口应钉木带,以控制带形基础上口宽度,并通长拉线,保证上口平直。
③隔一定间距,将上段模板下口支承在钢筋支架上。
④支撑直接在土坑边时,下面应垫以木板,以扩大其承力面,两块模板长向接头处应加拼条,使板面平整,连接牢固。
(2)杯形基础应防止中心线不准、杯口模板位移、混凝土浇筑时芯模浮起、拆模时芯模起出的现象。
措施:①中心线位置及标高要准确,支上段模板时采用抬轿杠,可使位置准确,托木的作用是将轿杠与下段?昆凝土面隔开少许,便于混凝土面拍平。
②杯芯模板要刨光直拼,芯模外表面涂隔离剂,底部再钻几个小孔,以便排气,减少浮力。
③脚手板不得搁置在模板上。
④浇筑混凝土时,在芯模四周要均匀下料及振捣。
⑤拆除的杯芯模板,一般在初凝前后即可用锤轻打,撬棍拔动。
3. 梁模板:防止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及下挠、梁侧模炸模、局部模板嵌入柱梁间、拆除困难的现象。
措施:(1)支模时应遵守边模包底模的原则,梁模与柱模连接处,厂料尺寸一般应略为缩短。
(2)梁侧模必须有压脚板、斜撑、拉线通直后将梁侧钉固。梁底模板按规定起拱。
(3)混凝土浇筑前,模板应充分用水浇透。
4. 柱模板:防止炸模、断面尺寸鼓出、漏浆、混凝土不密实,或蜂窝麻面、偏斜、柱身扭曲的现象。
措施:(1)根据规定的柱箍间距要求钉牢固。
(2)成排柱模支模时,应先立两端柱模,校直与复核位置无误后,顶部拉通底线,再立中间柱模。
(3)四周斜撑要牢固。
5. 板模板:防止板中部下挠,板底混凝土面不平的现象。
措施:(1)楼板模板厚度要一致,搁栅木料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搁栅面要平整。
(2)支顶要符合规定的保证项目要求。 (3)板模按规定起拱。
5. 质量验收标准
参见本章第一节的2.1.1.5项要求。 6. 产品保护
1. 坚持每次使用后清理板面,涂刷脱模剂。 2. 按楼板部位层层复安,减少损耗。 3. 材料应按编号分类堆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