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2014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数学附加题 2014.03 注意事项:
1.附加题供选修物理的考生使用. 2.本试卷共40分,考试时间30分钟.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学号写在答题纸的密封线内.试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内.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纸. ...
21.【选做题】在A、B、C、D四小题中只能选做2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请在答卷..
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
A.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ABC为圆的内接三角形,AB=AC,BD为圆的弦,且BD∥AC.过点A作圆的切线与
DB的延长线交于点E,AD与BC交于点F. A E (1)求证:四边形ACBE为平行四边形; (2)若AE=6,BD=5,求线段CF的长.
C B F
A.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解:(1)因为AE与圆相切于点A,所以∠BAE=∠ACB.
D 因为AB=AC,所以∠ABC=∠ACB.
第21题A图 所以∠ABC=∠BAE.
所以AE∥BC.因为BD∥AC,所以四边形ACBE为平行四边形.…………………………………4分
22
(2)因为AE与圆相切于点A,所以AE=EB·(EB+BD),即6=EB·(EB+5),解得BE=4.
根据(1)有AC=BE=4,BC=AE=6.
ACCF4x88
设CF=x,由BD∥AC,得=,即=,解得x=,即CF=.………………………
BDBF56-x33
10分
B.选修4—2:矩阵与变换
?1 a??2?
已知矩阵A=??的一个特征值为2,其对应的一个特征向量为α=??.
?-1 b??1?
(1)求矩阵A;
?x??a??y??b?
?2+a=4,?1 a??2??2?
解:(1)由题意,得?? ??=2??,即?-2+b=2,
??-1 b??1??1?
(2)若A??=??,求x,y的值.
解得a=2,b=4.
所以A=?1 2???. ………………………………………5分 ?-1 4?
?x??a??1 2??x??2?
(2)解法一:A??=??,即?? ??=??,
?y??b??-1 4??y??4?
- 17 -
所以?分
解得?解
?x+2y=2,?-x+4y=4,
………………………………………8
?x=0,?y=1.
………………………………………10分
:
因
为
法二A=
?1 2????-1 4?
,所以A-1
=
1 -??2
?33?. ………………………………………7分 ? 1 1??66?
21 -??3??2??0??x??a??x??a??3
因为A??=??,所以??=A??= ??=??.
?y??b??y??b??11??4??1?
? 6 6?
-1
所以?x=0,? ………………………………………10?y=1.分
C.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在极坐标系中,求曲线=2cosθ关于直线θ=(
4
π∈R)对称的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解法一:以极点为坐标原点,极轴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则曲线
=2cosθ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x-1)+y=1,且圆心C为(1,
2
2
0).………………………4分
直线θ=的直角坐标方程为y=x,
4
因为圆心C(1,0)关于y=x的对称点为(0,1), 所以圆心
πC关于y=x的对称曲线为
x2+(y-1)2=
1. ………………………………………8分
所以曲线
=2cosθ关于直线θ=
π4
(R)对称的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2sinθ.…………………10分
解法二:设曲线=2cosθ上任意一点为(′,θ′),其关于直线θ=对称点为(,
4
πθ),
则
??r′=r,
π ……………………………………?
θ′=2kπ+-θ.?2?
…6分
- 18 -
π
将(′,θ′)代入=2cosθ,得=2cos(-θ),即=2sinθ.
2所以曲线
=2cosθ关于直线θ=
π4
(∈R)对称的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2sinθ.…………………10分
D.选修4—5:不等式选讲
11
已知x,y∈R,且|x+y|≤,|x-y|≤,求证:|x+5y|≤1.
64证
:
因
为
|x+
5y|
=
|3(x+
y)-2(x-
y)|. ………………………………………5分
由绝对值不等式性质,得
|x+5y|=|3(x+y)-2(x-y)|≤|3(x+y)|+|2(x-y)| 11
=3|x+y|+2|x-y|≤3×+2×=1.
64即
|x+
5y|
≤
1. ………………………………………10分
【必做题】第22题、第23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请在答卷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
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22.(本小题满分10分)
某中学有4位学生申请A,B,C三所大学的自主招生.若每位学生只能申请其中一所大学,且申请其中任何一所大学是等可能的. (1)求恰有2人申请A大学的概率;
(2)求被申请大学的个数X的概率分布列与数学期望E(X). 22.(本小题满分10分)
解(1)记“恰有2人申请A大学”为事件A,
P(A)=
答
C42×2224
3
4
8
==. 8127
有
2
人
申
请
:恰A大学的概率为
8
. ………………………………………4分 27
(2)X的所有可能值为1,2,3.
- 19 -
P(X=1)=4=,
C4×A3+3×A34214
P(X=2)===, 4
38127C4×A3364
P(X=3)===. 4
3819
2
3
3
2
2
33127
X的概率分布列为:
X P
所以
1 1 27
2 14 27
3 4 9
X的数学期望E(X)=1×
1144
+2×+3×=27279
65
. ………………………………………10分 27
23.(本小题满分10分)
设f(n)是定义在N*上的增函数,f(4)=5,且满足:
①任意n∈N*,f(n)∈Z;②任意m,n∈N*,有f(m)f(n)=f(mn)+f(m+n-1). (1)求f(1),f(2),f(3)的值; (2)求f(n)的表达式.
23.解:(1)因为f(1)f(4)=f(4)+f(4),所以5 f(1)=10,则f(1)=2.……………………………………1分 因为f(n)是单调增函数,
所以2=f(1)<f(2)<f(3)<f(4)=5. 因
为
f(n)∈Z,所以f(2)=3,f(3)=
4. ………………………………………3分 (2)解:由(1)可猜想f (n)=n+1.
证明:因为f (n)单调递增,所以f (n+1)>f (n),又f(n)∈Z, 所以f (n+1)≥f (n)+1. 首先证明:f (n)≥n+1.
因为f (1)=2,所以n=1时,命题成立. 假设n=k(k≥1)时命题成立,即f(k)≥k+1.
则f(k+1)≥f (k)+1≥k+2,即n=k+1时,命题也成立. 综
上
,
f (n)≥
n+1. ………………………………………5分
- 20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