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模/数转换。将 ADC 单元中提供的 0V~5V 信号源作为 ADC0809 的模拟输入量,进行 A/D 转换,转换结果通过变量进行显示。 (1) 按图连接实验线路。 图 3.6 实验连线图 连线说明: (2) 编写实验程序,经编译、链接无误后装入系统。 实验程序: (3) 将变量 VALUE 添加到变量监视窗口中。 (4) 在 JMP START 语句行设臵断点,使用万用表测量 ADJ 端的电压值,计算对应的采样值,然后运行程序。 (5) 程序运行到断点处停止运行, 查看变量窗口中 VALUE 的值,与计算的理论值进行比较,看是否一致(可能稍有误差,相差不大)。 (6) 调节电位器,改变输入电压,比较 VALUE 与计算值,反复验证程序功能。 五、实验过程分析(综合分析;遇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的) 按照实验指导书的指导内容,完成实验的硬件连线,同时在实验前编写好实验需要用到的程序。在实验过程中,连线可能出现了问题,按照连线图检查之后改正了错误的连线;在编译并运行程序的过程中的操作步骤还不够熟练,完成实验的速度较慢,用了比较多的时间。但最后还是成功地完成了本次实验。 第三部分:实验结果 六、实验结果及分析(观察到的结果截图或照片,相关数据及现象分析) 方波: 三角波: 模/数转换 七、实验心得 通过本次实验,我理解了模/数、数模信号转换的基本原理,掌握了模/数转换芯片 ADC0809 的使用方法,掌握了DAC0832 的使用方法。同时通过硬件连线,加深了对硬件工作原理的理解,也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复杂的连线也是对自己耐心的考验。但最后成功的实验结果也让人感到欣慰,使我受益匪浅。 实验课程名称: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实验题目 实验者 同组者 第一部分:实验准备 一、实验目的和意义 串行接口应用 报告成绩 组别 完成日期 高胜洋 专业班级 计算机1404 1.掌握 8251 的工作方式及应用。 2.了解有关串口通讯的知识 二、实验内容和环境 实验内容: 自收自发实验,将 3000H 起始的 10 个单元中的初始数据发送到串口,然后自接收并保存到 4000H 起始的内存单元中。 实验设备:PC 机一台,TD-PITE 实验装置一套。 三、实验基本原理与方法 8251 是可编程的串行通信接口,可以管理信号变化范围很大的串行数据通信。 (1)8251 的内部结构及外部引脚 图4.1 8251内部结构图 图4.2 8251引脚图 (2)8251 的编程 ? 方式控制字用来指定通信方式及其方式下的数据格式。 ? 命令控制字用于指定 8251 进行某种操作(如发送、接收、内部复位和检测同步字符等)或处于某种工作状态,以便接收或发送数据。 ? CPU 通过状态字来了解 8251 当前的工作状态,以决定下一步的操作。 8251 的初始化和操作流程和8251 实验单元电路图如下所示。 图4.7实验单元电路图 图4.6 8251初始化和操作流程图 第二部分:实验过程 四、实验步骤(硬件连线图,程序代码,及实验操作描述) 通过自收自发实验,可以验证硬件及软件设计,常用于自测试。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1) 参考实验接线图如图所示,按图连接实验线路。 连线说明: (2) 编写实验程序,编译、链接无误后装入系统。 实验程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