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0新教材高中化学第1章第1节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第2课时原子结构与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教案鲁科版第二册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5 8:37:0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A.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A原子的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C.1 mol A与足量的酸反应生成的H2比1 mol B与足量的酸反应生成的H2多 D.常温时,A能从水中置换出氢,而B不能 答案 D 解析 A B C D 规律方法

(1)决定元素金属性强弱的是元素原子失电子的难易程度,而不是失电子的多少。如镁原子比钠原子失电子数多,但钠原子比镁原子失电子容易,故钠的金属性比镁强。

(2)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与元素单质的活泼性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二者变化规律基本相符,但有特例。如非金属性:N>P,但活泼性:P>N2。再如金属性:SnPb。

本课小结 × × × √ 判断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很多,但最根本的是看其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而只有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最外层电子数越少,金属性才越强 电子层数的多少不能作为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金属与同浓度的酸反应的剧烈程度能说明金属性的强弱,产生氢气的多少与金属性强弱无关 常温时,A能从水中置换出氢,而B不能,说明A比B的金属性强

2020新教材高中化学第1章第1节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第2课时原子结构与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教案鲁科版第二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fa5s50arl03ypi6bk157e16g2f4sy00orv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