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阅读下面古代诗歌,完成1-2题。(5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诗是杜甫由自身遭遇联想到安史之乱以来的万方多难而写下的脍炙人口的诗篇。
B.“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一句预示大雨将至,烘托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
C.“娇儿恶卧踏里裂”一句表现出诗人对孩子在窘迫处境下还这么娇气顽皮的厌烦
D.“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盼雨停盼天亮的迫切心情。
2.“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一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分)
(十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5分)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下列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词的上片叙写了此次出猎的情况,下片抒发了作者的雄心壮志。 B.词眼是“狂”字,它既是词人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更是词人内在感情的高度概括。
C.“千骑卷平冈”中的“卷”字,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伍气势磅礴,何等雄壮。
D.“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2.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现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十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5分)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下面对这首诗歌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用一“破”字极写山河依旧,国家衰败,一片荒凉残破之景,与“城春”形成强烈反差,体现诗人归家途中的艰难。
B.颔联运用对偶和拟人手法写“花”流泪、“鸟”心惊,在诗人眼中,娇艳的春花和活跃的鸟儿也对亡国有了怨恨之情。
C.颈联写一封家信胜过“万金”,其原因是战事持久和战争残酷,反映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及对安定和平的渴望。
D.这首诗全篇围绕标题中的“望”字展开,感情真挚,艺术感染力强,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2.“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2分)
(十四)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第1-2题。(5分)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以下对诗的前两句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第一句中的“离愁”一词直接表现了诗人的心境。 B. 第二句中的“吟鞭”指诗人的马鞭。吟,指吟诗。
C. 诗人以“浩荡”修饰“离愁”,以“白日斜”烘托“离愁”,以天涯映衬离愁,这种多层次的描写方法和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
D. 诗的前两句叙事抒情,在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中表现了哀怨的愁绪。诗人归隐,是为了给年轻的更有才华的人提供更多的升迁机会。
2.在诗的后两句中,诗人以落红自喻,表明心志。这两句的言外之意是:
(2分)
(十五)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1-2题:(5分)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
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
泪。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四面边声连角起”写出边塞战马嘶鸣、朔风狂吹和军营号角的凄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