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如图所示,在真空中有一对带电的平行金属板水平放置.一带电粒子沿平行
于板面的方向,从左侧两极板中央射入电场中,恰能从右侧极板边缘处离开
2018-2019学年海南省儋州一中高二(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4.0分)
1. 人从高处跳到较硬的水平地面时,为了安全,一般都是让脚尖先触地且着地时要弯曲双腿,这是为了
( )
电场.不计粒子重力.若可以改变某个量,下列哪种变化,仍能确保粒子一定飞出电场( )
A. 只增大粒子的带电量 C. 只减小粒子的比荷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
B. 只增大电场强度
D. 只减小粒子的入射速度
A. 减小地面对人的冲量 C. 增加地面对人的冲击时间 B. 减小人的动量的变化 D. 增大人对地面的压强
7. 甲、乙两弹簧振子,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则可知( )
2. 甲、乙两个单摆在同一地点做简谐振动,在相等的时间内,甲完成10次全振动,乙完成20次全振动.已
知甲摆摆长为1m,则乙摆的摆长为( )
A. 2m
B. 4m
D.
C.
3.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两小车中间夹一压缩了的轻弹簧,两手分别按住小
车,使它们静止,对两车及弹簧组成的系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手同时放开后,系统总动量始终为非零的某一数值 B. 先放开左手,后放开右手,后动量不守恒 C. 先放开左手,后放开右手,总动量向右
D. 无论何时放手,两手放开后在弹簧恢复原长的过程中,系统总动量都保持不变,但系统的总动量不
一定为零
A. 甲的速度为零时,乙的速度最大 C. 任一时刻两个振子受到的回复力都不相同
B. 甲的加速度最小时,乙的速度最小 D. 两个振子的振动频率之比 甲: 乙 :2
8. 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L为标有“22V 20W”
4. 质量为ma=1kg,mb=2kg的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发生碰撞,碰撞前后两球的位
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可知碰撞属于( )
的白炽灯泡,所有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当变压器原线圈输入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时,灯泡L正常发光。则下歹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弹性碰撞 B. 非弹性碰撞 C. 完全非弹性碰撞
D. 条件不足,不能判断
5.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α的光滑斜面上,垂直纸面放置一根长为L,质量为m的直导体棒。当导体棒中
的电流I垂直纸面向里时,欲使导体棒静止在斜面上,可加平行纸面的匀强磁场中,下列有关磁场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若磁场方向竖直向下,则
B. 若磁场方向平行斜面向上,则 C. 若磁场方向垂直斜面向上,则 D. 若磁场方向垂直斜面向下,则
A. 通过R的交变电流频率为50Hz
B. 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
C. 变压器原、副线圈铁芯中磁通量变化率之比为10:1
D. 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动片P向下移动时,电流表 和 的示数均增大
9. 关于简谐运动的位移、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位移减小时,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
B. 位移方向总和加速度方向相反,和速度方向总相反
第1页,共8页
C. 物体向平衡位置运动时,速度方向和位移方向相同 D. 物体的速度增大时,加速度一定减小
10. 一平板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甲、乙两人分别站在车上左右两端.当两人同时相向而行时,发
现小车向左移动.若( )
m1和m2的两球与木条的撞击点;
②将木条竖直放在轨道末端右侧并与轨道接触,让质量为m1的入射球从斜轨上A点由静止释放,摘击点为B ;
③将木条向右平移到图中所示位置,质量为m1的入射球仍从斜轨上的A点由静止释放,确定撞击点; ④质量为m2的球静止放置在水平槽的末端,将质量为m1的入射球再从斜轨上A点由静止释放,确定两球相撞后的撞击点;
⑤目测得B 与撞击点N、P、M的高度差分别为h1、h2、h3。 (1)两小球的质量关系为m1______m2(填“>”“=”或“<”) (2)利用实验中测量的数据表示两小球碰撞后的恢复系数为e=______。
(3)若再利用天平测量出两小球的质量为m1、m2,则满足______表示两小球碰撞前后动量守恒;若满足______表示两小球碰撞前后机械能守恒。
A. 两人质量相等,则必定是 甲 乙 C. 两人速率相等,则必定是 甲 乙
三、实验题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7.0分)
B. 两人质量相等,则必定是 乙 甲 D. 两人速率相等,则必定是 乙 甲
11.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在滑块A和B相碰的端面上装上弹性碰撞架,它们的上端
装有等宽的挡光片。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6.0分)
13. 一根长1m的细绳下端挂着一个质量M=1.99kg的木块。一质量为m=10g的子弹以
v0=400m/s的水平速度击中木块且未穿出。取g=10m/s2,求: (1)木块获得的速度; (2)木块上摆的高度;
(3)木块摆回平衡位置时,受到绳的拉力。
(1)实验前需要调节气垫导轨水平:在轨道上只放滑块A,轻推一下滑块A,其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的时间分别为t1、t2,当t1______t2(填“>”、“=”、“<”),则说明气垫导轨水平。 (2)滑块A置于光电门1的左侧,滑块B静置于两光电门间的某一适当位置。给A一个向右的初速度,通过光电门1的时间为△t1,A与B碰撞后再次通过光电门1的时间为△t2,滑块B通过光电门2的时间为△t3.为完成该实验,还必需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 A.挡光片的宽度d B.滑块A的总质量m1 C.滑块B的总质量m2
D.光电门1到光电门2的间距L
(3)若滑块A和B在碰撞的过程中动量守恒,则应该满足的表达式为:______(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12. 恢复系数是反映碰撞时物体形变恢复能力的参数,它只与碰撞物体的
材料有关,两物体碰撞后的恢复系数为
14. 如图所示,B右侧地面光滑,左侧动摩擦因数为μ,A的质量为2m,B、C质量均为m,B、C用轻弹
簧相连,初始时弹簧压缩并锁定,A、B相距 ,A以初速度v0向右运动,与B发生碰撞后粘在一
起,碰后弹簧解除锁定,当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时C的速度也恰好为v0,求:
(1)A撞上B前的速度是多少?
(2)A与B碰撞前摩擦力的冲量大小为多少? (3)弹簧锁定期间储存的弹性势能为多少?
第2页,共8页
、v2和 其中v1、 ,
分别为质量为m和m的物体碰推前后的速度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 12
的实验装置测定质量为m1和m2的物体碰摘后的恢复系数。 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白纸、复写纸固定在竖直放置的木条上,用来记录实验中质量为
五、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3.0分)
15. 如图所示,质量为M=4kg的平板车P的上表面离地面高h=0.2m,质量为
m=1kg的小物块Q(大小不计,可视为质点)位于平板车的左端,系统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长为R=0.9m,一端悬于Q正上方高为R处,另一端系一质量也为m的小球(大小不计,可视为质
点)。今将小球拉至悬线与竖直方向成60°角由静止释放,小球到达最低点时与Q的碰撞时间极短,且无机械能损失。已知Q离开平板车时速度大小v1=1m/s,Q与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重力加速度g=10m/s,计算:
(1)小球与Q碰撞前瞬间,细绳拉力T的大小; (2)平板车P的长度L;
(3)小物块Q落地时与小车的水平距离s。
2
第3页,共8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
解:A、当两手同时放开时,系统的合外力为零,所以系统的动量守恒,又因为开始时总动量为零,故系统总动量始终为零,故A错误;
B、先放开左手,左边的小车就向左运动,后放开右手,两手都放开后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系统动量守恒,即放开右手后系统动量守恒,故B错误;
C、先放开左手,左边的小车就向左运动,后放开右手,两手都放开后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系统动量守恒,放开右手时系统总动量方向向左,放开右手后总动量方向也向左,故C错误; D、如果同时放开两手,系统动量守恒,系统总动量为0;两手不同时放开时系统总动量不为零,但放开后系统动量守恒,由此可知,无论何时放手,两手放开后在弹簧恢复原长的过程中,系统总动量都保持不变,但系统的总动量不一定为零,故D正确; 故选:D。
当两手同时放开时,系统的合外力为零,所以系统的动量守恒,先放开左手,左边的小车就向
解:设人的质量为m,着地前速度大小为v,着地时间为t,地面对人冲量大小为I,作用力大小为F,取竖直向下方向为正方向。
A、B人着地过程,人的动量从一定值减到零,动量的变化量不变,根据动量定理得:mgt-I=0-mv,得到地面对人的冲量I=mgt+mv,m、v一定,t延长,则I增大。故AB错误。 C、让脚尖先触地且着地时要弯曲双腿,增加地面对人的冲击时间。故C正确。 D、根据动量定理得:mgt-Ft=0-mv,得到F=mg+故D错误。 故选:C。
人从高处跳到较硬的水平地面时,让脚尖先触地且着地时要弯曲双腿,延长了地面对人的作用
,t增大,则F减小,人对地面的压强减小。
时间,而动量的变化量相同,根据动量定理分析地面对人冲量,并分析人对地面的压强的变化. 左运动,当再放开右手后,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故系统的动量守恒,且开始时总动量方向向本题考查运用动量定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能定性分析,可以列式细化分析的过程. 2.【答案】D
【解析】
左,放开右手后总动量方向也向左.
题考查了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知道动量守恒的条件是解题的前提,分析清楚系统受力情况是解题的关键,解题时要注意讨论. 4.【答案】A
【解析】
解:在相等的时间内,甲完成10次全振动,乙完成20次全振动,可知T甲:T乙=2:1, 根据T=
知摆长L=
,甲乙的周期之比为2:1,则摆长之比为4:1,甲摆的摆长为1m,
解:根据x-t图象可知:a球的初速度为:va==3m/s,b球的初的速度为vb=0,
则乙摆的摆长为0.25m。 故选:D。
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为一个周期,根据相等时间内全振动的次数得出甲乙的周期之比,结合单摆的周期公式求出摆长之比,从而求出乙摆的摆长.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单摆的周期公式,通过周期之比求出摆长之比是关键,基础题. 3.【答案】D
【解析】
碰撞后a球的速度为:va′=-=-1m/s 碰撞后b球的速度为:vb′=
=2m/s
=×1×32-×1×12-
22
两球碰撞过程中,动能变化量为:△Ek=mava+0-mava′
×2×22=0
则知碰撞前后系统的总动能不变,此碰撞是弹性碰撞; 故选:A。
第4页,共8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