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师生关系 师德 教学技能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4 10:20:5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一章 教师职业和教师专业发展 考点一:教师职业的基本特征

1. 复杂性和创造性

教师职业的复杂性由教育目的的全面性,教育任务的多样性,劳动对象的差异性等决定。 教育机智:对突发事件做出迅速、恰当的处理。是教师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修养的外在表现,是教师娴熟运用综合教育手段的能力。它需要教师具有创造能力。

2. 长期性和间接性 3. 连续性和广延性

教师劳动表现在教育工作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 4. 主体性和示范性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 5. 个体性和教育成果的集合性

表现为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教育成果的集合性。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主要通过教师的个人劳动来完成。每个教师劳动是整个教师集体劳动中的一部分。 考点二:教师的职业素养

教师的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和心理素养。 1. 职业道德素养: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

2. 知识素养:政治理论修养;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3. 能力素养: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育和教学能力;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

4. 职业心理健康:高尚的师德;愉悦的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人格。

考点三:教师专业化的条件/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所具备的专业素养 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学科专业素养和教育专业素养。 1. 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1) 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 2) 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 3) 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

4) 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2. 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1) 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 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3) 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考点一:教师专业发展

1. 时间:1994年实施的《教师法》第一次从法律角度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 2. 概念: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即由专业新手逐渐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3. 阶段:教师专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角色适应阶段、主动发展阶段和最佳创造阶段。 4. 内容:

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和技能 1) 教师知识

教师知识大体上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本体性知识、文化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条件性知

I

识。

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

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这种知识与教师的教学经验的积累程度和教师知识面的宽窄有关。

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 2) 教师技能

教师技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与教学有关的知识和经验,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行为方式。实际上,教师技能是教师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它是教育理念和教育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教学技术以及思想品德等综合素质在教师身上的集中体现,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行为方式。

随着教师专业化研究和实践的发展,学科教学技能、教学管理技能、教学研究技能、教学实践性知识转换技能和人际交流技能,这些教师教学专业核心技能的重要性越发凸显。

5. 意义:

教师职业专业化的现实意义

1) 可以为解决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提供良好的途径和方法,为教师职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

2) 可以改变以往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即只要有知识就可以当教师的传统旧观念。 3) 可以提高在职教师的专业水平,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

4) 可以吸引更多的素质较高的、有志于从事教育事业的青年学生投身于教师职业。 考点二:教师角色

1. 教师职业的角色

1) 传道、授业、解惑者角色 2) 管理者角色 3) 示范者角色

4) 父母与朋友的角色 5) 研究者角色 2. 教师教学的角色

1) 教师是课程教学的开发者

新课程给予教师较大的教学自主权。教材只作为教师教学的主要参考材料。教师可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利用多媒体资源等自主开发课程。

2) 教师是学生探知的引导者

新课程强调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具有主观能动性,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成为探求知识的主体。 “学以学夫所教,而学必非教,教以教人之学,而教必非学。 ”意思是说:学生所学习的东西就是教师所传授的东西,但学习的过程不等于传授的过程;所说传授就是指导学生如何学习,但传授过程不等于学习过程。这句充分说明了教师无法代替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是探知的引导者。

3)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新课堂中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创设平等自由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提出异议,提倡知识面前人人平等。这样才能营造出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教师在课堂中会从讲台上走下来,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之中,与学生共享知识,体验收获。

4) 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2

新课程中,教师的主要职能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学生在教师的促进下,由被动到主动、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化,发挥各自的潜能,进而成长为自主的人、独立的人、能动的人、创新的人。 考点三:教师威信

1. 概念

教师威信是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以自己丰富的学识、出色的能力、执着的敬业精神、高尚的道德情操、娴熟的教育教学技能、优雅的风度仪表等魅力对学生所产生的吸引力、号召力和影响力。

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威信是教师搞好教学工作的首要前提。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也说过:“绝对必要的是教师要有极高的威信,除了这种威信外,学生不会再重视任何其他的意见。”

2. 分类

教师的威信有两种:一种是权力威信,一种是信服威信。 权力威信是教师根据教育法律法规、学校规章制度、教育传统以及社会心理优势而建立起来的威信。

信服威信是由于教师良好的思想品德、教学能力、教学态度与民主作风而使学生自愿接受、内向佩服而树立起来的威信。教师应该树立信服威信,而不应该追求权力威信。

3. 途径

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

1) 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

2) 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 3) 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4) 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 5) 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真题回顾

(一) 单选

1.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A复杂性 B创造性 C长期性 D隐蔽性 2. 教师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

A 运用教育教学规律B 进行科学发现 C 进行科学发明 D 探索未知领域 3.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教师劳动的( )

A 主体性 B 创造性 C 间接性 D 示范性

4. 有人说教师工作是个无底洞,没有明显的时刻界限,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特点。

A复杂性和创造性 B主体性和示范性 C 长期性和间接性 D 连续性和广泛性 5. 衡量教师是否胜任本职工作的基本条件是()。

A教师的年龄 B 教师的体质 C 教师的素养 D 教师的能力 6. 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的()。

A交往能力 B 研究能力 C 管理能力 D 学习能力

7.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地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是()。

A 教学设计能力 B 教学组织能力 C 教学决策能力 D 教学监控能力 8. 教师角色态度动态发展的关键因素是()。

A学生的表现、要求和反馈 B 领导批评 C 家长意见 D 社会舆论 (二) 多选

3

1. 优秀教师的人格特征()。

A 成熟的自我意识 B 强烈的责任心 C 富有创新精神 D 积极健康的情绪 E 良好的品格性格

2. 一个优秀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A 雄厚的知识素养 B 优秀的教学实践能力 C 熟练的教学技能 D 扎实的政治理论素养 (三) 判断

1.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

2.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授科学文化知识。

3. 一个教师不热爱自己的工作对象同样可以说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书育人工作,就像一个不喜欢自己的工作的工人同样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一样。 4. 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 (四) 简答

1. 教师劳动的特点

2. 教师专业化的条件有哪些? (五) 论述

1. 论述教师的职业素养。 (六) 案例分析

1. 青年教师小王一心想提高教学水平,他主动向特级教师李老师学习,经常跟班听课。小王上课时,尽管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甚至教学语言都与李老师相仿,但教学效果就是不佳。

小王的努力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为什么? 真题答案及解析 (一) 单选 1. 【答案】C 【答案】A 【答案】D 【答案】D 【答案】C 【答案】B 【答案】D 【答案】A (二) 多选

1. 【答案】ABCDE 2. 【答案】ABCD (三) 判断

1. V X X V (四) 简答

1. 【参考答案】 1) 复杂性和创造性 2) 长期性和间接性 3) 连续性和广延性 4) 主体性和示范性

5) 个体性和教育成果的集合性 2. 【参考答案】

4

搜索更多关于: 师生关系 师德 教学技能 的文档
师生关系 师德 教学技能.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fvtk1192c3gznb0fxez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