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区城中村改造工作情况的
视 察 报 告
根据2011年度重点工作安排,9月10日,区政协组织政协常委对全区城中村改造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视察。视察组先后实地察看了惠泽园、万和世家、锦绣星龙、锦绣花园等城中村改造工程,随后又召开区政协三届十次常委会议听取了区政府副区长、区城中村开发改造领导小组副组长、城改办主任 同志关于全区城中村改造工作情况的通报,并进行了专题协商讨论。委员们对全区城中村改造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就视察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区政协主席 ,副主席 参加视察,区委常委、统战部长 同志,区政府副区长 同志出席政协常委会议。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 城中村改造工作总体评价
区委、区政府把城中村改造工作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科学规划、扎实推进,创新举措、狠抓落实,城中村改造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气魄大。区委、区政府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从改
善民生质量、建设精品城市、打造人居福地的高度,决策部
1
署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工程,提出用五年左右时间完成规划区内13个城中村改造的目标,改造村子之多位居全市第一,改造任务之重占全市城中村改造任务的一半,充分体现出了区委、区政府的大思路、大手笔。
二是力度大。为加快实施这项民生工程,区里出台了文件,组建了机构,建立一系列协调机制,明确责任,驱动加压,区主要领导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既挂帅又出征,现场办公,一线指挥,亲自部署,亲自调度,亲自督导,确保了全区城中村改造工作的扎实推进。各城中村基本做到了在拆迁过程中公平公正、规范操作,在拆迁补偿上公开透明、让利于民,在开发改造上强化保障、注重产业培植,让村民眼前得利、长期受益,使旧村改造工作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响应,大部分村实现了和谐拆迁。
三是变化大。城中村改造工程的实施,加快了由农村向城市的跨跃,促进了由村民向市民的转变。一路走来,一路新工地,一路新楼群,一路新景观,一路新变化。旧村庄变成了新社区,矮平房变成了高楼房,小街巷变成了宽马路,破院落变成了新公园。原来破旧、杂乱的城中村,变成了设计新颖、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社区,村民们不仅
2
住上了新楼房,享受到了水、电、气、暖等配套齐全的生活条件。各城中村还都结合旧村改造,进一步建立健全了面向全体村民的各项社会保障,使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等一步步变成了现实。
四是影响大。城中村改造工程,作为改善民生、改善环境的重要举措,大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提高了社会保障水平,美化了城市生态环境,擦亮了人居品牌,提升了城市形象,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对于加速我区城市化进程,提升文明城市建设水平,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也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事实充分证明,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的决策部署,是十分英明、十分正确的,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是一项荫及子孙后代的德政工程。
二、 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区的城中村改造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改造任务仍十分艰巨,改造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在视察中了解到当前改造工作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需要深入地研究和探讨。
(一)宣传舆论工作还不够深入。城中村改造不仅需要广大村民的配合,也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目前有些部
3
门对改造工作支持不够,影响工作的推进;有些村民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态度不积极,配合不力,也影响到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部分村对城中村改造的重要意义认识还不够,村民们对城中村改造的精神知之甚少,改造的积极性不高,不能完全理解和配合改造工作。
(二)相关配套政策需进一步完善。尽管区政府及有关部门经过深入调研出台了配套文件,也出台了与之相衔接的实施细则,制定了改造方案,但由于城中村改造在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有很多问题需要在实践中探索解决。目前制定的政策遇到有些具体问题和矛盾,由于依据不充分难以解决,如土地转性政策比较原则,在实施中可操作性不强,导致土地转性慢、周期长,城中村改造报批手续较为繁琐、环节多,影响了改造建设工作的速度。
(三)近年来,我区“城中村”、棚户区和项目区的私人建房管理不够严格,创建、乱建现象较为严格,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改造的难度和拆迁的成本。
(四)“城中村”改造已经和将要使一部分村民变为居民,他们当中相当一部分人既无土地可耕种,又无房屋可拿去出租,同时也缺少就业技能,变为市民后理应享受城市居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