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这是一个很不守信用的供方,而且产品质量不好,检查发现这些零件的不合格率是百分之百,这样的供方提供的产品是绝对不能使用的,对于供方提供的产品,首先要验收是不是符合质量要求,同时也要验收是不是符合厂里的零件的装配使用的技术要求,发现问题以后要及时的做好不合格的标识,防止非预期的使用,可是这些都没有做到。车间主任说那15个零件已经装配在产品上使用了,但因没有什么特殊标记,现在也不知道装配在哪些产品上了,一时很难找到。也就是说,装配上这些零件的产品全部是不合格品,不合格平时不能出厂销售的。所以,它不符合标准的要求。 答案:有不符合项
不符合GB/T19001标准的7.5.3 标识和可追溯性,不符合的内容是:适当时,组织应在产品实现的全过程中使用适宜的方法识别产品。在有可追溯性要求的场合,组织应控制并记录产品的唯一性标识。
不符合的事实是:经检验发现这5个全部不合格,这批零件应该两个星期前就到货,但今天早上才收到,一共有20个,经检验发现这5个全部不合格。也就是百分之百得不合格。在零件装配的过程中使用了不合格产品。 不符合的性质是:严重不符合项。
11.公司规定所有技术文件由技术部负责发放,审核员在技术部查看编号为W-009“文件控制清单”中列有编号为0145的
化工原料检验规程注明是2003年版本的,但审核员在检验科发现质检员使用的化工原料检验规程是2000年版本。(4.2.3)D 案例分析:在技术部查看编号为W-009“文件控制清单”中列有编号为0145的化工原料检验规程注明是2003年版本的,但审核员在检验科发现质检员使用的化工原料检验规程是2000年版本,可以看出技术部的文件可能没有得到控制。 答案:有不符合项
不符合GB/T19001标准的4.2.3条款:文件控制,d)、确保在使用处获得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
不符合的事实是:W-009“文件控制清单编号为0145的化工原料检验规程注明是2003年版本,检验科发现质检员使用的化工原料检验规程是2000年版本。 不符合的性质是:一般不符合项。
12.审核员在销售部查看上季度产品销售统计分析报表,看到有许多顾客要求退、换货的记录,退换数量占了全部销售产品的21%,报表中写明的原因分析是运输不当造成产品外壳破损。审核员问:“对这种情况是如何处理的?”销售部长说:“这不是我们的责任,发货时产品的外壳都是好的,产品都是合格的,这些问题都是由于火车和汽车野蛮运输造成的,我们也没有办法,只能退换或修理。”(8.5.2)
案例分析:既然报表中已经分析出退货、换货的只要原因是运输不当造成的,那就应该拿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加强包装,
还是找铁路、公路方面交涉让其赔偿,或者找出更好的防护包装方式,就算是野蛮装卸,也不会造成损失,同时要评价采取措施的效果。 答案:有不符合项
不符合GB/T19001标准的8.5.2纠正措施;c) d) e) f)条款的规定
不符合的事实是:销售统计分析报表写明的原因分析是运输不当造成产品外壳破损,没有拿出很好的解决办法和评价办法的效果验证。
不符合的性质是:一般不符合项。
13.某建筑施工单位(乙方)与建设单位(甲方)签订的合同中写明:施工中使用的钢筋必须是甲方指定的企业生产的。审核员要求查看钢筋的检验记录,施工项目部的质检员说:“这些钢筋是从甲方指定的企业生产的,质量当然由甲方负责,我们用不着检验。”(7.4.3)
案例分析:施工项目部的质检员说:“这些钢筋是从甲方指定的企业生产的,质量当然由甲方负责,我们用不着检验,这个是极不负责任的说法,建筑产品,百年大计,出不得半点马虎,如果这些钢筋要是真的有问题,后果不堪设想,就是甲方提出指定的企业生产,那么到现场进行产品质量检验的程序不能少,第一个要检验材料是否合格,第二要验证是否数量一致,第三、要看钢筋是否能满足施工质量的要求,所以,质检员说
法很荒谬。 答案:有不符合项
不符合GB/T19001标准的7.4.3采购产品的验证,组织应确定并实施检验或其他必要的活动,以确保采购的产品满足规定的采购要求。
不符合的事实是:没有钢筋的检验记录 不符合的性质是:一般不符合项。
14.某化工厂在内部审核时,针对不同部门,组成审核组。在对四车间审核时,由质量办主任做审核组长,三车间、四车间技术副主任为组员,因为他们两个对四车间流程、设备、工艺和人员等最了解。(8.2.2)
案例分析:某化工厂对四车间内部审核的安排时,由四车间技术副主任为审核组组员,这违背了内部审核中审核员的选择应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审核员不应审核自己的工作。
答案:有不符合项
不符合GB/T19001标准的8.2.2条款,内部审核,不符合的内容是:内部审核中审核员的选择应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审核员不应审核自己的工作。
不符合的事实是:在对四车间审核时,四车间技术副主任为组员,为审核组成员。
。不符合的性质是:一般不符合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