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采煤论文开采技术毕业论文
作者 刘肖平
摘要 编写实习报告是我们毕业前的一个重要实践性环节,是我们学生全面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础技能对实际问题进行设计或研究的综合性训练,能够使我们掌握工程设计的一般程序和方法,加强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和的能力,培养我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以及科技创新的能力。因此,编好实习报告工作,对全面提高我们在实际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设计以下山峁煤矿为例详细介绍矿井的概况特征,经过一系列的方案论证比较,选择了适合矿井的开拓方式、采煤方法、各生产系统和通风方式。
关键词 矿井开拓;采煤方法;矿井通风;安全技术
1
目录
第一章 矿井概况与井田地质特征.........................................4
第一节 矿井概况...................................................4 第二节 井田地质特征...............................................4 第二章 矿井开拓与开采.................................................9
第一节 矿井开拓部署...............................................9 第二节 矿井生产系统..............................................12 第三节 采区巷道布置及方法........................................20 第三章 矿井通风......................................................29
第一节 矿井通风系统..............................................29 第四节 矿井风量计算..............................................29 第四章 矿井安全技术..................................................35
第一节 矿井瓦斯治理..............................................35 第二节 矿尘防治..................................................36 第三节 矿井防灭火................................................36 第四节 矿井防治水................................................37 第五节 顶板灾害防治..............................................38 第五章 实学收获、体会及建议..........................................39 参考文献..............................................................39
2
第一章 矿井概况与井田地质特征
第一节 矿井概况
山西柳林鑫飞下山峁煤业有限公司位于山西省柳林县城北偏西直距约20km王家沟乡圪塔上村、延家峁村、任家山村、后备村一带,属柳林县王家沟乡管辖。井田地理坐标:东经110°52′15″- 110°54′11″,北纬37°36′14″-37°37′31″。
井田位于柳林县城北20km处,紧靠柳林—碛口公路,距孝柳铁路穆村站30km,距柳林—结绳焉公路3km,交通运输条件便利。
山西柳林鑫飞下山峁煤业有限公司原名称为山西柳林下山峁煤业有限公司。该矿是经山西省煤炭工业局以晋煤行发(2008)53号文件批准的机械化升级改造矿井,核准矿井生产能力为30万t/a。2008年9月和12月委托山西源通煤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分别编制并完成了矿井的初步设计和安全专篇设计,吕梁市煤炭工业局以吕煤基字[2008]504号文件批准了矿井的初步设计,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吕梁监察分局以吕煤监监察字[2008]147号文件批准了矿井的安全专篇设计。但由于政策原因,该矿一直未批复开工建设。2009年9月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又以晋煤重组办发[2009]33号文批准该矿为本次资源兼并重组的整合矿井。批准矿井由原山西柳林下山峁煤业有限公司、山西柳林任家山煤业有限公司及已关闭的山西柳林森泽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三个矿整合为一个矿。整合后矿井名称为山西柳林鑫飞下山峁煤业有限公司。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为其颁发了新的采矿许可证,批准矿井井田面积为4.0716km2,开采煤层为4-9#煤层,生产能力由原39万t/a提升至90万t/a。
第二节 井田地质特征
一、地层及地质构造
区域地质简况 (一)区域地层 1、区域构造
3
本井田区域构造位置处于鄂尔多斯台坳之河东断凹,原三交勘探区东部。区域构造以褶曲为主,断裂较少。
2、区域地层
本区位于鄂尔多斯聚煤盆地东缘的河东煤田北部。区域地层由老到新有:太古界界河口群、吕梁山群,元古界野鸡山群、黑茶山组、震旦系汉高山组,古生界寒武系中统、上统,奥陶系下统、中统,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石千峰组,三叠系下统刘家沟组、和尚沟组,三叠系中统二马营组、铜川组,新生界上第三系上新统,第四系中上更新统,全新统。(见表1-2-1)
区域内无岩浆出露。主要矿产为煤、山西式铁矿、铝土矿、水泥岩和建材石料等。
(二)区域含煤特征
区域上含煤地层主要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
太原组(C3t):由深灰色、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中粗粒砂岩、灰岩及煤层组成,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该组旋回结构清楚,厚度很稳定,一般含6、7、8、9、10号煤层,其中8、9号煤层稳定可采,其余为不可采煤层或煤线。
山西组(P1s):山西组是以陆相沉积为主的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地层岩性由深灰-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灰色砂岩及煤层组成,本组含有1、2、3、4、5号煤层,其中4、5号煤层为稳定可采煤层,其余为不可采煤层。
二、矿井地质
(一)地层
本井田大部分被黄土覆盖,基岩零星出露。井田内发育的地层由老至新有:奥陶系中统峰峰组,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及上统上石盒子组,上第三系上新统,第四系中上更新统的地层。依据精查区资料,并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