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工作岗位职责
【篇一:统计工作岗位职责】
统计工作岗位职责
1、认真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实施细则》及《山西省统计检查监督规定》,并对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保证企业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科学性,对虚报、漏报、拒报统计数字的违法行为 ,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对于统计人员因坚持事实求是而受到打击报复的,要伸张正义,按情节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行政或刑事责任
2、完成国家统计调查和地方统计调查任务,严格执行国家统计标准,贯彻国家、省、市、县统计部门制定的统一统计报表制度。搞好统
计优质报务,为企业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分析报告。 3、统一管理企业统计数字,凡向上级报送报表或提供统计数字,均需通过统计室审查批准,并加盖印章,否则一律无效。
4、统一管理企业统计报表,企业统计报表未经上级统计部门和统计室的批准,均属非法报表。
5、协助县统计部门做好统计人员统计资格认证和继续教育工作,对村级统计机构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进行监督和指导。搜集、整理、编印当年本企业的简要统计资料,健全
企业统计历史资料台帐、统计资料的整理和归档,同时规范和完善统计档案资料的保管、交接、查阅制度。 统计室工作守则
一、统计室是乡镇一级统计机构,业务上接受上级统计部门的领导,负责并组织实施本企业的统计调查业务,确保各项统计调查任务的完成。
二、恪守“忠诚统计、乐于奉献、实事求是、不出假数、依法治统、严守秘密、公正透明、服务社会”的统计职业道德规范。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坚持原则,求真务实,尽职尽责。
三、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统计调查制度方法和统计标准,统一布置本企业各类统计报表,统一搜集、整理、汇总、管理和发布本企业统计数据和信息,准确及时地完成统计调查任务。
四、加强统计基础建设,统计人员在认真完成各种统计月报、季报、年报及临时调查工作的同时,并健全统计台帐、统计资料原始记录,按照统计报表报送审核制度的要求,作
出报表后,经领导审核、签字、盖章后,方可上报。
五、依据《统计法》的要求开展统计工作,为保障源头数据的准确性,严守统计工作秘密,未经领导审核同意,统计资料不得随意对外提供。
六、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定期反映本企业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为领导指导企业发展,做好统计咨询服务。
七、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统计法律知识及有关统计业务知识。统计室成员要按照各自分工,认真履行职责,相互协助,密切配合,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资料审核报送管理制度
一、统计报表必须真实反映本企业的经济运行情况,并按规定的时间及时上报,各种报表均应由领导审核,签字上报;
二、企业领导对统计人员依法提供的统计资料不得随意修改,如认为不实,由统计人员核实后并在规定期限内订正;
三、为领导提供资料时,必须依照统计法有关规定,以 统计负责人签字或盖章的资料为准;
四、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统计局制定的《统计资料保密管理办法》,加强资料的统一管理;
五、进一步完善统计资料档案管理制度有关规定,妥善保管、调用和移交。
统计微机使用制度
为了进一步保障统计工作的正常运行,统计报表及时、准确上报,特制定本制度:
一、统计室微机、打印机除统计专人使用外,其他闲杂人员一律不得擅自使用。
二、微机操作人员应经常保持微机、打印机等器材设备的清洁卫生。严禁在微机上玩各种游戏,上网聊天,不得因疏忽大意对微机造成损害影响统计工作正常运行。
三、使用人员应对微机的系统、软件、程序等作定期的 检查,定期的维护。
四、保持微机、打印机的正常使用,确保统计工作正常开展。 统计人员办事程序制度
一、统计人员在工作中要坚持实事求是、及时准确,确保数据来源有据。
二、统计人员领到报表后,尽快完成调查、填报工作,审核汇总后由企业领导签字盖章,会计确认签字,及时上报县统计局;
三、统计人员对报表的数据进行审核汇总,交报送企业领导审核,确认准确无误后有统计人员编写数据质量评估报告,领导签字、盖章,方可上报。
四、每种统计报表上报必须附报表说明,在规定时间内上报到县统计局,不得虚报、瞒报、无故不报,迟报。
【篇二:统计员工作职责】
统计员工作职责
1、加强统计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做到持证上岗。 2、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统计报表制度,按时完成统计报表任务。
3、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虚报、瞒报、伪造、篡改、拒报和迟报统计资料。
4、负责单位各项统计数据的处理和保管工作。
5、负责各项普查、抽样调查任务的入户登记及调查数据的汇总、上报工作。
6、按时完成单位领导交办的其它各项工作 仓库统计员工作职责
负责制定仓库对生产计划外领用漆包线、矽钢片、铜箔等以公斤为计量单位的领用计划,生产计划外领用漆包线用料统计,做到生产统计准确及时,物料流向清晰。及时发现生产领料问题,并向主管汇报,提出解决方案。具体工作职责如下:
1、组织、协调、配合生产车间物料员、各组长漆包线计划外领用统计及整个订单漆包线的损耗统计工作,按时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统计任务。
2、制定和实施管辖区物料(公斤为计量单位的所有物料)的统计调查计划,搜集、整理、提供统计数据形成统计报表提交给仓库主管。 3、根据配料清单做好管辖区物料需求计划的编制。 4、及时、准确汇总上报各类报表。 【扩展阅读篇】
工作总结格式一般分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署名四部分。 (1)标题。一般是根据工作总结的中心内容、目的要求、总结方向来定。同一事物因工作总结的方向——侧重点不同其标题也就不同。工作总结标题有单标题,也有双标题。字迹要醒目。单标题就是只有一个题目,如《我省干部选任制度改革的一次成功尝试》。一般
说,工作总结的标题由工作总结的单位名称、工作总结的时间、工作总结的内容或
(2)前言。即写在前面的话,工作总结起始的段落。其作用在于用简炼的文字概括交代工作总结的问题;或者说明所要总结的问题、时间、地点、背景、事情的大致经过;或者将工作总结的中心内容:主要经验、成绩与效果等作概括的提示;或者将工作的过程、基本情况、突出的成绩作简洁的介绍。其目的在于让读者对工作总结的全貌有一个概括的了解、为阅读、理解全篇打下基础。
(3)正文。正文是工作总结的主体,一篇工作总结是否抓住了事情的本质,实事求是地反映出了成绩与问题,科学地总结出了经验与教训,文章是否中心突出,重点明确、阐述透彻、逻辑性强、使人信,全赖于主体部分的写作水平与质量。因此,一定要花大力气把立体部分的材料安排好、写好。正文的基本内容是做法和体会、成绩和缺点、经验和教训。
1)成绩和经验这是工作总结的目的,是正文的关键部分,这部分材料如何安排很重要,一般写法有二。一是写出做法,成绩之后再写经验。即表述成绩、做法之后从分析成功的原因、主客观条件中得出经验教益。二是写做法、成绩的同时写出经验,“寓经验于做法之中”。也有在做法,成绩之后用“心得体会”的方式来介绍经验,这实际是前一种写法。成绩和经验是工作总结的中心和重点,是构成工作总结正文的支柱。所谓成绩是工作实践过程中所得到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所谓经验是指在工作中取得的优良成绩和成功的原因。在工作总结中,成绩表现为物质成果,一般运用一些准确的数字表现出来。精神成果则要用前后对比的典型事例来说明思想觉悟的提高和精神境界的高尚,使精神成果在工作总结中看得见、摸得着,才有感染力和说明力。
2)存在的问题和教训一般放在成绩与经验之后写。存在的问题虽不在每一篇工作总结中都写,但思想上一定要有个正确的认识。每篇工作总结都要坚持辩论法,坚持一分为二的两点论,既看到成绩又看到存在的问题,分清主流和枝节。这样才能发扬成绩、纠正错误,虚心谨慎,继续前进。
写存在的问题与教训要中肯、恰当、实事求是。
(4)结尾一般写今后努力的方向,或者写今后的打算。这部分要精炼、简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