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生 物
一、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1分,共20分。) 1. 真核细胞中,合成场所相同的一组物质是 ( ) A.磷脂分子和血红蛋白 C.DNA聚合酶和DNA
B.胃蛋白酶和抗体
D.胰岛素和乙烯
2. 下图是细胞中糖类合成与分解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过程①只在线粒体中进行,过程②只在叶绿体中进行 B.过程①和②中均能产生[H],二者还原的物质不同 C.过程①释放的能量全部储存在ATP分子中 D.过程②产生的(CH2O)中的氧全部自于H2O
3. 科研人员通过对缺少H蛋白的癌细胞进行研究,发现染色体在一些关键位置处于展开状态,
激活了一系列基因,使癌细胞“永生”,癌细胞因此持续分裂。下列叙述相关不正确的是 ...( )
A.肿瘤的发生可能与染色体解螺旋有关 B.癌细胞无限增殖与基因表达调控无关 C.在癌细胞中H蛋白基因可能处于关闭状态 D.提高癌细胞H蛋白合成的药物有助于攻克癌症
4. 壁虎的尾巴断裂后能再生,这是由于 ( ) A.细胞的全能性 C.细胞的凋亡
B.细胞的衰老 D.细胞的增殖分化
5. 关于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共同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都有DNA复制
B.都有同染色体联会
D.都有染色单体分开
C.都有纺锤体的形成
6. 雕鸮的羽毛绿色与黄色、条纹和无纹分别由两对常染色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一对显性基因纯合会出现致死现象。绿色条纹与黄色无纹雕鸮交配,F1绿色无纹和黄色无纹雕鸮的比
例为11。F1绿色无纹雕鸮相互交配后,F2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条纹黄色条纹=6321。据此作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 ... A.绿色对于黄色是显性,无纹对条纹是显性,绿色基因纯合致死 B.F1绿色无纹个体相互交配,后代有3种基因型的个体致死 C.F2黄色无纹的个体随机交配,后代中黄色条纹个体的比例为1/8 D.F2某绿色无纹个体和黄色条纹个体杂交,后代表现型比例可能不是1111
7. 血友病男患者的一个正常次级精母细胞处于着丝点刚分开时,该细胞可能存在( ) A.两条Y染色体,没有致病基因 C.两条染色体,一个致病基因
B.、Y染色体各一条,一个致病基因 D.、Y染色体各一条,没有致病基因
8. 右图所示为鸡(W型性别决定)羽毛颜色的杂交实验结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对性状的遗传属于伴性遗传 B.芦花性状为显性性状
C.亲、子代芦花母鸡的基因型相同 D.亲、子代芦花公鸡的基因型相同
9. 对遗传病进行监测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预防遗传病的发生。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进行产前诊断,以确定胎儿是否携带致病基因 B.将患者的缺陷基因诱变成正常基因 C.禁止近亲结婚以减少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D.在人群中随机调查,判断遗传方式
10. 除草剂敏感型的玉米经辐射获得了抗性突变体,敏感和抗性是一对相对性状。关于突变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若为染色体片段缺失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是显性基因 B.若为基因突变所致,则抗性基因与敏感基因的碱基序列一定不同 C.若为染色体易位(移接)所致,则四分体时一定发生了交叉互换 D.若为一对碱基缺失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不能编码肽链
11. 枯草杆菌野生型与某一突变型的差异见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枯草杆菌 核糖体S12蛋白第55~58位的氨基酸序列 链霉素与核糖体的结合 在含链霉素培养基中的存活率(%) 野生型 突变型 …—P———P—… …—P—R——P—… 能 不能 0 100 注:P-脯氨酸;-赖氨酸;R-精氨酸
A.S12蛋白结构改变导致突变型具有链霉素抗性 B.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转录功能 C.突变型的产生是由于一个碱基对的缺失所致 D.链霉素可以诱发枯草杆菌产生相应的抗性突变
12. 果蝇体色的黄色性状由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显性基因控制野生颜色。在一个果蝇群体的样本中包括1021只野生颜色雄蝇、997只野生颜色雌蝇和3只黄色雄蝇。该群体的基因库中黄色基因的频率约为 ( ) A.0.099%
B.0.148%
C.0.586%
D.以上都不对
13. 大豆中含有大豆异黄酮,其分子结构与人雌性激素相似,进入人体后能发挥微弱的雌性激素效应。下列对大豆异黄酮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 ) ...
A.会引起促性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B.能与人雌性激素受体特异性结合 C.可能作用于下丘脑的雌性激素受体
D.可缓解雌性激素水平降低者的症状
14. 在寒冷环境中,人体会发生的变化是 ( ) A.皮肤血流量增加 C.肾上腺素分泌减少
B.汗腺活动增强
D.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15. 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B是反射弧中的传入神经元
B.C是位于脊髓的神经中枢(反射中枢) C.刺激②处可以在A处检测到膜电位的反转 D.刺激①处,引起E收缩的过程不是反射
16. 有关人体甲状腺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共同调节 B.下丘脑分泌的激素直接作用于甲状腺影响其分泌 C.用蛋白酶处理甲状腺激素会使其失活 D.长期食用缺碘的食物会导致甲亢的产生
17.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
①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防止果实脱落 ②用细胞分裂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抑制其发芽 ③用一定浓度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可促其成熟 ④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 A.②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
18.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 A.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群落由多个不同种群及生存环境组成
C.群落次生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增加 D.生态系统依靠自我调节能力实现稳态 19. 生物学研究中,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
A.用红、绿荧光染料标记膜蛋白研究细胞膜的流动性 B.以叶绿体作为标志物观察胞质环流(细胞质流动) C.通过标记基因筛选导入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 D.用H标记的胸腺嘧啶研究基因的表达过程
20. 微生物常被用于基因工程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从耐热的细菌中获取PCR所需的DNA连接酶 B.大肠杆菌、酵母菌等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载体 C.作为载体的DNA分子需具有合成抗生素的基因 D.常利用土壤农杆菌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
二、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共20分。) 21. 线粒体中不会出现 ( ) A.葡萄糖的分解 C. ATP的水解
B.氨基酸脱水缩合
3
D.DNA聚合酶的催化
22. 乙烯能与R蛋白上乙烯结合位点结合,与乙烯结合后的R蛋白使酶T失活。有活性的酶T可使E蛋白磷酸化,从而使E蛋白无法调控相应基因转录,无乙烯生理反应出现。R蛋白上乙烯结合位点突变的纯合子与野生型杂交,在有乙烯条件下,F1个体的表现型及该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分别是 ( )
A.有乙烯生理反应、显性 C.无乙烯生理反应、显性
B.有乙烯生理反应、隐性 D.无乙烯生理反应、隐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