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沙雅县“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五期工程规划(2011-2020年)
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因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影响因素多,因此,由上级领导部门的统一管理和统一安排。由沙雅县县委、县政府、县林业局、农业局、土管局、水利水电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成立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林业局,具体负责项目的组织筹建工作。
2、加强建设管理,做到工程按标准设计,按标准施工,按标准验收,建立科学的工程建设质量技术监督体系,实行科学规划、施工、管理。
3、加强资金管理,专户储存,独立核算,严格执行财务制度,专款专用。首先,专户储存,独立核算,账户设在项目管理办公室,保证资金使用合理并便于上级管理部门检查监督。其次,严格执行财务制度,专款专用。按专项资金管理要求,实行工程阶段进度检查验收后,拨付资金的办法,保证工程的质量和资金的使用。加强资金使用的跟踪检查和审计工作。
4、强化科技支撑,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增加林业工程建设的科技投入,大力推广在实践中证明行之有效的实用技术和科技成果,确保“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质量,提高效益。
5、动员社会各界参与
自2000年以来,沙雅县委、政府把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作为转变干部职工工作作风的切入点,从抓管理、抓质量、抓监督、抓责任入手,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广大干部群众一起奋战在造林第一线,战风沙,斗酷暑,积极投身于植树造林活动中。 2.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建设资金,土壤盐渍化重,防沙治沙难度大,工程建设前期投入很大,而且后期又没有管护资金不能及时围栏,一些区域水源又不能得到保障,造成林地的管护难,保存率受到影响。
2、科技含量低,经营粗放,效益低,不适应现代林业新形势的需要
- 11 -
新疆沙雅县“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五期工程规划(2011-2020年)
3、农牧民的生态保护和意识还比较薄弱,加之木材价格的不断上扬,受经济利益的趋动,偷伐盗伐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林带胁地,农田防护林滑坡趋势没有得到缓解。
3 五期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3.1 规划背景
沙雅县三北防护林建设是我国国土绿化和“三北”防护林体系的组成部分,是以农田防护林为主体,以农田、河流、农村外围防护林为网络,构建防护林体系新格局的重要内容。其主要任务是对农田、河流、农村外围进行防护林体系建设。
近几年,随着新疆林业的发展,沙雅县三北防护林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在改善生态环境及促进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明显提高,特别是通过“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建设,在全县初步形成了以带、片、网结合,林、路、渠配套的农防林体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疆林业行动纲要?颁布后,沙雅县按照文件精神,大力发展农村防护林体系建设,并将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使防护林建设在原有基础上又上了一个台阶,纵观以前的防护林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建设总体水平不高,建设规模还不够,各乡、镇、场发展还不平衡,沙雅县地处塔里木盆地北部,气候恶劣,土地荒漠化、盐渍化严重,生态脆弱,依靠现有的防护林体系还难以保证达到很好的防护效果,农村防护林体系建设任务极其繁重。
三北防护林建设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沙雅县的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沙雅县县委、政府深刻认识到抓好三北防护林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三北防护林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三北防护林建设必须统一规划,科学设计,在规划设计上,要充分体现生
- 12 -
新疆沙雅县“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五期工程规划(2011-2020年)
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适地适树”、“因地制宜”地搞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规划设计,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把沙雅县三北防护林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本?规划?的编制,对推进沙雅县三北防护林建设、新农村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指导今后一个时期沙雅县生态体系框架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3.2 加速推进三北防护林体系五期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3.2.1 保护绿洲生态环境,抑制沙漠化
沙雅县地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其中沙漠、山地占90%以上,号称“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在终年盛行的西北风影响之下,每年以2-6米速度向南扩张,时常面临“沙”临城下的危机。目前县域绿洲边缘大面积的原始胡杨林、灌丛植被已荡然无存,造成边缘植被生长地的严重沙化,绿洲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仍未阻止。但绿洲内能源短缺,过量采集已深入沙漠百余公里,使绿洲与沙漠之间这一天然植被保护过渡带几近丧失,使绿洲与沙漠直接接触,各河流下游胡杨林及灌溉面积呈下降趋势,使绿洲外围的生态环境更进一步恶化。此次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面积为580000亩,主要分布在绿洲农田及受风沙危害较严重的区域,项目建成后能够有效地抑制沙漠的扩展和绿洲的退缩,保护基本农田不受危害。有效遏制沙化土地扩展趋势,恢复和重建沙雅县绿洲生态系统,使全县各族人民受益。
3.2.2 增加绿洲森林覆盖率,保障基本农田生产
农田防护林是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农村生存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农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有重要意义。据研究,林网健全的
- 13 -
新疆沙雅县“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五期工程规划(2011-2020年)
农田基本控制了春季大风引起的就地起沙对农作物的危害,在农田防护林的保护下,绿洲内部的小麦产量可提高20.9%,玉米为18%,棉花为10%以上。到2020年全县完成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面积580000亩,其中,经济林242273亩,防风固沙林7727亩,封沙育林330000亩。森林的覆盖率明显增加,由2.15%提高到2.70%,增加0.55个百分点,通过大力开展农田防护林建设,构筑平原地区国土生态安全的绿色屏障,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人居环境,增加森林资源总量,促进农村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为高标准农田提供高标准的生态屏障,促进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3.2.3 改善城区生态环境,优化生活环境质量
沙雅县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受沙漠气候影响,每年春夏两季城区常遭受风沙肆虐,风沙中含尘量极高。近几年浮尘天气平均每年增加2.5天,已经达到年260天,每平方公里最高月降尘量619.08吨,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阻碍经济社会发展。恶劣的生态环境给当地人民的工作、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三北五期工程的实施,不仅能够保护城区的生态环境,全面推进沙雅县城市绿化美化向纵深发展,而且能够改善和优化沙雅县城区社会经济环境,加强城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3.2.4 完善农村防护林体系,防灾减灾
沙雅县自然条件恶劣,每年春夏两季常遭受风沙肆虐,风沙中含尘量极高。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特困地县,农民的口粮田尤其重要,是农民的保命田。每逢风灾过后,轻则缺苗断垄,重则树木连根拔起,房屋毁损,农作物欠收,严重时整乡绝收。自然灾害活动频繁,使农田土壤沙化严重,肥力降低,水资源大量流失,给沙雅县各族人民带来了巨大损失。三北五期防护林建设是重要基础设施建设,防护林体系不仅能防风,还能通过蒸发,增加空气和地表湿度,缓和气温,阻留积雪,减弱土壤的风蚀
- 14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