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实验探究题汇总(总复习)
实验探究题 ┃题型特点┃
探究性试题已成为各地中考必考的一种题型,考查的形式主要以科学探究中的某几个环节为主。探究性试题具有如下特点:(1)探究要素多少不一;(2)命题材料丰富多样;(3)命题信息新旧皆可;(4)考查方式多种多样。
解答实验探究题要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实验内容(目的) 、思维要严密、猜想和假设要有理有据、依据题给信息或上下文进行分析推理和验证,并能根据自己所学的化学知识和经验对问题作出有意义的猜想,再根据题给条件,进行实验探究;(2)回答问题要直接,不要转弯抹角;(3)语言表述要有逻辑性,要体现出因果关系,回答要环环相扣。 类型一 气体制备、仪器的应用 类型二 物质组成的探究
例2 [2019?龙东]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碱石灰”是氧化钙和固体氢氧化钠的混合物,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某同学对一瓶久置的碱石灰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没有变质,只含有氧化钙和氢氧化钠; 猜想二:部分变质;
猜想三:完全变质,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氢氧化钠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进行实验] 实验如图ZT7-4所示: [解释与结论]
由操作②的现象判断:猜想三__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由操作⑤⑥的现象判断滤液中含有____________,由此判断猜想一不成立,得出结论。 [反思与评价]
实验室中碱石灰应该______________保存。
[答案] [猜想与假设] CaCO3(或碳酸钙) Na2CO3(或碳酸钠) 2NaOH +CO2===Na2CO3+H2O [解释与结论] 不成立 Na2CO3 [反思与评价] 密封
[解析] [猜想与假设]首先要明确碱石灰变质的生成物。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生成的氢氧化钙再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而完全变质;氢氧化钠直接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变质。因此完全变质后固体含有碳酸钙和碳酸钠。[解释与结论]要充分思考操作流程提供的信息。根据“样品加水,试管外壁发热”推知,样品中一定含有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 ,进而推出猜想三不成立;过滤后向滤液中加稀盐酸冒出气泡,说明滤液中含有可溶性碳酸盐,进而说明滤液中含有碳酸钠,从而推知猜想一不成立,可见碱石灰样品是部分变质。[反思评价]要注意从药品保存角度分析解答,凡是具有挥发性、易潮解或能与空气成分发生反应的物质都要密封保存。 类型三 设计探究方案
例3 [2019?绥化]2019?绥化牙膏摩擦剂的类型很多,如CaCO3、SiO2或它们的混合物。某兴趣小组对牙膏摩擦剂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1] 某品牌牙膏中是否含有CaCO3? [查阅资料] 二氧化硅不与稀盐酸反应。 [实验方案]
(1)取少量牙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出现气泡,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摩擦剂中含有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
(2)取实验(1)中的溶液,加入碳酸钾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2] 该牙膏中Ca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实验装置 ]
[实验步骤]
(1)按图ZT7-5连接好装置后,发现一处明显的错误,改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重新连接好装置,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B 装置中加入牙膏样品8 g。
(4)____________K1,____________K2(以上均填“打开”或“关闭”) ,向牙膏样品中滴入10%的盐酸,至B 中无气泡产生时,停止滴加盐酸。
(5)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至C 中不再产生沉淀。
(6)将C 装置中的固液混合物过滤、洗涤、烘干后称量其质量。实验数据如图ZT7-6(已知此品牌牙膏中的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装置内试剂均足量) 所示: [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
(1)若没有A 装置,则测定结果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2)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上面数据,计算该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 [答案] [实验方案] (1)CO2-3 (2)CaCl2+K2CO3===CaCO3↓+2KCl
[实验步骤] (1)C装置中,气体应该从长导管进,短导管出 (2)检查装置气密性 (4)关闭 打开 (5)关闭K2,打开K1,缓缓鼓入空气 [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 (1)偏大
(2)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C 装置(或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3)25%
[解析] [实验方案](1)要充分考虑到碳酸盐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并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生成的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根据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判断摩擦剂中必有CO2-3。(2)碳酸钙与适量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是CaCl2,它能与碳酸钾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实验步骤](1)分析题给实验装置,进行除杂和反应是为了保证反应物充分接触及便于气体导出,气体进入广口瓶的顺序应遵循长导管进气,短导管出气,故C 装置有明显错误,改正方法是气体应该从长导管进,短导管出。(2)凡是做有气体生成或气体参加的实验,实验前都要检查装置气密性。(4)为了防止生成的二氧化碳从左侧装置逸出,滴加稀盐酸前应关闭K1,打开K2。[实验方案] (5)反应结束后为保证B 装置中的二氧化碳完全被吸收,应关闭K2,打开K1,并缓缓鼓入空气,将B 装置中的二氧化碳排进C 装置中,直到C 中不再产生沉淀为止。[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A装置的作用是除去空气的CO2,避免实验结果测定不准,如果没有A 装置,会导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C 装置,使测定结果偏大。同理,D 装置的作用与A 装置相同,是防止外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C 装置。由“白色沉淀3.94 g”结合C 装置中发生的反应推知,白色沉淀是CO2和Ba(OH)2反应生成的BaCO3沉淀,进而求出参加反应的CO2的质量为0.88 g ,最后根据CaCO3+2HCl===CaCl2+H2O +CO2↑,计算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2 g,故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2 g/8 g×100%=25%。 ┃自主训练┃
[解析] 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前不燃烧,通氧气后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与氧气接触。
2.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吸、放热情况。操作步骤为:①向试剂1中加入试剂2,搅拌、测温;②静置、测温;③再加入试剂3,搅拌、测
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Na2CO3在溶于水的过程中放出热量 B .NaHCO3在溶于水的过程中吸收热量
C .其他条件相同时,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混合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更多 D .实验中,若同一列试剂的温度及所取的量不同,则实验结论的可信度降低 3. [2019?鄂州]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小组内小明同学认为有两种可能: 猜想1:该溶液没有变质。 猜想2:该溶液全部变质。
(1)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还有一种可能,请你补充出猜想3: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验证猜想3,小红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帮他完成实验报告的填写。 (3)探究启示:氢氧化钠必须__________保存。
[答案](1)该溶液部分变质 (2)向其中滴加过量的CaCl2(或BaCl2) 溶液 (3)密封
4.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创新实验是“火龙生字”。在成果展示现场,某同学用硝酸钾的热饱和溶液先在白纸上书写“火”字,晾干后白纸上出现硝酸钾晶体。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触硝酸钾晶体,就会观察到白纸上写过字的地方燃烧并迅速蔓延,留下“火”字的黑色痕迹。在场的同学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进行了如下研究: [提出问题] 为什么附有硝酸钾的白纸更容易燃烧?
[查阅资料] 硝酸钾受热易分解,生成亚硝酸钾(KNO2)和一种常见的气体单质。 [猜想与假设] 对于生成的是什么气体,四位同学有如下猜测: 甲同学认为是二氧化氮;
乙同学认为是氮气; 丙同学认为是氧气; 丁同学认为是氢气。
丙同学指出不可能是二氧化氮、氢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 四位同学设计了实验对同学丙的猜想进行了验证,他们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丙同学的猜想正确。硝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释与结论] 白纸上写过字的地方更容易燃烧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为什么要用“硝酸钾的热饱和溶液”书写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二氧化氮不是单质 硝酸钾中不含氢元素 将少量硝酸钾晶体放入试管中加热,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硝酸钾晶体受热生成氧气,使得写过字的白纸附近氧气浓度增加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用热饱和溶液能使白纸附着较多的硝酸钾 5.小敏和小玉在实验室用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分别用图ZT7-7所示甲、乙装置(气密性均良好) 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取及性质实验,但均未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针对此现象,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小敏同学实验时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 小玉同学实验时澄清石灰水为什么没有变浑浊呢? [作出猜想] 猜想一:澄清石灰水变质了。
猜想二:反应产生的气体除了有二氧化碳外,还有氯化氢。 [查阅资料] 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