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word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7 3:41:1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思想史表明批判,尤其是冲破传统习俗观念的批判,是创新的前提。可以认为,没有批判,便没有创新;没有批判,便没有新的观点与理论的出现。 “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书”通过思想家们的不朽著作向我们昭示他们历尽艰辛,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对传统的、腐朽的观念进行深刻的揭露与批判,启发人们从新的视角对事关人类命运与前途的问题,重新思考、重新探索,从而为人类历史前进开创新的前景,开辟新的道路。此文简单概述了批判在创新中一些作用,而且泛泛而谈。

二.批判精神与创新人才

《科学的批判精神是创新人才的意志体现》批判精神是不断推进人类文明的原动力。人类拥有了批判精神,就仿佛掌握了普罗米修斯手中的生命之火,这火点燃了人类推动社会不断进步的智慧之光。所谓的批判,就是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审视历史和现实,进行理性分析和解剖,以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创造新的事物来改变现状,推动社会发展。批判的充分条件是批判者必须具备思想、人格和精神的独立性。因此,批判活动所包含的丰富内涵和积极意义,便远远大于批判的本身。事实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本来就是一个不断批判、不断发展的过程。如果没有哥白尼对托勒密“地心说”的怀疑和批判,就没有‘旧心说”的创立;没有对牛顿经典物理学的“绝对时空观”的怀疑和超越,就不可能有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出现。历史上朝代的更替、自然界万物的进化,正是通过不断的自我否定,不断的自我批判,逐步朝向高级阶段发展的结果。批判的前导是敢于怀疑,科学的批判精神是理性怀疑的延伸。没有理性的怀疑,就没有科学的批判;而没有科学诩是“新新人类”,以冷峻和另类的眼光来审视社会的批判,就不会有科学的建树。《批判与创新

人才》《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创新在于人才,创新人才在于创新,创新始于批判,并通过批判而使创新成果更富有价值,因此,批判性思维是创新人才的首要思维范式。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也是一个创新的时代,要造就大批创新人才,就要深入开展对批判性思维范式的研究和训练,在全社会营造鼓励批判、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这两篇文章强调了批判精神在创新人才培养中有着重要作用,但未涉及批判精神在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中作用,这一具体内容。

随着创新人才口号的提出,高校教育改革推进,对中国传统教育的反思,此领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进行研究并提出实践方案。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批判意识与创新的关系

从学生,教师,学校三大教育主体出发,运用教育学知识分析批判意识培养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涉及教育思维,教育模式和教育管理的转变。

提出了维持性学习模型与创新性学习模型,传统教育与创新教育,学术自由等一些概念

调查了部分高校现状,并进行了分析,从教育思维,课程,教学内容,考试

方式和管理方式角度提出了一些对策。

论文框架构思

第一章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创新的涵义创新是知识发现和发明的过程

创新人才创新性是指个体或群体的本质属性,指具备的创新属性和必备创新素质.创新人才要求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能够进行创新学习塑造创新能力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的本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最根本就是创造性发展教育的功能在于学生老师创新教育活动,高校国家发展战略知识经济时代赋予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特殊意义

第二章 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及问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大学生在创新能力方面存在较好的认知大学生在创新实践中缺乏贯彻意志,创新能力滞后

大学生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大学生创新“知 行”反差明显教师在塑造学生创新能力过程中,创新教育意识能力和教学内容评价有待提高高校有待加强创新制度和创新环境建设,以发挥其有效管理激励职能

第三章 批判意识在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批判意识是创新意识的重要内容什么是批判意识批判意识与创新意识

批判意识是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关键 批判意识有利于创新人才塑造创新意识批判意识有利于创新人才进行创新学习形成创新能力

3批判意识在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学生学习思维,学习模式,创新能力教师教育思维,教学模式,考核方式高校管理思维,管理制度,学术氛围

第四章 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中批判意识培养的实证研究——以合肥地区为例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中批判意识培养的现状及原因透析

第五章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中进行批判意识培养的对策

教育思维教学内容

考核方式管理方式

五.研究方案

理论探究——大量查阅相关资料,按照以上论文框架进行理论探究

实证研究——调查了部分高校现状,并进行了分析,从教育思维,课程,教学内容,考试方式和管理方式角度提出了一些对策。调查对象选择——合肥市三种类型的高校,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对外经贸学院,运用问卷资料法对学生教师进行调查研究

六、研究的进度安排

20101—20102 确立论文选题,搜集、阅读相关的资料文献,在此基础上进行整理,并撰写研究综述,基本确立文章的主体框架。

20103—20104继续收集资料,同时进行调查研究和撰写论文,进一步充实细化论文各章节的内容,完成论文初稿。

2010—20106 根据指导教师的意见对论文进行修改和润色,最终完成定稿,并进行答辩准备。

七、参考文献

浅谈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 ,《中国校外教育》,孙鹏燕

批判性思维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考试周刊》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word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gljw4afxp1od1e2lms547le14lopx00wjm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