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体的有效锚固深度为:混凝土墙体不小于30mm;加气混凝土等轻质墙体不小于60mm。空心砌块(砖)砌体应采用回拧打结型锚栓。墙面高度在20m以下每平方米设置6个锚栓,20m以上每平方米设置7~9个锚栓。
2 锚栓固定后抹第二遍抹面砂浆,第二遍抹面砂浆厚度涂料饰面系统应控制在2mm~3mm,面砖饰面系统应控制在5mm~7mm。
4.1.7 保温板施工收尾及节点处等宜采用同质材料的保温浆料处理。
4.1.8 分格缝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五、质量标准
5.1 主控项目
5.1.1 所用材料和半成品、成品进场后,应做质量检查和验收,其品种、规格、性能必须符合设计和有关标准的要求。
检验方法:
1 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测报告和有效期内的型式检验报告,其性能指标应符合本规程4.2的要求;
2 现场抽样复验,复验材料:复合材料保温板,粘结砂浆,界面砂浆,抹面砂浆,增强网等。复验项目及批次详见表7.1.2。
5.1.2 各构造层之间的粘结或连接必须牢固。粘结强度与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复合材料保温板与基层的粘结强度试验应符合本规程的要求。复合材料保温板的粘贴面积不小于95%。
检验方法:粘贴前观察检查;粘贴后核查粘接强度试验报告;核
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检查数量:每个检验批抽查不少于3处。 5.1.3 复合材料保温板的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进场尺量检查。
检查数量:每个检验批抽查不少于3块板。
5.1.4 抹面层与复合材料保温板必须粘结牢固,无脱层、空鼓。面层无裂缝。
检验方法:用小锤轻击,观察检查。
5.1.5 寒冷地区外墙出挑构件及附墙部件应按设计要求采取隔断热桥和保温措施。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文件观察检查。 检查数量:每个检验批抽查不少于3处。
5.1.6 窗口外侧四周墙面应按设计和本规程要求进行保温处理。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文件观察检查。 检查数量:每个检验批抽查不少于3处。 5.2 一般项目
5.2.1 复合材料保温板安装应上下错缝,拼缝应平整严密,接缝处不得抹胶粘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检查数量:每个检验批抽查不少于3处。
5.2.2 夏热冬冷地区外墙出挑构件及附墙应按设计要求采取隔断热桥和保温措施。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文件观察检查。 检查数量:每个检验批抽查不少于3处。
5.2.3 保温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应符合表7的规定。
表7 保温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
允许偏差项次 1 2 3 4 5 项目 (mm) 表面平整 立面垂直 阴、阳角垂直 阳角方正 接槎高差 3 3 3 3 1 用2m靠尺塞尺检查 用2m垂直检查尺检查 用2m托线板检查 用200mm方尺检查 用直尺和塞尺检查 检查方法 5.2.4 增强网应铺压严实,不得有空鼓、褶皱、翘曲、外露等现象。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左右不得小于80mm,上下不得小于100mm。加强部位的增强网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
检查数量:每个检验批抽查不少于3处。
5.2.5 外保温抹面层的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应符合表8的规定。每个检验批检查数量不少于3处。
表8 外保温抹面层的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 项项目 次 1 表面平整 (mm) 3 用2m靠尺楔形塞尺检查 允许偏差检查方法
2 3 4 立面垂直 阴、阳角方正 分格缝(装饰线)3 3 3 用2m垂直检查尺检查 用直角检测尺检查 拉5m线,不足5m拉通线,用钢直尺检查 直线度
六、
1.严格遵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规程》《建筑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标准》
2.资料管理相关文件管理制度,严格按照监理程序办事,对每道工序进行质量验收,做到资料齐全无误。
3.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是搞好工程质量的根本,我司在该工程上建立以经理室为核心,工程项目部为主体的质量管理组织网络,工程项目部围绕质量目标,精心组织施工,项目部全体组成人员强化质量意识,在施工全过程中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管理与控制,同时使质量意识和质量保证体系延伸到各施工专业班组中的每个操作工作,使施工现场的每个施工人员,不管是管理人员还是操作人员都明确自己的质量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使工作质量得到有效控制,才能确保总体质量目标的实现。
项目部技术负责人要提前组织项目部技术人员熟悉图纸,及业主的要求,对图纸中可能出现的不明、疑问、疏漏等情况预先掌握,以便真正领会贯彻业主意图,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严格按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严把质量关,严格按设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