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居住区规划原理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6 6:02:0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居住区规划原理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居住区规划原理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居住区规划原理设计

英文名称:Design Theory of Residential District Planning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 时:54 学 分:2、0

适用对象:城市规划专业本科生

考核方式:考查占 50%,考试占 50%

先修课程:城市规划原理、中外城市建设史、建筑设计、住宅设计

二、课程简介

在本课程的教学中主要从比较理性的与理论的角度来提升学生对居住区的认识,使学生能够掌握居住区的构成及影响居住区组织与布局的各项因素;在这样的基础上,从规划结构与居住区各项要素的规划安排的角度来具体阐述居住区规划的各项基本原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较好地了解城市住宅区设计与居住区详细规划的任务、内容等。并通过课程规划实践将居住区规划的理论方法灵活地运用到居住区的规划、房地产开发等工作,从而为全面、科学地从事城市规划的实践工作、管理工作以及研究工作奠定较为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This course is designed a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Residential District Planning on the planning structure and the layout to the residential elements、 Its teaching content and the tasks to the design and detailed planning of city residences are expected to be grasped by the students、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就是城市规划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将经典的居住区规划组织理论、已经建成的居住区的规划特征及其使用的效果与当前居住区规划的实例及其规划方法等穿插在课程内容之中,并且将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知识以及房地产开发的分析等有机地结合在课程的传授之中,使学生在掌握居住区规划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掌握经典理论与当今实际运用的动态发展形式。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住宅区的构成 ?目的与要求

?掌握住宅区的意义

?掌握住宅区的物质系统组成

?熟悉住宅区的物质与非物质系统组成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主要内容

1-1 认识住宅区 1-1-1 住宅区的概念 1-1-2 住宅区的构成

《居住区规划原理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住宅区的类型、概念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1)、住宅区与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的关系。 第二节 ?主要内容

1-2 住宅区的类型与规模 ?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住宅区的类型与规模概念 住宅区的分级与构成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1)、住宅区的类型如何划分?(掌握) ?实践环节

课后参观市区各居住区,分析各个不同规模的居住区尺度。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分组讨论、课堂讨论、调查研究的方法进行教学。 第二章 住宅区规划设计的总体原则 ?目的与要求

?熟悉构成社区的四个条件

?了解住宅区规划设计的四大总体原则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主要内容

2-1 构成社区的四个条件

2-1-1 “需求层次”理论与社区的概念 2-1-2 社区的构成 ?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需求层次”理论、社区概念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1)、“需求层次”理论与居住区有何关系?(熟悉) 第二节 ?主要内容

2-2 住宅区规划与社区规划 ?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社区规划的本质与四大原则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1)、住宅区规划如何体现“需求层次”理论?(掌握) ?实践环节

课后参观市区各居住区公共空间的市民活动。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分组讨论、课堂讨论、调查研究的方法进行教学。 第三章 结构、规划结构 ?目的与要求

?熟悉规划结构的内涵

《居住区规划原理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熟悉规划结构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主要内容

3-1 结构、规划结构 3-1-1 结构的概念 3-1-2 规划结构 ?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结构概念、规划结构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1)、住宅区规划设计要遵循的基本要求。(掌握) ?实践环节

课后参观市区各居住区公共空间的市民活动。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分组讨论、课堂讨论、课程设计、调查研究的方法进行教学。 第五章 空间 ?目的与要求

?掌握外部空间的若干层次与构成要素的内涵及特点; ?掌握空间围合的形式及意义特征; ?掌握构筑居住空间层次的若干手法; ?熟悉住宅群体布局的景观设计要求; ?了解与居住空间布局有关的环境因素。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主要内容

5-1 空间的层次

5-1-1 外部空间的构成要素 5-1-2 外部空间的形成方式 5-1-3 空间的围合 5-1-4 围合空间的变化 ?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空间”理论、概念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1)、空间有几种围合形式?(熟悉) 第二节 ?主要内容

5-2 住宅群体空间布局的平面组合 5-2-1 群体空间的平面组合形式 5-2-2 群体空间布局的设计 ?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住宅群体空间布局的平面组合的原则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1)、群体空间的平面组合形式有哪些?(掌握) 第三节

《居住区规划原理设计》课程教学大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gwiw8ha936h1tx45d7638ccg96n4k0070b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