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体系改革总结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在深化课程体系改革的过程中,按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思路,在专业教师、企业专家、课程开发专家等共同参与下,以市场人才需求调研为前提,完成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更新了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形成较为完善的项目课程体系,为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改革和实训基地建设等提供依据。
一、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
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克服传统的以“学科本位”课程论为主导的课程体系的弊端,建立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瞄准职业岗位实际需要,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既有较强针对性又有一定适应性的课程体系。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的具体目标是:
第一,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以职业能力培养作为课程体系重构的基础,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和习得的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
第二,强化基本职业能力训练,综合开发学生的职业能力;强化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训,提高学生对就业上岗和职业变化的适应力。
第三,解决职业教育课程中长期存在的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切实增强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特别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第四,增加课程的灵活性,形成模块化、项目化的课程体系,在整体上适应行业和社会对人才规格多变的需求。
二、项目课程体系改革的要点
1
1.以项目结构的课程模式为主导。新的课程体系是以项目课程模式为主导,广泛吸取现有多种课程观之所长,考虑社会、企业、职业、学生等因素的动态影响,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综合能力的要求为价值取向。项目课程模式主要体现在:①以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及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作为配置课程和界定课程内容的依据,努力摆脱“学科本位”课程思想的束缚,按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需要来精减课程内容。②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农业生产项目为载体重组课程内容,重新整合课程内容。
2.提高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在改革旧课程体系、开发新课程体系时,我们强调课程的针对性,克服旧课程体系存在的内容太多、程度偏深、陈旧落后、脱离实际的弊病。课程内容紧扣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对应职业岗位对知识和能力的需求,定位在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所覆盖的就业岗位,如果树生产工、蔬菜生产工、花卉生产工、植物保护员、农资营销员、物业绿化管理员等岗位。开设的公共基础课课程内容能结合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实际应用。各门项目课程及时增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信息,能力训练的范围比以往有所拓宽。
3.课程模式与教学模式改革同步推进。把项目课程体系改革与行动导向教学方式改革结合进行,项目课程以一个个真实的农业生产项目整合工作过程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和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工作任务完成的全过程,把以应用技术为主体的理论教学同以实践能力培
2
养为目标的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得到同步、协调、综合的发展。
三、项目课程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1.建立了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开发机制
项目课程体系构建与开发是由我校XXX专业教师、行业专家、企业技术人员、课程开发专家组成的课程建设团队,结合XX地区行业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对XX市XXX技术中心等与XXX专业相关行业企业的职业岗位对人才需求分析,明确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分析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将工作领域转换成项目课程,设计学习项目教学情境。课程开发过程,形成良好的开发机制,既有机构保障,也有制度保障,还编制了课程开发技术指南等,科学有序地引导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为我校和当地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提供了思路和示范。
项目课程开发的流程可以按照如下模式:行业情况分析→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课程结构分析→课程标准编制→学习项目设计→教学资源开发→课程实施与评价,如图1所示。
3
课程目标调研阶段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开发框架 由行业专家、企业技术人员和专业教师组成 建立一支校企合作的课程开发团队 项目课程开发阶段 项目课程运行完善阶段 行 业企 业 调 研 工作任务分析 职业能力确定 课课学教课教程程习学程学结标项资实效构准目源施果分编设开运行业企业专家参与项目课程体系建设的全部过程 评析 制 计 发 行 价
图1 XXX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开发模式
课程修改完善 2.构建了科学实用的XXX专业项目课程体系
项目课程体系打破了过去强调学科系统性、完整性及老三段的束缚,加强了课程内容的针对性,突出应用性,专业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必需够用为度。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岗位群的要求,按照“以能力为本位,素质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形成了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构建以《XXX》、《XXX》、《XXX》、《XX》为核心的主干课程基本框架,以《XXX》、《XXX》、《XXX》、《XXX》、《XXX》等专业专门化课程灵活组合,以《XXX》、《XXX》等强化实践课程教学,以《XXX》、《XXX》、《XXX》等拓展知识和视野的选修课程补充和完善,按照学生从入校到毕业,经历“认识实践、基本技能、专业能力、综合岗位能力”四个环节的学习经验建构规律进行编排,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课程结构图如图2所示。
4
专业 专门化课程 生产技术 农资营销 农作物栽培 特色农作物栽培 市场营销 农业企业经营管理 农作物植保员考证训练 拓展课程 书法 摄影 历史 地理 无公害果品生产 应时鲜果生产 鲜切花生产 有机蔬菜栽培 农作物栽培 特色农作物栽培 市场营销 农业企业经营管理 (具体课程设置见附表) 无公害果品生产 应时鲜果生产 鲜切花生产 有机蔬菜栽培 专业技能证书 专 业通用课程 植物识别 土壤施肥 植物保护 土地测量 专业实训 果树栽培 花卉栽培 蔬菜栽培 文化素养课 程 语文 体育 德育 就业指导 化学 图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项目课程结构 计算机应用基础 数学 英语 图2 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结构
3.编制了专业核心课程标准
项目课程标准对具体课程的目标、内容、组织及教材编写与实施要求等要素的规定,是重要的课程文件。专业课程标准的编写一方面确定课程设计思路。另一方面确定课程内容。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了《XXX》、《XXX》、《XXX》、《XXX》、《XXX》、《XX》和《XXX》等七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和实训大纲,优化教学内容。
4.编写了校本特色教材
课程的校本化已成为我校XXX专业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必然结果,依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