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速公路汽车防追尾雷达 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6工作总结及展望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汽车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使用,而相应的,交通事故也越来越多 全世界每年由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的数目是惊人的,因此,车辆安全问题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现代的交通系统和未来将要出现的自动车辆系统(AVS)均要求建立智能交通系统(ITS),以便于对车辆进行交通监视和跟踪以及多传感信息融合未来AVS异类传感器包括视频传感器、激光扫描仪和雷达传感器等,融合的目的在于把目标输入到路径规划与制导系统中去而基于多传感信息融合的车辆主动防碰撞控制系统,就是根据多传感器接收到的车辆前方目标信息和本车的状态信息,利用多源信息融合技术,识别出本车前方车辆的距离和速度等状态信息,并进行碰撞危险估计的举例说,若车间距接近临界距离时,发出报警信号,提请司机注意;若车间距小于临界安全距离时则启动制动系统,以避免碰撞的发生
.通过本论文的编辑我相信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会发掘出汽车主动安全技术巨大发展潜力,新技术、新成果会不断涌现,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实现汽车的零事故目标。
26
浅谈高速公路汽车防追尾雷达 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郑安文.我国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基本特点与预防对策[J].公路交通科技,2002,第19卷第4期.
[2]党宏社.韩崇昭.段战胜.智能车辆系统发展及其关键技术概述[J].公路交通科技,2002,第19卷第6期.
[3]程琦.《高速公路交通灾害的预警管理研究》,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3月.
[4]候德藻.陈光武.李百川.高速公路事故特征及预防对策[J].汽车运输,1999,第5期. [5]李晓霞.李百川.侯德藻.陈光武.汽车追尾碰撞预报警系统开发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01,第14卷第3期.
[6]候德藻.高速公路追尾碰撞预防报警系统开发研究及其主控程序设计[F].西安公路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
[7]陈光武.高速公路追尾碰撞预防报警系统开发研究[F].西安公路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
[8]王光国.毫米波雷达防撞装置[J].公路交通科技,1995.
[9]肖梅.高速公路追尾碰撞预防报警系统再研究[F].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10]蔡希尧.雷达系统概述[A].科技出版社,1983,第一版.
[11]李令举.汽车工程电子新技术[A].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第一版.
[12]任亚欣 .汽车防撞雷达概述[A].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第17卷第17期. [13]陆强.漆兰芬.汽车防撞雷达的研制[J].广西大学学报,1998,23 . [14]史文库.现代汽车新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55-59.
27
浅谈高速公路汽车防追尾雷达 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致 谢
回顾三年的生活,感触颇多,在三年的大学的生活里,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使我获益匪浅,让我的思想渐趋成熟,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在这三年中,我认识了一些新同学并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并且学校、老师及同学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使我在这三年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披荆斩棘,并且学校营造着一种集体的氛围,让我充分的融入集体之中,使我得到了全方面的发展,在论文完成的过程中,指导老师王宇及同学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和支持,因此在论文完成之际,谨向王宇老师及各位同学致以深深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最后,向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对本文进行评审并提出宝贵意见的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