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论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课题方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0 10:34:3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教师提供相关的网站信息,引领一线教师经常关注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新动态。教师们平时遇到的教学苦恼、问题、体会,都可以通过“发贴”的形式自由地在“龙泉教育 小学语文”内发表意见。当老师们将自己遇到的问题发贴到论坛时,中心组由专人负责梳理问题,引导更多的老师进行思考或是进行答复。 ②加强校际间的交流

为了促进课题研究不断深入,课题中心组将定期组织各子课题组之间的交流活动,坚持开展教师听、评、献课活动,坚持抓好课前精心设计,课堂务求质量,课后深入反思几大环节,并鼓励优秀学校、教师对薄弱学校和教师进行重点指导,帮助他们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 4、提炼成果,总结推广

各参研人员要强化成果总结意识和成果推广意识,对过程性研究成果认真进行总结、提炼。课题中心组每学年召开一次研讨会,交流研究成果。对好的经验和成果要及时在全区推广应用,提高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 八、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 (略)

九、课题研究的主要参考资料 1、《语文课程标准》 教育部 2、《有效教学》 肖成全 等编著

3、《中国当代阅读教学理论与阅读教学》 韩雪屏著

2、数学教学中有效避免两极分化的策略研究

一、课题的界定

所谓“两极”,就是指学生学习好、差程度。这种差别,过去有、现在有、将来也会有。形成的原因,既有先天禀赋的不同,更有来自后天的环境、所受教育的影响。所以,这种差别是客观存在的。

所谓“两极分化”,即是指原来同质(知识、能力、情感、心理年龄特征等基本处于同一发展水平)的学生,受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改变的影响,学习成效较先前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区分,好的更好,差的更差,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两极甚至多极分布,这种现象决定着以后学生学习成绩的走向与所处水平。

本课题旨在从优化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困生学习兴趣、树立学困生学习的信心、加强对学困生的课后辅导、提倡学生中的友好帮助等几个方面入手,探索出解决“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两极分化现象加剧”问题的策略。

二、研究的价值与创新之处

由于学生先天的智力因素、早期的开发教育以及家庭和环境的种种原因,学生从入学时就存在着不可避免的个体差异,但实施新课程以来,由于教材的变化、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我们发现,学生之间的这种差异变得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

1、课堂上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差异很明显:智力较好、反应较快的学生十分活跃,可也有坐着发呆、等着老师讲答案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的学生一节课可以学到较多的知识掌握多样的解题方法,但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却可能连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的目标都没达到,一种方法也没掌握。

2、课后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差异也很明显:有字迹工整、正确率几乎一直保持100%、主动多做练习、让老师看起来非常舒服、非常有成就感的作业;但也有不交作业、少做作业、马虎潦草、错题连篇、让老师只能摇头叹气的作业。

3、从测评成绩来看,无论采用何种评价方式,学生成绩的差异比新课程实施前有过之而无不及:满分有,优秀率高;低分也有,“合格”的也存在;处于中间水平 “良好”的倒是越来越少了。

新课程实施已整整五年了,我们收获了新课程带来的诸多欣喜与成功,但随着实验的不断深入,诸如以上的一些新问题也摆在了我们面前,而且我认为这些现象在实验中具有普遍性。新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提出“确保国家课程标准能够在全国绝大多数学校的绝大多数学生身上实现,减少中间环节的‘落差’”。因此,本课题的提出,具有一定实践与理论价值。

本课题着重探索“有效避免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两极分化现象”的策略,是微观领域的实践操作研究。分化问题在中学以上的学校或领域讨论研究得较多,但在小学领域的探索较少,尤其是本人的教学对象是中年级的学生,这一时段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转折时期,选择这一最具代表性的学段来研究,可以说是本课题选择了一个较为空白的研究领域。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重点 (一)研究的目标:

1、全班学生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学好数学的信心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课堂学习的参与度较高,乐于发言,基本上都能用有条理且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数学知识和思想。

2、小组合作学习得到很好的落实,效率高。学生在组内能做到独立思考和讨论交流相结合,有良好的倾听习惯;优等生能主动帮助学习能力相对弱一点的学生。

3、全班学生都能做到每天按时完成作业,保证作业的质量,正确率逐步上升,有更正错题的习惯。

4、期末测评合格率达100%,优秀率和良好率力争达40%、40%。 (二)研究的内容:

1、在课堂上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参与度,争取在课堂上不要出现明显的分化。

2、落实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让“两极”的学生在合作中共同进步。 3、改革评价方式,在数学教学中采用分层评价。

4、用心关注学生,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缩小他们与优等生的差距。 (三)研究的重点:

选择和运用好课堂教学策略,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关注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缩小学生学业水平和成绩的差距。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一)思路过程:

1、前期准备:(2007年9月1日——2007年10月15日)

(1)调查研究,搜集问题现象(包括来自数学课堂的一些学习情景、学生作业的一些情况以及前学期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2)搜集有关文献资料、进一步学习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学习国内一些数学名师、专家对缩小两极分化差异的经验和建议。

(3)根据本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情分析确定研究目标,构建研究框架,完成实验方案。

2、实施阶段:(2007年10月——2008年5月)

(1)2007年10月——2007年12月,第一阶段研究,撰写案例,积累相关资料。

(2)2008年1月,总结研究过程,整理分析研究资料,完成阶段课题总结。 (3)2008年2月——2008年5月,开展第二阶段研究,积累并整理相关资料。

3、总结阶段:(2008年6月——2008年7月) 作好相关测评工作,撰写研究论文和结题报告。 (二)研究方法

1、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行动研究法

2、设实验班一个,平行班中设对照班一个。对照班和实验班学生前测水平基本均衡,无显著差异。

五、预期研究成果 研究报告或论文

教学案例和经验论文

论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课题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h2lb38oti9kcek7hm3l8mqar1ru5x013d5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