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组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学写儿
童诗》教学设计
一、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儿童的天性是好奇的,他们接触周围世界时,头脑中会产生许多新鲜、奇异的想法,如“天空中的云是不是天堂里的鱼”,“月亮是太阳公公的剪下的一片指甲”可以说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儿童诗就是表达儿童的这种心理特征,抒发儿童的真情实感的一种很好的习作表达形式。所以,引导儿童学写儿童诗,是语文实践活动与儿童天性的很好的统一。 二、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无论是在课本中还是从生活中都接触过各种类型的诗,但是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儿童诗的主要特点和写作方法,儿童诗是诗歌体裁中最为自由的一种体裁,对于这个年龄段
的孩子也尤为适合,容易激发起学生们的创作兴趣。
三、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感悟儿童诗的特点,能自主选题,发挥想象,创作简单的儿童诗。
(二) 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读赏析,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学习运用想
象和比喻,初步掌握儿童诗的创作方法。
(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创作儿童诗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尝试用
儿童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并创设情境让学生尝试创作诗;
2、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运用想象和比喻,让童言自然地流淌,童心尽情地表达。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课时: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多媒体播放雪花飞舞动画,配乐。)
同学们,看到这几幅图画,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来形容呢?你又会想到这是什么季节呢?你知道老师想到了什么吗?老师想到了童话,冬天是一个生长童话的季节,每一片雪花的背后,都藏着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其中有一个童话,名字就叫——《线条的梦》。
(二)故事激趣 (教师讲故事。) 熊猫在雪地上画了一条竖线,小猴子看见了,可高兴了,它说:“这是一根很高很高的竹竿,我顺着它爬上去,就能( )!
熊猫在雪地上画了一条横线,小马看见了,可高兴了,它说:“这是一条很长很长的路,我沿着它跑过去,就能( )!
熊猫在地上画了一条斜线,小猴子大叫起来:“( )!” 熊猫在地上画了一条曲线,小马大叫起来:“( )!”
感谢同学们的合作,通过这个故事,我看到了听到了同学们的想象力,更加坚信了我们这堂课能够达到预期目标,你们也能够创作出优美的诗作。
(三)启发想象
同学们,一根普普通通的线条因为有了想象,变得不再普通。如果把这一根根线条交给你,你
会编织出怎样的梦呢?请把你想到的事物画在那片彩色的树叶上。(每人一片彩色的树叶课前准备好。)
谁来介绍一下,你画的是什么? ??
有一个孩子,他用线条画了一个“○”,由“○”他想到了“蛋”,由“蛋”他想到了很多很多:
(四)引出概念
1.“○”的联想。
看到这个“○”,你会想到什么? 2.练习用“眼睛”说话。 谁会用“眼睛”说一句话?
3.试编儿童诗。
有没有想过,什么是天空的眼睛?
什么是大地的眼睛?
早晨,露珠躺在花瓣上,你会想到露珠是谁的眼睛?
奶奶年纪大了,看东西越来越模糊了,谁可以当她的眼睛?
你是奶奶的眼睛,你可以帮奶奶做些什么事? 把我们刚才说的连起来:《眼睛》——星星是天空的眼睛,湖泊是大地的眼睛,露珠是花瓣的眼睛,我是奶奶的眼睛,我要讲最动听的给奶奶听。
刚才,我们集体创编的就是一首儿童诗。(板书:儿童诗) 谁来说说看,儿童诗有什么特点? (板书:充满想象) (五)引导阅读
1.多媒体出示儿童诗《湖》。
《湖》——好大的一面镜子,一只蝴蝶飞过来,照一照,看看衣服美不美,看看身材好不好。一只青蛙跳过来,打破了镜子,蝴蝶急得大声喊:我的衣服破了!我的衣服破了!
2.小组讨论交流。
师:在这首诗里,作者的想象力表现在哪儿?
这里的想象,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修辞手法的比喻运用,在学写儿童诗的环节上,让孩子发挥
想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充满诗意语言的句子,让作品感人。在这里,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比喻的定义和结构等,其他内容在我给同学们的微视频上都得到了体现,相信通过预习,你们对比喻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什么是比喻句?
理论:比喻就是打比方,根据两种事物之间相似的特点,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如果用英文字母表示,基本格式就是:A—B。
实践:再看,“听,哇,水龙头坏了哎!水像瀑布一样流出来哎!”根据含义,比喻是把一样东西比作另一样东西,而在这里,水是水,瀑布也是水。只不过一个水小一点,一个水大一点,所以,这里面虽然有一个像字,但这句不是比喻句。准确的说,这句话是夸张。
理论:比喻句的基本构成:本体(被比喻的事务)、喻体(打比方的事务)、比喻词(连接
本体、喻体的词语)。
3.小结。
在儿童诗中,两件看似不相关的事物,往往因为想象而造成传神的诗意,在儿童诗的世界
里,花儿会笑、鸟儿会唱、草儿会舞、鱼儿会说话、虫儿会写信??,今天就让我们看看虫儿是如何写信的?
(六)感受童趣
1. 多媒体出示儿童诗
小虫写信给蚂蚁,它在叶子上咬了三个洞,表示□□□。蚂蚁收到他的信,也在叶子上,咬了三个洞,表示□□□。小虫不知道蚂蚁的意思,蚂蚁不知道小虫的想念,怎么办呢?想想这首儿童诗的题目?
2.猜猜练练。
师:自由地读一读这首小诗,猜猜看小虫和蚂蚁分别说了哪三个字? 小虫说:“ ”,蚂蚁说:“ ”。 小虫说:“?”,蚂蚁问:“?”。
小虫说:“?”,蚂蚁说:“?”。(大笑) ??
笑过之后告诉大家,儿童诗还有什么特点? 很好玩,充满童趣。(板书:充满童趣) 3.小结。
师:同学们,如果我们留心观察,经常可以看到草叶上有小虫子和小蚂蚁咬的洞。这些自然现象,我们早已司空见惯。如果针对这些普普通通的现象,展开丰富的想象,你也能写出一首首充满童趣的小诗来。
(七)品味真情
1.媒体出示儿童诗《梦中》,师配乐诵读。 《梦中》——梦中,我把小手伸出来,让它透透气。梦中,我把小脚踢出来,让它散散步。梦中,我把小屁股钻出来,让它乘乘凉。梦中,我一个喷嚏,吓得妈妈跳了起来,惊醒了。看着我的睡相,妈妈心疼得把我的小手、小脚、小屁股一个一个藏进暖融融的被窝,于是,香甜的梦又开始了。(作者:王心远)
2.读读悟悟。
听完了之后,想一想,你心中的儿童诗又是什么样的? (板书:充满真情) 3.小结。
这首儿童诗的作者和你们差不多大,她用最稚嫩的小手,写出了最温情的诗作,那流淌在字
里行间的,是母亲绵绵不尽、无微不至的爱。
(八)仿写训练
1.教师诵读自己的梦。《梦》——梦像一条活泼的小鱼,在小河里游来游去,想捉住它,它
已经游走了。
2.学生描述各自心中的梦。
师:你的梦是什么呢?请试着用“我的梦像??”说一句话。 (九)即兴创作
1.拿出已经画有线条画的彩色树叶。
2.启发学生给图配文。
师:让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让线条的梦拉长,拉成诗句一行行。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所画的内容,用诗的语言,把自己的奇思妙想写出来,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自由创作。别忘了署上
自己的大名。
(播放旋律优美的音乐。)
(生自由选择创作。师巡回指导,随机点拨。) 3.展示诗作,交流评价。
《怀抱》
雨低落下来,落进小溪里; 溪水流下来,淌进湖泊里; 湖泊顺流而下,流进大海里; 大海妈妈拥抱我, 怀抱宽广而温馨。
梦中眼泪流下来,流到妈妈的心窝里, 泪光闪闪,妈妈颤颤;
夜夜想起妈妈的话, 天天渴望妈妈的怀, 亲爱的妈妈拥抱我, 怀抱宽广而温馨 ??
师:你们真是一个个小诗人,从你们口中流出的,就是一个个美丽的诗句。
(十)一棵树的独白
1.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棵没有树叶的大树。
2.练习说话。
师:这是一棵( )树。
师:让我们用写着诗句的彩色树叶来装扮它吧! (生把手中的树叶贴在树枝上。)
师:现在谁来说说看:这是一棵 树。
八、遥望春天,收束课堂。
愿“儿童诗”这颗梦想的种子,能够播撒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让我们用真情和快乐来浇灌,相信,在这个冬天的背后,我们梦里是春天,梦外也是春天。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把自己开成花,就永远走在春天里!
修改说明:
1、在教案的设计过程中,适当的添加了对学生的鼓励性语言,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同时,获得教师积极性的评价,让孩子敢举手,乐于回答问题。
2、删除了教学过程中的第四环节,续写故事,因为这一环节,跟第二环节都是想象构思环节,有设计重复之嫌,同时,本堂课在时间设置上稍长,所以删除了这一环节,对整堂课起到了更加积极的作用。
3、在教学过程中“即兴创作”环节,加入了学生一篇简短的儿童诗,作为成果展示,当然本堂课还有很多优秀的诗篇,暂未收入教案。
教学反思:
《轻叩诗歌大门》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本单元是综合性学习单位,重点是引导孩子对诗歌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包括古体诗、现代诗和儿童诗。其中,对儿童诗的写作,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所以,我从六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设计了这堂课。总体上来说,这堂课上的比较成功,孩子课堂的积极性较高,能积极主动地配合老师做好各项任务。
一、
学写儿童诗,是需要发挥想象的,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真可谓是奇思妙想,其乐无穷,不仅让我看到了优生的出色表现,而且后进生的积极主动让我深感欣慰,平时,不爱举手的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他们都乐于举手,乐于回答,这样的氛围也就为了儿童诗的写作奠定了基础。
微课程——比喻的讲解和渗透,一篇好的儿童诗要有合理的想象,更要有美妙的语言,这语言的优美与否,很大程度上便得益于修辞手法的运用,所以,根据学情,在本堂课的设计中,加入了比喻的相关信息,引导学生理解比喻,熟悉比喻,同时,把在研修中制作的《深入浅出微课堂,浅显易懂俏比喻》的微视频作为学生课前预习内容,发给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对教师的授课知识,有一个更加全面的理解,进而让我们的学生用诗一样的语言来述说自己的内心世界。
整堂课以学生为中心。本堂课的出发点在于,力求生动、新颖、核心、精炼,充分考虑学生情况,无论是环节的设计还是问题的设置,都是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
二、
三、
学识水平,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有效时间内获得充足的知识能量。从课堂的开始,我们的学生就跟随着老师的思路一步步地走近儿童诗,每一个环节学生都在积极主动地探索发现,每一次提问,学生都会认真思考,或同桌交流或小组讨论,力求每一次回答都能精益求精,整堂课的学生表现可谓让我感动。
四、 当然,这堂课还是有些许的不足,对孩子的鼓励性评价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虽说我感
到了鼓励的重要性,但是出于男教师的本性吧,对孩子的表扬有时会不尽人意。同时,在习作点评环节,未能有充分的时间让更多的孩子朗读自己的诗作,在以后的课堂中,我要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空间,让孩子朗读,让孩子点评。
相信,有了这样的微课程的介入,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生动,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快乐,更加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也会抓住这样的机会,让自己的课堂变得更加具有时代性、人文性,更加符合新课程标准,也更加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