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卧、俯卧或侧卧都不会影响孩子的发育。可能压迫心脏等说法没有科学依据。因心脏位于胸廓中间,不会因姿势而导致受压。大多数人之所以适应于平卧与平时习惯有关。对于以平卧为休息姿势的人来说,俯卧或侧卧出现呼吸、心率增快是因为肌肉不适应,相对负荷增加所致。
仅夜间咳嗽,说明问题不是出自气管、支气管和肺部,应是鼻咽部。气管、支气管和肺部出现炎症,咳嗽应该24小时都可出现,而且白天相对重些。仅夜间,特别是后半夜咳嗽应是鼻咽分泌物在平躺时倒流,刺激咽喉而引发咳嗽。应看耳鼻喉科,确定原因,采取对应治疗。仅服止咳药肯定不会见效
耳朵里有响声,不伴疼痛,很可能是耳石所致。若是耳石,可先滴软化耳石的滴耳液3-5天,然后到医院取出已软化耳石。否则取耳石过程会非常疼痛。耳石的形成,与耳道正常分泌物有关,也与曾经的耳部感染有关。经常取出的耳石为深褐色,是脓血性分泌物的干痂,说明孩子曾经患过中耳炎。
婴儿满脸的粟粒状皮疹应是热疹。虽说脸部的热疹多与环境温度较高、穿盖过多有关,实际上小婴儿面部热疹多与母乳喂养有关。母乳喂养期间婴儿面部与妈妈乳房接触过程中妈妈的汗渍会落于婴儿脸部。若每次喂养后妈妈能用柔软的干布轻蘸婴儿脸部,去除留下的汗渍,可减少脸部出现热疹的机会。
孩子体重长得是否偏慢不是与其他孩子比较,也不是用某一次测定值与正常值比较,而应观察从出生开始,多次体重测量值在生长曲线中形成的轨迹。对6个月婴儿应考虑添加辅食,不是添加了配方粉就能解决生长缓慢的问题。添加配方粉出现过敏,应换为深度水解配方,不是不同品牌间的尝试。
大人不要刻意扶着孩子走路。孩子的走路过程应该是从坐着到扶着站,再到扶着走,最后就会自己行走。特别是孩子不能全脚掌着地时,更不能扶着走,否则对双足、双腿发育不利。家长不要过于着急去干预孩子的大运动发育。孩子的大运动发育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很多婴儿的腿纹不对称,其中仅极少数有髋关节发育异常。生后检查双腿是否等长,只是极为粗略的检查。应进行双髋关节的活动检查。存在髋关节问题时,滑动髋关节可听到“卡啦”的声音。当然早期B超检查,较为准确。孩子大些时,可进行X光检查。怀疑有问题,应该请教小儿骨科医生。
孩子出牙有着自身的规律,牙齿生长的速度也是因人而异。家长不要以固定模式衡量自己孩子的生长发育过程,更不要因此就与“缺”什么元素挂钩。保证均衡营养 ——母乳喂养/配方粉喂养,适宜辅食添加,就可以保证婴幼儿的健康生长。对于1岁的婴儿,我建议3-4次奶喂养+2次辅食。
只要会叫“爸爸”就说明孩子会说话,当然也可间接说明孩子听力没有问题,或者没有大问题。之所以,孩子说话字数少,多是因为照顾过于周到,过于准确地理解孩子的行为语言,及时满足,致使孩子对于说话的重要性没有重视。适当削弱对行为语言的理解,可促进孩子多说话。
婴幼儿出现打嗝是非常常见的现象,这是因为婴幼儿膈肌(分割胸、腹腔的肌肉)较僵硬和平直。当胃充盈后,特别容易刺激膈肌,导致痉挛,引起打嗝。所以,对于婴幼儿打嗝的问题,家长不必焦急。遇到打嗝可以少喝几口水等方式终止。其实,不去干预也没有问题。
出牙具有非常大的个体之间的差异。少数4个月即可萌出第一颗;多数生后满6个月即可萌出;有些会晚于6个月逐渐萌出,个别可在一岁后才萌出。出牙早晚与遗传有很大关系,与缺钙、进食的食物性状应该没有多大关系。不要为了出牙早晚而作更多的认为干预。
评价婴幼儿生长的标准不是邻家孩子,而应该是生长发育的过程。评价生长发育过程应根据生长发育曲线。世界卫生组织2006和2007年公布的以母乳喂养儿为基准的曲线,可适用。http://t.cn/hbhvz9。建议家长登陆后,免费下载适用。
湿疹表现在皮肤上,但并不一定是皮肤本身的疾病。对婴儿来说,主要是食物过敏在皮肤上的表现。所以,仅通过皮肤治疗不能根本治愈。家长应在医生帮助下,寻找引起过敏的食物。对婴儿来说,牛奶是引起过敏的常见食物。发现过敏原,及时停掉至少3个月。皮肤治疗只做为湿疹治疗的辅助方法
对于足月出生的5天后的婴儿,黄疸指数高于307才需要照光;对于稍早产的婴儿也要高于257才需要照光治疗。由于照光是治疗黄疸的基本方法,换一种认识思路,也就是说,低于这些水平的黄疸无需医学治疗。母乳性黄疸可持续3-4个月,只要程度不高于需照光水平,无需特别治疗,更没必要停母乳。
部分水解配方将牛奶蛋白水解一定程度,是为减少过敏原,模拟母乳,预防牛奶过敏发生。绝不能认为母乳相当于部分水解配方。所以,对婴儿早期母乳不足需添加配方粉时,推荐部分水解配方。深度水解和氨基酸配方,仍是均衡营养品,能满足婴幼儿生长,作为牛奶过敏时回避牛奶期间的营养保障。
对孩子的站立,应关注:1、不能大人扶着孩子站;2、孩子自己扶着站时,脚跟已能轻松着地,就像照片的小朋友一样;3、站立时只是脚尖着地,应尽可能制止,否则对下肢发育不利;4、在不能脚跟着地站立前,不鼓励孩子行走,更不应使用学步车;5、不应让不会站立的孩子在大人身上蹦跳
六个月后的母乳不能满足宝宝的全部营养需求,是因六个月后应给婴儿添加辅食了,并不意味着不能继续母乳喂养了!这样的介绍不是在打击母乳喂养的妈妈,而是为了正确引导喂养。辅食添加并不意味着要添加配方粉;反言之,配方粉不属于辅食。坚持母乳喂养,适宜添加辅食,保证婴儿健康生长!
胎儿期牙胚就已形成,出生后开始慢慢生长,多于六个月后萌出。有些婴儿长牙期间会有一定不适-低热、口水多、不安等。通过咬磨牙胶、磨牙饼干等部分缓解因长牙造成的不适,但不是为了将牙"磨"出来。很多婴儿长牙期间,无特别不适,不需特别关照。千万不要认为婴儿长牙过程很特殊。
对"不会说话"的孩子,家长首先应判断孩子是不会说话,还是没有必要说话。现在太多家长非常理解孩子的肢体语言,并且能够满足孩子全部肢体语言的需求,导致孩子没有必要说
话,或只会叫人即可。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只有耳聋才会真正导致语言缺失。排除耳聋原因,说话晚就与家长引导有关。
如果妈妈乳汁过多,可吸出,储存于专用的母乳储奶袋内。母乳置于储奶袋后,先将储奶袋中的空气排出,然后用封条封住。放置冰箱内冷冻,可保存6个月左右。使用前,先放置于冷藏室内解冻,再用温水温热。最后,解除封条,倒入奶瓶喂给婴儿。整个过程不会受到冰箱内可能存在的细菌污染。
首先必须纠正,绝对不能用纱布人为去除舌苔,即使很厚,也不能人为去除,否则易造成舌面,包括味蕾的损伤。再有,口腔内有奶瓣样灰白色附着物,应是白色念珠菌引起的鹅口疮,与"太干净"的环境造成肠道菌群建立不好或抗生素用后引发的肠道菌群失调有关。口腔内涂制霉菌素和口服益生菌。
是否可让婴幼儿游泳?任何年龄孩子都可游泳。游泳只是一种普通运动,不比趴着更利于婴幼儿运动功能的发育。趴着时,孩子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调节运动幅度,还可休息、睡觉,而游泳只强迫孩子不停地运动。用颈圈辅助游泳;潜水刺激协调能力的发育,应都是噱头。大人抱着、托着孩子游泳即可。
脖圈游泳为何不安全?1小宝宝脖子很软,套脖圈容易伤害宝宝稚嫩的颈椎;2脖圈是塑料的,临床有见宝宝对脖圈过敏或脖圈摩擦过度导致皮炎的;3脖圈容易压迫气管;4最最危险的是,人脖子上有颈动脉窦,若不小心被压到,可发生压力感受性反射,出现心率减慢血压下降,严重者甚至休克!脖圈就有这个危险!!
婴儿排便稀,首先应进行便常规+潜血+轮状病毒抗原检测。若为阴性,可考虑肠绞痛、乳糖不耐受等非感染因素所致。不能给孩子服抗生素。否则,会引起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若便常规中发现大量红细胞,且便潜血阳性,排除肛裂的前提下怀疑过敏。若大便中有很多白、红细胞,才可考虑肠道感染。
母乳含有丰富的低聚糖(可溶性纤维素),致母乳具有"轻泻"作用,所以母乳喂养儿的大便常偏稀。再有,母乳中含有乳糖,当肠道受到任何原因的侵扰时,会致小肠黏膜上的乳糖酶减少,出现乳糖不耐受现象(胀气、稀水便)。还有,4-6个月内婴儿常存在肠绞痛现象,也会出现胀气和稀便。
皮肤不小心被烫后,首先用凉水冲洗至少15分钟。若烫伤处有衣服或饰物附着,一定等凉水冲洗后再试图去除。若烫伤处表皮起泡,一定尽可能保护水泡不要破溃,才能有效预防伤口感染。再有,尽可能暴露伤口,保持局部干燥。即使使用烫伤膏,也要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干燥,等待慢慢好转和修复。
何为感冒?指流涕、闭塞、喷嚏、咳嗽、低热等,以鼻咽部为主要侵及部位的一组表现。可能与穿着过多所致的出汗后着凉;可能与过敏;可能与病毒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反复感冒并不能说明抵抗力低下,只有反复细菌感染,才需考虑,并需血液检查证实。没有确诊之前不要接受注射免疫球蛋白。
卡介苗、乙型脑炎疫苗是在国内必须要求接种,而国外,特别是西方国家不需接种的疫苗。对于短期回国的小朋友,只要注意接触的人中没有开放性结核患者,可以不用接种卡介苗。
乙脑是蚊虫为媒介引发的严重病毒感染。如果不能确保躲避蚊虫叮咬,应该给8个月以上儿童接种乙脑疫苗。
发现孩子走路姿势"不正常",应观察双下肢关节的发育。当孩子安静平躺时,将他的双腿轻轻并拢。若双侧膝关节接触时,踝关节间距离超过3厘米,应到骨科,排除X型腿。X型腿的儿童走路呈内八字型。用学步带等牵着孩子走路对下肢关节发育不利。走路是自然发育过程,不应过早人为干预。
进食配方粉后出现湿疹+腹泻,应考虑牛奶过敏。羊奶与牛奶的蛋白相似率达92%,很难解决牛奶过敏问题。应将配方粉换成氨基酸\\深度水解配方。因氨基酸\\深度水解配方属特殊医学营养配方,不能进入普通商店,但可在母婴店、医院内保健品店购买。部分水解配方不能治疗过敏,只作为预防过敏用。
对 2-3岁内的男婴,因包皮与龟头可能还未完全分开,一些乳白色分泌物-包皮垢,就会逐渐堆积于包皮和龟头之间。透过包皮即是白色"小肿物"。若局部无发红、红肿、疼痛等,没必要立即处理。当包皮逐渐与龟头分开,包皮垢会显现。这时局部涂写橄榄油,包皮垢即会溶于油中,很容易被清除。
婴幼儿睡觉姿势与胸廓形状发育没有直接关系。再有,到底哪种胸廓形状好呢?!只要婴幼儿生长发育正常,身心健康就是正常孩子。家长千万不要心理压力过大,更不能认为可以通过各种方法精雕细琢孩子。每个孩子有着独自的生长发育规律,但离不开遗传的"控制"。
用纸尿裤与今后腿形发育之间不存在相关性。对还未开始站立和走路的婴儿,更谈不上纸尿裤可能导致腿发育异常的问题。腿形指的是髋、膝、踝三关节的关系,若三关节在一条直线上就是正常。对于小婴儿小腿骨略为弯曲,属完全正常,这与婴儿出生前的胎位有关。随着发育,逐渐变直。
皮肤擦伤后该怎么办?皮肤擦伤,若有出血,首先是压迫止血,然后是用流动水认真冲洗伤口,特别是伤口上粘有沙土时。在外不能用清水冲洗时,尽快回家用清水冲洗。冲洗越干净越易预防感染。千万不要认为用碘酒、酒精消过毒就能预防感染。冲洗后尽可能暴露擦伤局部,过厚包裹不利伤口修复。
若婴幼儿的运动未达到"预期"状况,就认为骨头软,与缺钙有关!实际上不是骨头软,而是肌肉力量不够。人体骨架若无肌肉附着,着实是一堆散骨。所以要从趴着抬头、抬胸、爬、坐、站、走逐步"锻炼"肌肉,这锻炼过程,每个婴幼儿有着自己的规程。跳跃发育规律易损伤婴幼儿的骨骼。
因婴幼儿咀嚼能力尚弱,加之情绪易变,还有吃饭时易受大人举止的影响,经常出现突然大哭、大笑,而导致深吸气,容易造成未嚼碎的食物呛入气管。所以进食时,不要让孩子到处跑;大人不要逗、训孩子,保持其情绪稳定。这样可避免气管异物的发生。给孩子养成安静进食习惯,大人应是榜样
饮食中纤维素不足+肠道菌群失衡,会引起便秘,常见于胃肠炎后,特别是胃肠炎期间使用了抗生素。纠正方法:益生菌(比如:纽曼思益生菌)+纤维素制剂(比如:乳果糖口服液)。
注意:使用后见效不能马上停药,应该连续服用至少两周以上,为的是接除孩子的心理负担。便秘是有心理负担的。
不要给婴儿随便添加饮料,因为其中含太多的糖分,对婴儿牙齿发育不利,对代谢也会造成负担。再有刺激婴儿味觉发育过快,也不利对现有辅食的接受。父母一定要非常理智对待给婴儿添加的食物,那怕仅是尝尝而已的食品。如果孩子对一些不能接受的食物很感兴趣,家长在食用时就应躲着孩子。
婴儿出生后一周之内出现黄疸是否属于正常现象,可依黄疸程度判断。若程度超过14mg/dl,医生会考虑是否与溶血、感染或入量不足有关。不是疾病原因所致的黄疸,尽可能通过多喂养,增加排便量达到退黄效果。因引起新生儿黄疸的胆红素只能通过排便排出体外。照光只做为辅助治疗
一位16个月小朋友正在专注地玩着iPhone的游戏。我与父母交流,提醒玩iPhone手机对孩子视力发育不好。父母认可这种说法,但认为没有办法阻止。只要大人一拿iPhone,孩子就要。如果iPhone中没有下载游戏,没有下载动漫等,是否还会引起婴儿如此兴趣。使用iPhone或iPad安抚孩子带有风险
由于婴儿韧带相对松弛,孩子主、被动活动时会关节部位发出响声,属生理现象,与缺钙与否无关。随着生长,这种情况会好转。不过有些成人活动关节时也会发出声音。现在家长非常担心孩子"缺钙",实际上正常喂养婴儿不可能缺钙。佝偻病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并不是缺钙性佝偻病。
婴儿剃头,特别是第一次剃头后,会发现脑后枕部稀少,且头发长的慢,是否与"缺钙"相关?实际不然。平日平躺的婴儿,2个月左右在床上开始左右转头,逐渐就会将枕部头发蹭掉,且阻碍局部头发生长。当婴儿会坐、站、走后,头发又会逐渐长出。实际上枕秃是正常发育过程,与缺钙无关
婴儿双侧大腿纹不对称的情况很多见,但未必是异常。少数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异常,应进行必要检查。首先在孩子安静平躺时,检查双腿是否等长;再查双侧髋关节活动是否正常。B超或X线也可了解婴幼儿髋关节的情况。如果婴儿存在先天性髋关节发育异常,双腿长度不等,且髋关节活动异常。
没有磨牙前,还不能有效咀嚼食物时,孩子的食物还应是泥糊状。过早改变食物性状,不利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出牙期间,孩子喜欢啃咬一些较硬的食物,但不能以此将食物性状全部改变。有些家长认为吃较硬食物利于牙齿生长。牙齿不是被硬物磨出来的。每个孩子都有着各自的出牙规律。
10 个月婴儿应该不会有磨牙(大牙),也就是没有咀嚼的效果。进食成人食物,只能直接吞咽。进入消化道也不能很好被消化吸收,当然导致大便量多,并含有不消化食物颗粒,成了"酒肉穿肠过"。进食大人食物,因味道相对重,易被孩子接受。喂养的目的是为了孩子正常生长,而不是为了接受度。
DHA 是二十二碳六烯酸,属脂肪酸。由于人体自身合成DHA的能力弱,故称为必需脂肪
相关推荐: